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张瑞辰
编辑 | 潘 谈
最近新能源下半场的较量越发强烈,躲不开的自然就是有关智能驾驶的比拼了,除了不愁销量的比亚迪,各家车企都在争先恐后的升级在辅助驾驶方面的能力,不同于比亚迪的是这些后入局的新手们只能在产品的技术层面上加码,背靠上汽的智己也亦如此。
4 月 12 日,智己汽车同智能驾驶算法玩家的 Momenta 一起,在苏州举办了 IM AD DAY 活动,活动上带来了 IM AD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全新重大更新,智己将率先将数据驱动的规划算法应用于量产项目,正式发布行业首个 D.L.P. 人工智能模型。
此外,智己的高速高架 NOA 领航辅助功能也官宣上线了,预计在四月底面向智己 L7 开启 OTA 推送,首批开放高速高架 NOA 领航辅助的城市有上海、苏州、杭州、嘉兴以及湖州市,另外智己 LS7 车型的 OTA 预计在 6 月推送。
智己的人工智能模型和城市 NOA 领航辅助都预计在 2023 年内推向全国,并开启公测。

IM AD,目标打造更像人的 NOA 体验?
智己和 Momenta 基于 D.L.P. 人工智能模型,采集大量真实的人类驾驶数据进行训练,对高速高架 NOA 领航辅助升级。通过超亿个单位的数据模型产线,再加上车端的 Transformer 架构,能更好地理解行驶过程中他车的行为,并提升复杂路段的应变判断力。让智己 IM AD 实现更像人的驾驶表现,优化跟车间距、线性起步等。

回顾一下智己 L7 在智能辅助驾驶硬件上的表现:2 个激光雷达、5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11 个高清摄像头以及 2 个高精度定位单元,配合上英伟达 Orin X 芯片,这样的硬件表现其实是目前市场中的主流配置了。
智己的高速高架 NOA 领航辅助是基于导航开启状态下的,在 Pilot 基础之上增加了更多的传感器输入以及高精度地图与定位增强。而此次更新后,官方表示高速路段全程使用 NOA 的情况下,上下匝道、高速变道、超车、跟车、在无指引车道下的转弯、在面对行人时的主动避让等都没有误操作或紧急刹车的情况。

其实类似的这些功能早在 2022 年蔚来、理想、特斯拉等车型上都具备了实用性,相对于友商来说其实智己的步伐算较慢的了。
还有,何为更像人?是像老司机一样在决策层面果断执行?还是驾驶感受平顺稳健?那所谓的最完美、最遵守交通规则,同时保持最高通勤效率的方式似乎太泛泛了。
更像人的表现具体来看,或许是 NOA 升级后对变道空间的要求小、变道逻辑更灵活,所以可以在高速环线行驶中更流畅的变道。也或许是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能力,可以更好地判断道路上他车的意图。再或许是优于那些为了稳妥早早并入最右侧车道等待出匝道的领航辅助,选择安全和效率兼顾的自主变道。
用智己自己的话说,匝道通过率 95%、变道成功率 97%、百公里误制动 0.4 次,在高速高架 NOA 领航辅助上智己已经优于头部玩家了。
类人化的 NOA,再加上基于 Occupancy 网络模型正在开发中的 DDOD (Data Driven Object Detection)模型和可替代高精地图的 DDLD ( Data Driven Landmark Detection),能让智己汽车在感知和认知能力上都有所提升。上汽大厂这么多年对中国汽车产业深耕的了解,再加上智己硬件与高德地图数据的结合,实际的产品表现还是值得大家去线下体验的。
写在最后:
未来辅助驾驶的趋势是必然的,也是目前智能化汽车时代发展的标配,不管你是否赞同或放心把驾驶交给汽车,但它的确减少了我们所谓的驾驶疲劳感。用智己汽车自己说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智己汽车认为基于网络模型的不断迭代,百公里接管率会以两年为周期提升十倍,实现更高级的智能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