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白徵明
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欧亚大陆上出现了一条连接东西方的商贸路线,史称丝绸之路。
通过这条路线「销售」出去的,绝对不只是丝绸本身,还有关于这个东方大国的一切美好。
就如同蔚来围绕 NIO Power 打造的一系列补能体系,以换电为重中之重,但又不仅限于换电这一种补能方式,甚至是不把自己设限在只给蔚来车型补能上。

伴随着 33 座充换电站的落成,长达 3133 公里的 Power Journeys「丝绸之路」,正式打通了。
就像丝绸连带着文化走向远方那样,蔚来式的「比加油更方便」的新能源车补能体验,也开启了向更大范围扩散的新路线 。

NIO Power 如今使蔚来有了怎样快速的补能体验?这些数字足以说明:

到活动开幕时, 累计换电已达 25334943 次,并且还在以平均每 1.6 秒就有一辆蔚来换上满电的速度增长 。
换电站数量则达到了 1564 座,秦力洪本想等到第 1600 座落成时再召开 NIO Power Day,不过日程安排原因使得活动提前进行。
蔚来的 500kW 超充桩已经上线 488 根,在首根桩 500kW 超充桩上线百日时达成 500 根目标,似乎也不是难事。

与此同时,蔚来已经在全国布局 150 座高速超充站,并且开放了 1.67 万根公共充电桩,给蔚来以及其他品牌新能源车共同使用。
截止到目前,蔚来高速换电有了拥有六纵四横八大城市群覆盖,下一个目标是九纵九横十九大城市群覆盖。
用车企中的基建狂魔来描述蔚来,似乎一点也不过分 ,毕竟蔚来车主可以用上最庞大、最多元的品牌自有补能方式。

开着一辆蔚来,可以只花三五分钟就换上一块满电电池,也可以连上充电桩小憩片刻就快速进行充电。
充电网络覆盖率的提升,甚至还辐射到了其他品牌的车主。
** 公共充电桩用户中,19.2% 是比亚迪车型,13.1% 是特斯拉车型,而蔚来车型的占比是 20.3%**。

在 2022 年初与充电「打成平手」之后,蔚来换电服务已经成了 60% 以上车主选择的补能途径,这背后则是换电站体验的提升。
我们知道,蔚来一直在通过改善换电站和换电流程,来压缩整个换电所花费的时间,这才有了今天可以量化的三分钟换电。
而且还能更快,在今年的第三季度蔚来将升级换电自动泊车,只要场地空间没有太大限制,车辆就能一把倒入换电站,比起之前可以提升四成效率。

第四季度,换电不断电将升级成换电过程中也能吹风看视频听歌,短暂的等待可以更愉悦第二代换电站也将得到加速,换电效率会逐渐追进第三代换电站。
光从改良换电体验就能看出,蔚来对于用户体验和核心竞争力,有着长期关注和不断改善的投入 。
家充桩也是更快更贴心的—— 20kW、11kW、7kW 三种规格都是直流充电桩,并且秦力洪表示愿意给交流桩用户升级提供帮助。
目前,蔚来家充桩用户数量为 19.75 万,相当于现有车辆总数的一半。

住在附近就有换电站的「电区房」内,是蔚来车主相当幸福的一件事。 蔚来总是愿意给用户提供感性输出 。

不过,要建设和运营换电站,则需要相当充分的理性去支持,既能合理地覆盖到用户实际补能需求,又必须具备长期经营的条件。
蔚来车主都知道愿望单,可以填上位置去呼吁蔚来拓展更多的充电站,但真正辅助蔚来做出决策的,是 Athena 智能选址。

秦力洪说,Athena 帮助定下的站点,最终跟愿望单能有 95% 以上的重合度。有了充分的理性支持,车主的感性当然能进一步抒发。
「电区房」和充换电站,有的时候是双向奔赴 。
看不见摸不着的蔚来能源云,还在 NIO Power 运营调度、引导车主使用换电上留下踪迹,Banyan 2.0.0 中把地图路径和周边站点结合的的导航加电规划能力,就是这么来的。

NIO Power Day 2023 唯一正式发布的新产品,是蔚来 20 kW V2G 充电桩。
V2G 全称 Vehicle to Grid, 这款充电桩能给到 20kW 的充电功率,同时也能以这个功率从车上反向取电输入给电网 。

这里提到了两个 V2G 充电桩的使用场景:接入电网协助进行调度,与已经入网的换电站一起提供储能价值;放置于工厂、园区等,帮助机构内部解决可能出现的电力需求缺口波动。
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沈斐博士还表示,「其实 V2G 这个理论,十几年以前就已经研究完了,但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路很远,我自己判断,今年 V2G 可以有规模化的应用。」
他还说,相信将来可以有机会和厂区、园区去做一些提供储能系统的互动。

站在外部,我们可能很难精准计算出 NIO Power 给换电站接入电网、做 V2G 充电桩,最后会给整个用电环境带来哪些增益。
不过可以相当明确的一点是,这份效率的受益者同样不仅仅是用车场景 。
在今年 8 月,蔚来携手祁连山国家公园打造的全球首个 V2G 光伏自循环补能体系,就将正式投入使用,步伐走得相当地快了。

作为科技媒体从业者,我曾见过无数次对于参数和性能指标的追捧,而踏入汽车媒体的行列中,电机功率、电池容量、充电功率等,又成了最长打交道的数字。
然而无论在哪,最终影响到用户,影响到消费决策和品牌口碑的,都绝对不是有些横冲直撞的参数,而是落到怎样让人使用、给到怎样感受的体验层面 。

放在新能源车上,就是在路上开起来能感受到什么,寻求补能时又可以怎样节省时间、轻松易用。在这件事上,NIO Power 绝对是有资格先说话的。
多达 60 条 Power Journeys 路线,就是一次蔚来创造用户体验的集中体现,有了真真切切的庞大规模充换电生态,还能帮助车主轻松完成向往的旅行。
NIO Power 还是处于蔚来最初就认定的路线——提供无焦虑的新能源车补能体验,并且在纯电这件事上未曾改变 。

只需几分钟就完成所有补能操作,这一点,蔚来的换电体验做到了和进站加油同等的效率。
代价则是成本,在蔚来车辆销售尚未成排山倒海之势前,如此庞大的投入难免被视作「负资产」。
沈斐解释说,有些价值是当下可以用钱来衡量的,有些它可能是比较长时期的,很难用钱来衡量。
他还提到了秦力洪爱说的例子,小朋友的教育问题——送小孩上个学,你会赚多少钱,盈利了还是亏了?但就是没有人这么想。

「也许我单纯算充电服务费的收入,有些线路肯定是亏的,但是它让全国用户,而且是让全国的电动车用户都能够放心地去购买、使用电动车,这个价值其实是难以衡量的。」
我们多少能读出蔚来的一丝疯狂,这也体现在电池灵活升级日租服务:在年租月租之外新加入日租,给运营体系增加的自然不是一点半点。
价格同样是如此, 升级「长续航」只需 50 元一天的费用,一下子解决了短期长途旅行的续航需求 。

而这是给预热已久的 150 度固态电池做铺垫,蔚来计划在 7 月底正式介绍它带来的更长续航。
为这份不走寻常路投入的坚持,终于在这个蔚来车型销售显著增长的时机,同步迎来了更多的回报。
比如说换电站的高效体验本身就是对蔚来有意义的广告,换电在政策层面上开始得到更多的支持,而且愿意展开合作的蔚来朋友圈,变得越来越宽广了。

在 NIO Power Day 2023,这次给换电模式的优越之处,总结出了明确的九大点:
- 换电跟加油一样快
- 消除里程焦虑,去哪都方便
- 不用下车,全程自动,比充电更舒适
- 灵活升级,市区小电池长途大电池
- 车电分离,买车不用买电池,降低购车门槛
- 每次换电都是体检,电池更安全
- 优化充电电流,相比超快充,电池寿命更长
- 电池灵活拆卸,便于电池回收再利用
- 车网互动,助力削峰填谷,减少能源浪费
确定构成用车体验核心的换电,是什么、要做什么之后,与之紧密相连的蔚来汽车,也展露出更多的价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