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崔秋阳
编辑 | 邱锴俊
吉利银河 L7 刚刚交付两个月,银河的第二款走量车型 L6 就来了。
8 月 25 日成都车展上,吉利银河 L6 在成都车展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计推出四个版本,分别是 60km AIR 版、60km PLUS 版、125km MAX 版和 125km 星舰版, 官方透露预售价格区间则在 12.8 万 -15.8 万元。
这一价格带与银河 L7(13.87 万 -17.37 万元)存在一定的重合,但考虑到只是预售价格区间,或许等到 L6 正式上市时,还会有 1 万 -2 万元的价格下探。
不仅如此, 等到今年第四季度,吉利银河还会推出自己的首款纯电车型银河 E8。
在官宣成立的第一年便集中推出三款车型,吉利对于银河的期待并不低。
对于银河自身而言,在成立之初投放的产品有怎样的表现,关系到银河品牌能否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对于吉利而言,其也需要银河系列大卖,提升集团新能源这行销量,助力自己顺利向新能源车企过渡。
所以,不论是已经上市的银河 L7,还是即将进入市场的银河 L6、E8,都必须做到出招即制胜。
就今天的主角银河 L6 而言,吉利汽车没有像别的车企那样主打尺寸、设计、内饰,而是以智能座舱和动力作为「大招」出击。
起手就得放大招
身处整个汽车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 10 万 -20 万元区间,银河系列的每款产品都必须保证自己的销量规模,所以刚刚进入市场就必须「放大招」。
从 4782*1875*1489mm 的尺寸,以及 60km-120km 的纯电续航和 1300 公里左右的综合续航来看,银河 L6 并没有突出的优势,并且在尺寸和续航方面对于一款 A 级轿车来讲,也很难做出断档领先同级车型的优势。
所以银河 L6 必须从其他方面下手,比如智能座舱。
银河 L6 的做法是全系标配高通骁龙 8155 智能座舱芯片,并融入最近最为火热的 AI 大模型技术。
按照吉利银河官方说法,在同级别友商车型仍局限于车内交互、导航、娱乐应用等车机软件功能时, 银河 L6 已经将人机交互升级为人车交互。
换句话说,车主已经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在车内外与车辆互动。
具体来看,银河 L6 针对热车、加油、自我介绍、露营、购物、提醒、车内休闲、哄娃、社牛、安全提醒等 10 个出行场景推出了人车语音交互功能。
根据预售发布会现场的演示视频来看, 车主在车外就可以通过说话的方式控制车辆车窗、空调、后备箱等硬件的开关,还可以在加油站、路口等场景让车辆代替自己「说话」,比如与加油站员工沟通、提醒行人注意车辆等。

银河 L6 的语音交互功能十分丰富。
这种程度的智能座舱功能通常会出现在问界、理想、小鹏的中高端车型中。
理想汽车创始人、CEO 兼董事长李想曾表示,要想实现这种语音控制车机系统与车辆硬件进行交互,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深度软硬件自研经验。
可以看出,银河 L6 所搭载的全场景 AI 大模型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杀手锏」,同级车型中也很少有车型能够提供同等程度的人车交互功能。
而除了智能座舱之外,银河 L6 的第二个大招则是自己的动力系统。
银河 L6 搭载 1.5TD 雷神电混发动机,3 挡变频电驱 DHT Pro,可以提供智能、纯电、性能和增程模式。
此前,插电混动和增程式车型虽然可以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但也共同面临着亏电能耗过高的困境。
而凭借雷神电混发动机和变频电驱, 银河 L6 可以把亏电油耗控制在 4.55L/100km,同时拥有 247km/h 的最高时速。 作为对比,同样刚刚开启预售,出自 800V 双碳化硅平台的智己 LS6 的最高时速为 252km/h。
多生儿子好打仗
成立不到一年,就要完成 3 款车型的上市,并且价格区间还都将集中在 10 万元 -20 万元区间内,或许不少人都在担忧吉利银河的「 三个孩子 」是否从出生起,就将面临着内耗的局面。
但从前人的经验来看,不论是比亚迪还是理想都已经印证了表面价格带的重叠,与「多生儿子好打仗」的道理并不冲突。
比亚迪已经在 10 万 -20 万元区间内密集投放了 10 款左右车型,而理想的 L7 和 L8 则在 30 万元 -40 万元区间内两步一哨、三步一岗,每 2 万元就投放了一个车型配置,价格带都高度重合。
但这并不影响比亚迪以 125 万辆的销量规模,稳坐 2023 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销冠位置,理想汽车也要凭借 L 系列三款车型冲击年销 30 万辆以上的目标。
所以, 价格的重合不是重点,产品定位的不同,满足需求的不同才是重点。
从车型定位来看,银河 L7 定位 A 级 SUV,更偏向于家用车;银河 L6 定位 A 级轿车,相对而言更加运动。两款车的车型定位就有所不同。
即将上市的银河 E8 则在动力路线上与银河 L 系列区别开来,银河 E8 将是银河旗下的首款纯电轿车,而 L 系列两款车则主打智能电混。
并且,从推出时间上来看银河显然也经过仔细考量。
去年和今年,新能源的渗透率都迎来了井喷式爆发,其中最吃香的则是插电混和增程市场。2022 年,插电混和增程式车型的销量增速达到了 150%以上,今年上半年的增速也达到了 91.1%,均优于同期纯电车型的市场增速。
银河率先推出智能电混产品,也是有意搭上插电混市场更受青睐的这股东风。
从结果上来看,银河这一决策也是十分正确。官方销量数据显示, 银河 L7 开启交付的第二个月就完成了销量破万的成绩, 两个月共计销售 19731 辆,势头十分迅猛。

银河 L7 已经展现爆款潜质。
而定价区间比银河 L7 更低一些的银河 L6,也有很大可能性凭借自身混动的属性,和智能化、动力方面的优势复刻师兄的爆款表现。
此外, 吉利官方也透露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设立 450 多家门店,采用一、二线城市设立直营中心,三、四线城市与经销商合作的方式 ,既可以树立品牌形象,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又可以通过经销商扩大自己触及 C 端消费者的范围。
技术资源、渠道数量、产品规划与上市节奏,吉利已经给银河铺好道路,接下来便是银河回报吉利的时刻。
吉利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不论是 2018 年上市的领克 01 PHEV,还是 2019 年进入市场的几何 A,亦或是 2021 年推出的极氪 001,其实吉利最开始在新能源市场的布局都瞄准了 20 万元以上的市场。
而今年推出银河品牌,专注于 10 万 -20 万元区间,则可以被视为是吉利新能源领域完成了自上而下的布局, 真正意义上补全了自己在新能源大众消费市场的空白。
一般而言,先在中高端市场建立品牌形象,积累技术经验,再转向 20 万元以下市场的打法更易揽获大量订单。
一是更容易通过价格的降低,提升品牌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性价比价值,二是可以做到技术资源共享。
一位接近吉利智能座舱研发团队的人就曾透露,不论是领克旗下的 LYNK OS,还是银河旗下车型搭载的银河 N OS,亦或是与魅族团队联手打造的 Flyme Auto, 这三者的研发团队之间交流、合作十分频繁,许多底层系统逻辑都有共通之处。
毫无疑问,吉利将内部资源打通,也能进一步提升自己走量品牌的产品竞争力。
吉利自上而下走的这条路,对于银河品牌而言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接下来,由银河开始也将自下而上带动销量的提升和新能源转型进度。

银河的表现对于吉利来说至关重要。
根据吉利 2023 年半年报数据来看,上半年其新能源产品销量仅为 15.8 万辆,远远落后于比亚迪(超过 125 万辆)。
在银河成立之前,吉利在新能源市场中其实推出过不少车型,但实在缺少一款能够大规模走量的产品。
而伴随着银河进入市场,如果银河 L7 能够继续保持月销过万的水平,银河 L6 和银河 E8 复刻爆款表现, 那么吉利便可以形成银河、几何负责走量,领克和极氪树立品牌中高端形象的模式,对 5 万 -60 万元市场区间形成全覆盖。
此外,银河 L 系列和 E 系列一旦形成较大规模效益,也能进一步优化吉利的利润空间,财报数据也能更加好看。
总而言之,银河需要吉利的技术、渠道等各种资源,吉利也需要银河在市场中杀出一条路,助力集团的各方面提升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