作者: 陈坚立
在比亚迪的发布会上,号称高端品牌的仰望发布了纯电旗舰超跑 U9,但新车的宣传视频中,最大的关注点并非夸张的超跑设计,而是仰望 U9 仅有三个车轮在行驶。

但这并不是 「翻车」 现场,而是比亚迪最新的云辇(niǎn)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下文简称为云辇)的强大作用,即便车身失去了一个车轮作为支撑,严重失衡的车身也能通过云辇维持平衡,这还仅仅是云辇的其中一项功能,仰望 U9 还在云辇的加持下跳起了舞,与奔驰 GLS 「舞蹈风格」 不同的是,仰望 U9 的每个悬架高度都可独立调节,甚至还完成了腾空动作,简直看呆了所有人。此外,这套系统包含了若干个细分的矩阵系统,可以分别运用到比亚迪旗下的绝大部分车辆之中,而有了这套系统的加持,比亚迪旗下车型可谓如虎添翼,产品力将会得到质的提升。

云辇的原理是什么?通过双目 / 单目摄像头、激光雷达识别路面信息,通过布局在车身不同位置的 50 + 个传感器、加减速信号、转向角度信号、车身高度等数据进行超高速的智能调整悬架软硬、高低、支撑力度,让车辆以最舒服、最平顺、最好的通过性驶过不同路面。

云辇产品矩阵包含云辇 - C、云辇 - A、云辇 - P 以及云辇 - X,覆盖了舒适、操控、安全、越野四大维度的用车需求,并且在此后还会继续衍生出同矩阵下的其它产品。

在已经发布的云辇系列四款系统中,云辇 - C 是消费者最容易接触到的,它将用于海洋和王朝家族的旗舰车型上,包括现有的比亚迪汉、唐以及腾势 D9 的部分车型均可通过 OTA 进行升级。云辇 - C 适用于带有可变阻尼控制减振的车型,相比现有的阻尼控制系统,其可根据每秒上千次的信号接收、微秒级的智能运算中心自动对减振器阻尼进行调节,面对颠簸路面自动 「变软」 提升滤振能力,当进入对车身姿态有较大影响的驾驶节奏时,悬架阻尼自动 「变硬」,从而让车身更加稳定,也能有效避免乘客晕车的情况出现。


云辇 - A 则是采用电磁减振器 + 空气弹簧的结构,将运用于腾势 N7 车型。云辇 - A 的智能调节逻辑与云辇 - A 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例如自适应软硬调节和支撑力调节,但由于空气弹簧的高度可调功能,云辇 - A 的悬架可调行程达到 150mm,可手动调整高度,也可以设置自动调整和迎宾模式,这些功能与常见的空气弹簧较为相似,最大的差异为算法上的不同。

但是,云辇 - A 除了智能调节悬架系统之外,座椅的侧翼也可实现自动调节角度,例如车辆过弯时,驾驶员受作用力影响会产生坐姿侧倾,此时座椅护翼快速充气提升角度,从而为驾驶员带来足够的座椅包裹性和支撑性,让驾驶员时刻拥有最稳定的驾驶姿态。

而作为比亚迪旗下最高端的品牌,仰望 U8 已经展现过了水面悬浮、原地掉头等功能,这些前所未见的功能都是云辇 - P 所包含的。云辇 - P 采用液压减振器,为何没有使用空气弹簧?原因很简单,仰望 U8 定位是硬派越野车,液压减振器面对恶劣的高强度非铺装路面有着更高的稳定性,并且也同样支持高度可调功能。

云辇 - P 的液压减振器可实现三级的自动刚度可调,对应的使用场景分别是一级日常使用,二级激烈驾驶,三级飞坡落地,对于第三级的缓冲力度,官方号称可以降低 50% 的冲击力,从而避免因冲击导致车辆功能的损坏。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在户外越野遇上交叉轴路面使得车轮悬空,云辇 - P 的四轮联动模式可自动向悬空车辆的减振器输送油液,从而让悬空车轮减振器拉伸行程,使车轮接触地面获得抓地力并脱困,该模式下悬架最大的行程差值可达 620mm,相当夸张的数据。既然有四轮联动模式,那么肯定也能对单个车轮的悬架高度进行独立调节,譬如某个车轮的高度角度导致车身不平衡,可单独手动调节使得车身恢复平衡姿态,但该功能只能在静止状态使用。

而关于云辇 - X 的相关信息,官方并未展开细说,可以肯定的是云辇 - X 融合了上述三款系统的精华功能,将以旗舰定位运用于最贵的车型上,根据我的猜想,很有可能会是仰望 U9。

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由比亚迪全栈自研,据悉投入了超过 10 亿成本,可见比亚迪对底盘和悬架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决心,该系统的出现不仅对比亚迪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甚至放在中国汽车历史上都是前无古人的存在。
今时今日,我们不再怀疑中国品牌整车制造尤其新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但仍有部分品牌无法很好解决底盘调校和控制的世纪难题,关于这项影响车辆操控、舒适、安全的硬件调校方式,比亚迪给出了中国汽车品牌阵营中最好的解决方案。而我在期待这一系列功能正式落地、量产的同时,也希望届时消费者真正能感受到的产品功能会与发布会所说的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