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品牌,亟需一个新能源时代的爆款产品。
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爆款都是哈弗品牌的核心生存策略,尤其是哈弗 H6 这个燃油车时代的爆款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撑起了整个哈弗品牌,可以说是整个长城汽车体系的销量担当。
然而,面向新能源汽车滚滚而来的浪潮,哈弗品牌虽然已经迈出了面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却还并未体现出有效的成果,用户的感知还不够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哈弗枭龙 Max 所要承担的使命,是非常重大的。
一款被寄予厚望的产品
哈弗枭龙 Max 是一款被寄予厚望的产品。
毕竟,在官方的定义中,哈弗枭龙 MAX 是哈弗新能源技术的集大成者——具体来说,它搭载了全新一代 Coffee OS 智能座舱系统、咖啡智能驾驶系统、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 Hi4 等三大核心杀手锏,号称要「以实力刷新中国新能源 SUV 价值天花板」。
从智能座舱的角度来看,哈弗枭龙 MAX 搭载了高通骁龙 8155 芯片和全新一代 Coffee OS 智能座舱系统,车内配备三块 12.3 英寸贯穿式悬浮三联屏+高清晰度的 W-HUD 抬显屏;同时,「可见即可说」功能不仅响应速度极快,打造流畅的对话体验,还能领会一句话中的多重指令,做到所谓的「君子动口不动手」。
在智能驾驶方面,哈弗枭龙 MAX 搭载了咖啡智能驾驶系统,整车搭载 22 个智能传感器(1 个智能前视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4 个环视摄像头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让车辆有了 540° 全景环视(360°全景影像+透明底盘)的超强实力,官方表示,它能够实现全路况、全时段、全天候的 L2+ 级别智能驾驶辅助。
值得一提的是,哈弗凭借全产业链自研的技术优势,成功把 HWA 非单一高速场景的拨杆换道、智能过弯、智慧躲闪等 30 万级产品的功能,配备到哈弗枭龙 MAX 上,以求实现家用车的「科技平权」,把加价变成标配。
更重要的是,哈弗枭龙 MAX,首搭了长城全新电四驱 Hi4 技术,基于智能能量管理和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全新 Hi4 可以智能调用前后轴双电机、混动专用发动机,实现纯电两驱模式、纯电四驱、串联模式、1 挡直驱、2 挡直驱、并联两驱、并联四驱、单轴能量回收、双轴能量回收 9 种模式切换。
按照官方说法,全新电四驱 Hi4 技术全面提升了不同工况、不同用车场景下的操控性能、驾驶安全与节能属性,实现「全场景能效最优,全路况驾驶无忧」,打造极致畅快的驾控自由。
「电四驱 Hi4 技术、十年之内绝对没有对手」,在采访中,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强调道,Hi4 电四驱实现了哈弗「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将溢价让给用户,让消费者买得起、开着爽、用着省、跑得远,做到科技平权。
「哈弗也期望能将 Hi4 四驱做到在新能源 SUV 普惠和普及的状态,改变消费者用车的体验和方式」。
当然,在这样的配置下,更受人注意的,是哈弗枭龙 Max 的官方指导价:15.98 万-17.98 万元。
显然,无论是在产品定义、配置还是在价格等方面,哈弗枭龙 MAX 都是在对标直指比亚迪宋 PLUS。尤其是,对比亚迪宋 PLUS 两个四驱版本超过 20 万的售价,18 万不到的哈弗枭龙 Max 直接将利好传达给消费者,可以通过两驱的价格购买电四驱,可见其诚意。
由此,也可见到哈弗枭龙 MAX 的自信与野心。
新能源转型的多角度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全新哈弗枭龙 MAX 的发布,哈弗新能源的转型也进入到新阶段。
在采访中,李瑞峰表示,哈弗在新能源转型的必备性基础工作已经准备完毕。哈弗的必备性基础工作,包括新能源网络、新的产品序列、新的四驱技术、新的组织架构,以及新的价格体系。
其中,在产品布局方面,哈弗会涵盖城市 SUV 和硬派 SUV,以及 PHEV 和 EV 车型。除了此次的哈弗枭龙、哈弗枭龙 MAX,今年还将会有 6 款全新的和改款的 PHEV 的车型。短期上,哈弗采取「燃油车+新能源」双线并行的策略,同时坚定哈弗枭龙和哈弗枭龙 MAX 的新能源路线,这是哈弗新能源的明星大单品和重磅车型。
不止于产品本身,据李瑞峰透露,当前关于新能源渠道方面主要是发展新网点,预计到今年 5 月中下旬会有 150 家以上的新能源网点作为体验中心。除此之外,哈弗也布局了其他的网络形态,包括商超、快闪店等。在今年年底之前预计会有 800 家 4S 店网络以及其他网络形态会铺设完毕。
「我们已经明确了哈弗新能源网络有一个独立的形象,包括内部的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的流程,新的组织构架全部完备」。
面对哈弗的新能源转型,李瑞峰指出,长城内部和经销商以及投资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方向的研讨,最终达成了对新能源转型过程中的战略共识以及思想的一致性。正如之前采访中其所提到的,现在厂家和经销商目标、战略方向高度一致,共同建设整个体系,包括渠道的寻找、店面的建设改造、专属人员的招聘和培训,以及整个新店面的运营。
「哈弗做到了共商共策、相互奔赴,共创未来」,李瑞峰这样说道。
正因为经销商以及投资人对哈弗新能源转型有信心,才有了哈弗在较短的时间内上线哈弗新能源的全新网络形象。
一方面,哈弗选择集中力量优先把资源配置给集团经销商;另一方面,长城原有的合作长达十几年的老经销商占比高达六到七成,他们仍把相关资源聚焦在长城网络中,不仅说明了哈弗在渠道建设方面的优势,也促成了哈弗新能源网络的快速落成,目前哈弗第一批网点已经投入使用。
关于直营店,长城汽车从去年开始在北上广深开始尝试该模式,包括旗下欧拉、坦克等品牌,但尚处在等待反馈与检验的试水状态。「我认为还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经销商在面对客户过程之中销售车辆过程之中还是相对比我们专业,与客户的交互、人脉车、交车服务维修这还是靠我们的 4S 店」。
新能源时代,哈弗的关键一步
无论是长城汽车还是哈弗品牌,都需要一款新能源时代的「哈弗 H6」。
实际上,自哈弗 H6 诞生以来,它便成了长城在 SUV 领域的销量领头羊位置。最初凭借 9.89 万的起售价和多配置策略,恰逢中国汽车市场的 SUV 车型大爆发,赶上时代风口的哈弗 H6 在第一年便月销量破万,2013 年成为国内 SUV 销量冠军,此后几年便一路高歌,在 2016 年月销量最高曾达 80,495 辆。
转折出现在 2017 年,受到多方对手的竞争与挤压,哈弗 H6 开始略显颓势,销量出现下滑,但是却难以撼动 H6 销量老大哥的位置。然而,一代神车终究抵不住新能源到来的时代浪潮——在 2022 年的新能源汽车浪潮中,1 月 33,318 辆仿佛是哈弗 H6 在传统油车市场的最后一声长鸣,此后再也没有登上销量的榜首。
而直到 2022 年 8月,伴随着哈弗 H6 DHT-PHEV 杀向新能源市场,哈弗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征程才开始启动。但从过去将近一年的情况来看,哈弗在新能源领域的动作,并未在销量上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而哈弗还的确需要推出一款更加有诚意的新能源产品,来说服市场。
于是,哈弗枭龙 Max,带着这样的诚意到来了。
其实,目前的长城汽车在面临着内部转型问题的同时,也在面临着更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事实上,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进入质量竞争阶段,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优胜劣汰加速,有足够的销售规模和综合实力才能支撑起企业的存活。
当然,对于长城汽车的未来发展,李瑞峰依旧充满信心。
他在采访中表示:「下半场开始后拼的不仅是产品,更是用车生态」。行业内卷加剧,不得不面临大规模生产体系(研发、制作、供应链)带来的挑战,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超强基础能力的品牌才能走得更远。「这是一场马拉松战役,有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超强基础能力的品牌才能走得更远」,李瑞峰强调道。
换句话说,这就需要企业比拼综合竞争力。
尽管如此,考虑到哈弗品牌在长城体系中的重要性,实际上,哈弗新能源转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长城汽车面向新能源转型的未来——在这个背景下,枭龙 Max 承担的走量责任更加重大。
在 42 号车库看来,目前枭龙 Max 可以说是哈弗品牌真正面向新能源转型的开局之作,目前来看,它具备爆款的潜质,但要想真正地证明自己,还需要市场来通过销量来检验。
帷幕拉开,战鼓擂响,且让子弹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