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亭豪

张亭豪

车库报道组

关注

零跑汽车也要「技术输出」?

零跑

2023-08-01

零跑汽车,不再只想做一家单纯的汽车主机厂。

7 月 31 日,零跑发布了全新一代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命名为「四叶草」。据官方介绍,四叶草架构核心电子部件由零跑全域自研,目前已经接近量产状态,首搭车型将于今年 9 月的慕尼黑车展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四叶草架构的发布,零跑给自身的定位也不再停留在汽车主机厂一个身份;同时,它还希望扮演智能电动全套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

对此,零跑董事长朱江明表示:

零跑很乐意去输出技术,目前已经给两家整车厂进行了授权。

四域合一,提升智能化体验

作为零跑汽车开发的新一代「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四叶草架构旨在带给用户常用常新、更高阶的智能电动汽车体验。

根据零跑汽车官方说法,四叶草架构将座舱域、智驾域、动力域以及车身域合四为一,以实现高度中央超算,将智能电动车的核心部件高效协同,是目前唯一真正实现中央集成的电子电气架构。

具体来看,它在技术上有四大特点。

驾舱融合程度高

四叶草架构搭载了一颗 SOC 芯片(高通骁龙 8295 / 8155)以及一颗 MCU 芯片(NXP S32G)。

其中高通骁龙 8295 芯片算力达到了 30 TOPS,为汽车内部模块协同效率打下了算力基础;NXP S32G 具备强大的安全、通信能力,拥有最高等级的整车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支持高速响应海量信息的能力。

这两颗芯片组成了汽车的「中央超算」,如同汽车的「左右脑」。SOC 是「右脑」,负责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MCU 是左脑,负责整车控制和车身控制。在「左右脑」的配合之下,最终实现零跑更强大的智能驾驶,更流畅的智能座舱。

ECU 控制单元集成化

零跑全面自研了整车控制、车身控制、网关管理、热管理、仪表信息系统、车载娱乐系统、360° 环视、APA 泊车、疲劳监测、生命监测、行车记录、哨兵模式、声音警报、DSP 功放、视频会议共 15 项模块,并将其高度集成在一个中央超算模块,解决了以往在分布式以及域控式电子电气架构中 ECU 过多的难题。

为了保证中央超算模块在性能最佳、寿命最长的温度范围内工作,零跑采用了液冷的方式进行控温,以尽可能的让芯片处于一种最佳的工作状态,提升汽车的智能交互能力和智驾反应速度。

由于 ECU 大量减少,整车线束也被缩短到了低于 1.5 km 的长度内,重量减轻到 23 kg,可以促进车身减重,使电耗更加友好。同时,线束更短,交互信息传输的速率也得到了提升。

打造千人千面的拥车体验

四叶草架构预留接口超过 500 个,能够实现座舱、智驾、动力、车身各大板块的功能组合,给用户更多的自定义权限。

在软件层面,四叶草架构拥有一个 SOC 代码库以及一个 MCU 代码库的配置,解决了传统域控式架构代码库各自为政、通讯协议统一困难、无法保证系统高效运转的难题,最终使得各个系统运行起来兼容性更强。

无感化在线 OTA

基于四叶草架构的高度中央集成,零跑 OTA 升级一个超算平台软件即可完成整车的进化。并且,在升级时支持后台自动升级。升级完成后,汽车会提示用户是否切换到最新系统,用户若需要,即可立刻切换到最新系统,让 OTA 在直观体验上更具及时性。

总体来看,四叶草架构的出现,也是零跑逐浪汽车智能化的必然结果。

毕竟,随着汽车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深,用户在驾驶智能汽车时势必对汽车的数据传输、处理和决策效率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以往的分布式与域控式电子电气架构,已经不能对汽车智能化的提升起到明显的突破作用。

而中央集成化、线束集约化、算力集中化程度更高的中央集成式电子电子架构,能够通过中央超算实现统一决策,区域连接只负责执行,其高算力、高协同性以及低延迟的特点更能满足现阶段智能化对汽车的要求 —— 而零跑汽车推出的「四叶草」架构,很好地迎合了这一趋势。

三种解决方案,两年迭代周期

据了解,从产品落地的层面,四叶草架构未来将应用于零跑全系车型,并搭配了三种解决方案。具体来看:

标配解决方案:高通 8155 + NXP S32G(3 核)

  • 支持 6 ~ 12 扬声器、4 个屏幕、AR-HUD;
  • 支持 4 路环视摄像头、1 路人脸摄像头、12 路超声波雷达。

中配解决方案:高通 8295 + NXP S32G(7 核),具备 30 TOPS 算力

  • 最大支持 20+ 扬声器(外置功率放大器)、4 路 2.5K 分辨率,1 路 1080P,2 路 720P;
  • 支持 4 路环视摄像头,实现 L2 / L2+ 级智能辅助驾驶。

高配解决方案:高通 8295 + NXP S32G(7 核)+ 英伟达 Orin X,整车具备 284 TOPS 算力

  • 最大支持 20+ 扬声器(外置功率放大器)、4 路 2.5K 分辨率,1 路 1080P,2 路 720P;
  • 支持激光雷达、高精地图、4 路环视摄像头、4 路盲区摄像头、4 路盲区角雷达,实现 L2++ 级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可以看出,就算是标配解决方案,四叶草架构下的产品仍旧不吝啬智能化体验的打造。

在智能化主导的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电子电气架构往往能够决定电动汽车的智能化上限 —— 可见,通过四叶草架构的布局,零跑汽车希望推进旗下各系列产品智能化体验的全面提升,拔高零跑的产品竞争力。

当然,随着时间的前进,四叶草架构也会不断迭代 —— 至于迭代周期,朱江明则将其定在了 2 年。他表示:

我相信 2025 年,我们肯定是在高压平台以及在智能驾驶芯片的能力,以及座舱的能力方面都会有一个迭代,这个是一定的,基本上 2 年一迭代的节奏。

通过技术输出,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智能化的内卷让很多车企都耗费了巨量的资金,虽然零跑研发资金远小于「蔚小理」等,但朱江明认为,零跑虽然投入少,但是效率高。

通过四叶草架构,可以一窥零跑「效率高」之一二。

根据零跑汽车的介绍,基于四叶草架构,汽车的控制器从 42 个减少至 28 个,整车线束长度低于 1.5 km,重量仅为 23 kg,并且还分出了标配、中配以及高配三种解决方案,去覆盖更多的用户群体,同时平台通用化率已经达到了高于 90 % 的水平。

这意味着,相对原有的 A、B、C 三大物理平台,四叶草架构生产成本将大幅缩减。

对此,零跑负责汽车电子的高级副总裁周洪涛表示:

我们也是希望现有的这些功能我们把它用到极致,去把我们的产品做到最高的品价比,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从商业角度看,四叶草架构具备技术输出能力,不仅仅能够满足零跑自家生产需求,还可与合作伙伴实现技术共享。

目前,零跑已经具备了四种技术输出商业合作模式:

模式一:基于四叶草电子电气架构及周边控制器(含车灯、摄像头、雷达等)的技术共享;

模式二:基于四叶草电子电气架构、周边控制器及电池、电驱的技术共享;

模式三:基于下车体(含电子电气架构、电池、电驱)整体交付的技术共享;

模式四:基于整车级的合作共享。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零跑不仅仅是希望只做一个主机厂,它也希望扮演智能电动全套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

对此,朱江明表示:

我们零跑通过 8 年全域自研,已经具备单个核心零部件的能力,而且也有这种整体架构整车的,从电子电气架构到整车架构的能力,我们现在也很乐意把这些能力对外输出,也是要成为未来零跑新的一种业务模式。

所以很明显,此次推出四叶草架构,零跑汽车也希望在展示技术实力的同时,通过业务模式的创新,寻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写在最后

其实,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洗牌已经在加剧,在价格战的步步紧逼之下,目前零跑的日子过得并不算如意。

从市场表现来看,上半年零跑整体销量总计 4.4 万辆,同比下降 14.4 %,仅完成年度目标的 22 %。下半年冲刺销量的压力很大 —— 对于这个成绩,朱江明在采访中表示,他可以打个六七十分。

而谈到下半年时,朱江明表示,接下来零跑将朝着月销 2 万辆的目标方向前进 —— 在目前动荡和内卷的市场环境中,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

为此,在采访环节,朱江明也明确表态,8 月份,零跑 C 系列的高端车型将全面调价,让用户在比普通版车型增加不多的投入前提下去入手高配版本 —— 显然,通过降价的举动,零跑汽车希望进一步寻求销量增长。

这也意味着,零跑汽车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零跑汽车推出四叶草架构,除了技术进展之外,显然也有其他多重用意。

一方面,零跑希望将以往全域自研打下的成本优势继续放大,拓展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借助技术输出,零跑也希望能够拓展整车业务之外的其他收入来源,从而放大自身的生存空间。当然,从市场维度的角度来看,零跑自然也希望通过秀肌肉来给外部市场释放更多的信心。

不过,从四叶草架构推出,到它真正给零跑汽车带来营收层面的价值,还需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因此,在市场不确定性仍在持续和加剧的大背景下,对于零跑汽车这样的新势力车企来说,固然要着眼于未来进行布局,但当下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旗下车型的销量,从而实现 2 万甚至更多的月销量目标 —— 毕竟,只有生存下来,才能够更好地谋求长远发展。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