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倪海锋
编辑|周长贤
在提笔写这篇试驾稿之前,我看到了如下这张宣传海报。

「蔚小理」,甚至哪吒、问界这些我们熟知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出现在销量排行 TOP10 榜单上,我能理解。但吉利银河的出现,着实让我有了意外之喜,因为这是一张新面孔。

于是,我又跑去吉利银河官方账号,翻到了这样一张图。
众所周知,一款车上市之初需要一个销量爬坡的过程,而吉利银河从首款车型 L7 上市到「月销破万」,只用了短短 2 个月,这速度已经超越了当年的宋 PLUS DM-i。
为什么一台 5 月 31 日才上市的新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近 2 万名消费者的青睐呢?
从没开过吉利银河 L7 的我,带着这个疑问,找了一台试驾车,一探究竟。
「过渡产品」,居然成了香饽饽?
在插电式混动车型问世之初,就有不少专业媒体和业内资深人士指出,这只是过渡产品。然而,从乘联会等机构公布的车型销量中不难发现,PHEV 车型已经成为当下消费者购车的热门之选。
从产业发展角度而言,插电式混动被称为「过渡产品」的定义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它简直是没有缺点的完美科技:
可油可电,解决了电动汽车里程焦虑;
几十、上百公里纯电续航,兼顾电动车的超低用车成本;
免购置税送新能源车牌,进一步拉低购车门槛;
但是,各家车企在插电式混动 SUV 领域布局的车型并不少,偏偏吉利银河 L7 成功了,这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初见这款车,一股独特的「新势力风」扑面而来。分体式大灯设计、造型新颖的日间行车灯、悬浮式车顶、带有俯冲感的车身腰线······用拍摄时路过大爷的一句话来评价就是:「这是一台卖给年轻人的车。」
想想也是,10 年前,购车的主力军是 40-50 岁的中年人,而 10 年后,购车的主力军变成了 20-30 岁的年轻人。当年的汽车设计,越中庸,越好卖;而现在,越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越畅销。
个人觉得,吉利银河 L7 的设计师深谙此道,并在实用与个性之间取得了不错的平衡。粗粗一看,这辆车足够惊艳,而仔细品味,它的实用性也符合消费者对一台家用 SUV 的定义。

中国人骨子里喜欢大车,但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朋友应该清楚,一台车身长度超过 5 米的大车,在一二三线城市的日常通勤过程中有多痛苦。
吉利银河 L7 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 4700mm*1905mm*1685mm,轴距 2785mm,再加上较短前后悬的设计,让它在城市车流中穿行变得非常容易。
并且,一般新能源车都会因为较厚的电池包挤占车内空间,导致乘客乘坐空间不足。但吉利银河 L7 的设计师却聪明地通过上扬腰线抬高车身的方式,让前后排乘客都能拥有十分充裕的头部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它并没有像特斯拉等品牌一样,直接在车顶使用一块光秃秃的大玻璃。而是在全景天窗基础上安装了一大块遮阳帘,并且还支持前半段开启功能,可见其头部空间的充裕程度。

反倒是车尾,个人觉得是这款车最像燃油车的地方,设计师在这里安排了贯穿式尾灯、装饰效果浓郁的尾翼以及仿赛车扩散器造型的保险杠,运动气息营造得非常像那么回事。

有一个细节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合资品牌纷纷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二三线轮胎供应商的时候,吉利银河却反其道而行之,使用成本更高的一线大牌。在我借到的这辆高配银河 L7 车型上,竟然使用了固特异 EAGLE F1 SUV 专用轮胎,并且尺寸达到 245/45 R20。
在电商网站上查到的此款轮胎单条价格接近 1000 元,这在 13 万 -17 万元价位的 PHEV SUV 领域,应该是天花板级的配置。
顶配 17 万元的车,能有啥「智能配置」?
此前一直有个疑问困扰着我,那就是,造车新势力们轻易用「冰箱+彩电」打败了传统汽车巨头。但这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为何传统巨头们学不会呢?
在吉利银河 L7 这里,我看到了身为传统造车巨头的反击。
拉开车门,全液晶仪表、中控屏幕、副驾娱乐屏以及 HUD 抬头显示四块屏幕,着实有些夸张,但每一块屏幕都有它们各自的用途。并且,本以为售价不高的车型,不会非常注重细节,可不少细微之处在我预料之外。

先看副驾娱乐屏,为了更好的观感,放弃价格低廉但显示效果普通的 TFT 材质屏幕,选用对比度更高,在阳光直射下也能清晰看清内容的 OLED 材质。并且,为了防止副驾娱乐屏对主驾的影响,屏幕上甚至设计了防偷窥装置,类似手机防窥膜,在主驾角度看副驾娱乐屏,几乎是漆黑一片。
再看中控液晶屏,使用 IPS 材质,配合高分辨率,显示效果非常清晰。这块屏幕的素质基本和苹果基础版 ipad 上的屏幕保持一致,在车机领域这已经是极高的水准了。整个中控屏幕向驾驶者偏转大约 10°,在驾车时操作更能得心应手。这块屏幕采用了竖版排列,后续通过 OTA 升级,应该能支持更多手机 APP 的应用,或许抖音和微信出现在吉利银河 L7 的中控车机屏幕上,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全液晶仪表和 HUD,则是比较中规中矩的水准,如果能在 UI 设计上更优化一下,相信体验感会更出色。

吉利银河 L7 对细节的专注不止屏幕,中控屏下方设计了两个专属手机位,其中偏向驾驶者一侧的位置带有无线充电功能。不过,号称的 50W 无线充电功率,似乎对苹果 iphone14 来说并不友好,放上去时电量为 68%,1 个小时后拿下来,电量为 76%······

要说国产品牌车型的配置能夸张到什么程度,这辆售价 17.37 万元的顶配吉利银河 L7 能让你惊讶到合不拢嘴。眼前这两张座椅,使用了头枕、靠背一体的设计,棕色的皮质配合长条纹路装点,是不是光看起来就很舒服?
其实还有更绝的,两张副驾座椅都拥有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功能,通过语音控制就能实现这些功能的激活与关闭,跑长途时异常舒适。

前文说到这辆车空间充裕,实际乘坐时,我 173 厘米的身高,能坐在后排翘起二郎腿,甚至以「葛优躺」的姿势享受旅途。
从上面这张打开两侧车门的照片,也能感受到吉利银河 L7 在空间方面的通透感。
针对后排乘客,设计师也安排了很多小细节。例如,带有风向调节的空调出风口,以及两个 USB 充电口。有意思的是,充电口一个是 USB-A,一个是 USB-C,在电子产品不断更迭的当下,尽可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1.5T 发动机,如何媲美 3.0T 动力?
在燃油车时代,国产车有个大问题,那就是发动机技术真的比不过合资品牌。不是国产品牌不努力研发技术,而是本田、丰田、大众、通用,这些传统汽车巨头手中握着无数内燃机专利,研发过程中的任何一条路,几乎都被其他家的专利设置了无数障碍。
好在,电动化浪潮席卷而来,切换赛道之后的国产品牌,有了更大的发展舞台。

吉利银河 L7 搭载 1.5T 发动机,峰值功率为 120kW,同时还搭载一台前置电动机,峰值功率 107kW,综合动力输出 287kW、535Nm。
可能很多小伙伴对这一数据没有太多概念,这么说吧,宝马引以为傲的 3.0T 直列六缸发动机,也不过就这样的水准。把如此强悍的动力,放在一台紧凑级 SUV 车型上,你猜猜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0-100km/h,官方数据 6.9 秒!馈电状态下,官方油耗 5.23L/100km!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竟然在一台插电式混动车型上实现了。
作为一台 PHEV 车型,吉利银河 L7 自带大容量动力电池,全系均为磷酸铁锂。高配版车型的容量为 18.7kWh,供应商为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低配版车型的容量为 9.11kWh,供应商为蜂巢能源。
其中,高配版 CLTC 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为 115 公里,而低配版 CLTC 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为 55 公里。家里安装一个 7kW 的慢充桩,基本可以做到日常出行「不用油,只用电」。

众所周知,相比 BEV,PHEV 在充电功率上会有一些打折。此前一些 PHEV 车型甚至没有安装快充接口,直接一个家用慢充敷衍了事,而吉利银河 L7 则搭载了快充接口。
那么问题来了,它的快充速度能有多快呢?
我特意前往开迈斯超充站,这里每一根充电枪的峰值速度为 120kW,此前我在这里充过电的 BEV,曾跑到过 100kW+的充电峰值功率。
实测速度如上,基本在 31-32kW 之间徘徊。相比 BEV 肯定慢了很多,但考虑到电池容量小,基本能在 30 分钟内实现 80%以上的电量补充水准。

至于一些年轻消费者在乎的操控,只能说在平均水平往上一丢丢。本身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布局,以及工程师对这款车的定位也不是一台运动 SUV 车型。
只是,电池的加入,让吉利银河 L7 的重心降得更低,过弯时信心更足,配合固特异高性能轮胎的加持,能在极限状态下有个还不错的表现。

对了,这里一定要提一下这款车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虽然没有激光雷达、没有高精度地图,本质也只是 L2 级水准,但在工作过程中,表现非常稳定可靠,是跑长途时的利器。
结语
不错的产品力+解决用户痛点+不高的价格,基本就是一款车型畅销的公式。吉利银河 L7 恰巧做到了,收获「单月破万」的战绩,也在情理之中。
在拍摄接近尾声时,同行的摄像小伙伴打趣道:「L7 是不是销量密码,怎么叫 L7 的车型都卖爆了?」
仔细想想还真是,理想 L7、吉利银河 L7,都在今年 7 月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
但只有仔细接触过这些产品的人才清楚,叫什么并不重要,产品力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