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1 月 5 日,中保研公布了 2022 年测评车型第一次结果,其中理想 L9 在三项安全相关的测试中均以评分G(优秀)的成绩答卷。

紧接着在 6 天后,中保研通告下一批次的测试名单,其中出现了理想 L8 Pro。从旗舰定位下降到了豪华定位,尺寸小了一整圈,砍了一个激光雷达,售价少了 10 万整,这也不难让人猜疑安全成绩会不会缩水。

时间来到今年的 4 月 24 日,中保研公布了 L8 Pro 的评分:
- 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分指数——M(一般);
- 车内乘员安全分指数——G(优秀);
- 车外行人安全分指数——G(优秀);
- 车辆辅助安全分指数——G(优秀)。

四大项的成绩和旗舰 L9 完全一致,不过单看细分项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在大体成绩差异不大的情况下,部分细项和 L9 打得有来有回,总得分竟然还高于 L9 成为了中保测史上成绩最好的 SUV。
今天趁着召开理想汽车安全日,我们也借此机会好好跟大家聊聊理想 L8 Pro 的各方面安全表现。
被动安全讲究刚柔并济
聊到车身安全,首先想到的就是被动安全,当车辆不可避免发生一场碰撞,车子抗不抗撞就成了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底线。被动安全中白车身、高强度钢、扭转刚度都是构成底线下限的关键。
理想将 L8 的车身结构称为堡垒安全车身,在 L8 的白车身中,红色涂料部分采用了硼钢,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热成型钢。在 A 柱、B 柱、C 柱、门槛和车门防撞梁等关键位置使用了热成型钢,占整个白车身比重的 28.9%。
黄色、深灰色涂料部分为超高强度钢以及高强度钢,三种高强度钢材焊接而成的就是理想 L8 超高扭转刚度笼式车身的大体了,高强度钢占比达到 75% 以上,使得理想 L8 的车身扭转刚度高达30,938 Nm/deg。
25% 偏置撞击
所以我们来看 25% 偏置撞击来看,理想 L8 的 A 柱、门槛、外门框几乎没有形变,满足了理想宣称的零变形零侵入,A 柱无变形,下纵梁无变形。
除了常规的主驾 25% 偏置碰撞之外,理想还加测了副驾的 25% 偏置碰撞,两者表现几乎一致。
中保研实测结果来看,乘员舱的内部空间没有受到挤压,主副驾乘员的腿部空间完整,同时安全气囊也能够承托住假人。
要达到乘员舱空间不挤压,除了那大于 75% 的高强度钢之外,剩下不到 25% 的钢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白车身来说要做到各类钢材结构的兼容,并不是越硬越好,要有吸收、溃缩的空间。
理想 L8 对于撞击能量的分配是通过上中下三条线来分解力,因此先通过前防撞钢梁将中下的受力点集中,成为主传力路径,并且向下传递力让车身底部的热成型钢来抵御大多数的受力,以保证乘员舱的安全。
此外,理想 L8 面对 25% 偏置碰撞,并没有采用类似于特斯拉、沃尔沃系常用的丢轮做法来减轻碰撞力度。而是类似于宝马、奔驰这种,实打实用车身刚度来面对冲击,以此让车辆发生碰撞之后快速停下,避免二次碰撞。

此外根据理想介绍,在真实场景中并不是每次碰撞都恰好是 25% 偏置,还有可能是 30%、35% 等等,这个时候若轮子丢不掉也未必能够完全保证安全。在理想的研发测试过程中,用了国内首创自主研发的 25% 偏置碰撞子试验系统做仿真测试,因此也面对 25% 之余的碰撞有更好的保障。
在车外,理想表示别人的家人也是家人。所以行人保护也成为了安全研发中的重要考量。
在 L 系列三款车型的前防撞梁下方设有副防撞梁,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行人卷入。
此外,前保险杠内还单独配有行人大腿防护结构,根据官方介绍能有效减缓碰撞时车身对行人大腿的冲击。
侧向碰撞和顶压测试
接着我们来看侧向碰撞和顶压测试,这两项成绩理想 L8 依旧是全 G 拿下。在侧面碰撞测试中,B 柱上 1,500 Mpa 大尺寸断面结构的热成型,通过适度溃缩抵御了撞击。
发生撞击之后,理想 L8 的侧面生存空间依旧达到了 25 cm,远高于中保研 12.5 cm 的 G 标准要求。

此外,理想 L8 还额外测了侧柱碰撞,在日常为了应对横向电线杆、树木等撞击。实测结果依旧能够保证,前后排乘客的安全。

顶压测试中理想 L8 的成绩几乎和 L9 保持一致,最大载力为 114,501 N,载荷质量比为 4.67。换句话说,理想L8 的车顶能够承受 4.67 辆 L8 的自重。顶压测试在现实场景中,不仅是物品车辆场景,也有可能需要面对车辆翻滚场景。

说到翻滚场景,不得不说理想 L8 是同级别中为数不多标配后排侧气囊的车型,而且在相应位置也配备了传感器,即便遇到翻滚等场景,车辆也会主动弹开气囊,对车辆的乘员安全起到实际作用。
6/7 座 SUV 最怕追尾?
最后我们再来看 6/7 座 SUV 和 MPV 看了最怕的追尾情况,理想 L8 在面对 88 kph 的后车追尾,依旧能够保证第三排的安全。理想在实车上应对每一个座位都做了安全的验证,这也印证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
好车身怎么造?
安全技术到位了,要让每一台出厂的理想都有这样的被动安全能力,就要看工厂的水平了。以往传统车企用得较多的是抽检以及仅对结果数据的监测和管理。

在焊装产线中,理想工厂对全车近 5,000 个自制焊点、近 400 个自制铆点、近 150 米自制涂胶和 200 余个自制螺柱进行监控,让白车身在 SPR、螺柱焊、凸焊、弧焊、激光焊等多项焊接工艺上保持较高的一致性。

同时理想工厂将自研的制造数据算法系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和工艺机理模型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具备微观角度分析过程数据的能力。每天将产线上的数据上传至理想汽车自研的「连山」生产工艺预警平台,对产品制造过程的工艺数据 100% 在线监控。

车辆下线后,工艺数据还将以「一车一档」的形式在云端存储 15 年以上,实现历史可追溯。这样才对得起堡垒的称呼。
电池安全不可忘
在被动安全中,作为新能源的理想 L8 在电池安全方面也备受关注。电池位置上,理想 L8 用了高强度的铝合金包围了电池包,有效避免前碰、侧碰和后碰对电池的冲击损伤。其次,底盘还设有防托底设计,可对刮底物提前进行有效阻挡,同时也能有效保护电芯和液冷系统。

理想 L 系列的电池本身都采用 Ni6 体系电芯,同时有高能量密度和大功率优势,还能保障了阻燃防火的安全性。在测试中,即使主动触发 Pack 电池包内任意一颗电芯热失控,整包依然无热扩散、无明火。

主动安全成绩比 L9 好?
说完被动安全,我们再来说说主动安全。主动安全对车辆来说是安全的上限,用来避免事故发生。最神奇的是,无激光雷达且用地平线 J5(128 TOPS)的 L8 Pro 得分竟然比双 Orin(508 TOPS)具有一颗激光雷达的 L9 Max 还很高。

硬件上,理想 L8 Pro 只有 1 颗 800 万像素前视觉感知摄像头,侧面的 4 颗视觉感知摄像头也降低为了 200 万像素,外加 1 颗后视感知摄像头外加一个前向毫米波雷达。

然后我们来看成绩对比,理想 L9 Max 的测试时间大约在去年年中进行,当时 L9 的软件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所以在 LSS(满分为 14 分)得分项中成绩仅为 7 分,好在这一年中理想 AD 团队也没闲着,在几次迭代之后理想 L8 Pro 在LSS 项目中得到了 14 分满分的成绩。

L8 Pro

L9 Max
在其余两项的 AEB 测试中,L8 Pro 和 L9 Max 的成绩保持了一致,都是接近满分或者是满分的状态。只不过 L8 Pro 在大灯测试中略有失分,不过最终 L8 Pro 的车辆辅助安全总得分以 109.47 分的总成绩高于去年 L9 Max 的 106.50 分。

当然在我们的实际用车过程中,AD Max 上的激光雷达对于不规则物体的识别还是更具有优势的,单就日常实际体验而言,理想 L8 Pro 的 AD Pro 使用体验是非常接近 AD Max,包括前段时间才推送的 NOA 在能力和表现上也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写在最后
如果你的预算在 30—40 万左右,想要买一台主打家用的 SUV,理想 L7、L8 将会是你购车清单中绕不开的一个选项,理想 L 系列的每一款车都各自的定位中呈现出自己的「性价比」。既然品牌口号为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那么车内每一个乘客的安全都不能忽视。这也是购车的用户们所最在意的点之一。

在理想的产品线中,平权一直是理想所追求的点。而平权不仅仅是车内乘客的乘坐感受平权,更是在安全以及车型上的平权。比 L9 Max 便宜 10 万整的 L8 Pro 在中保研的评分中有着高度一致的成绩就是很好的体现。

后续理想还将推出更小尺寸的 L6 以及首款纯电 MPV 也都将遵循严苛的安全标准。豪华家用,冰箱彩电虽然用的多,体验好,但是安全才是豪华家用的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