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龙

朱玉龙

关注

上汽集团半年盘点:五菱电动化成功转型与高端化挑战

环形隧道

2023-09-08

作者: 陶烟烟

上汽集团的业务演进值得深入分析与持续观察,特别是其从合资模式向自主品牌模式的转型。在 2023 年的半年报中,有如下核心数据:

业务概况

◎ 整车半年批售量为 207.2 万辆,零售量为 223.7 万辆。

◎ 半年海外销量为 53.3 万辆。

◎ 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37.2 万辆。

财务状况

◎ 半年合并营业总收入为 3265.5 亿元,同比增长 3.34%。

◎ 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 70.9 亿元,同比增长 2.54%。

◎ 扣非净利润 56.69 亿元,同比减少 7.19%。

在进一步剖析前,我们需要区分上汽集团的合资部分 (如 SGM 和 SVW) 和自主品牌部分 (如荣威、名爵、飞凡、智己) 。

对上汽的分析,我们首先 从上汽通用五菱开始更合适 ,这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其 2023 年上半年的数据为:

◎ 上汽大众上半年销量达 50.33 万辆 (下滑 12.42%) ,营业收入 536.34 亿元,下滑 15.65% (少 100 亿元) ,净利润达 5.34 亿元,降约 81%。

◎ 上汽通用上半年销量达 45.1 万辆 (同比下滑 11%) ,营业收入 620.48 亿元。下滑 8.1% (减少 55 亿) ,净利润 5.28 亿元,降约 77%。

◎ 上汽通用五菱上半年销量达 52.01 万辆,同比下滑 16.39%,营业收入 269.95 亿元 (下滑 18.12%,减少近 60 亿元) ,净利润 4018.29 万元,降约 89%

上汽通用五菱的业务概览

先从半年报里面摘录五菱的亮点:

五菱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出色。上汽通用五菱宝骏 530 成为墨西哥细分市场销量冠军、Air EV 在印尼细分市场份额占到四成;

上汽通用五菱缤果电动车月销量超 2 万辆,全新纯电车型宝骏 「云朵」开启盲订 10 天内「订单破万」。

从周度数据来看:

2023 年 1 月 2 日 -8 月 28 日,随着燃油车和电动汽车都在进行价格战,五菱能保持目前的状态,核心还是足够有性价比,而且在电动化转型中是成功的。目前销售的大头,是宏光 Mini 和五菱缤果。从实际的状态来看,五菱已经开始切换了赛道。

本周数据: 五菱在国内销售的情况,燃油车单周 5828 台,电动汽车单周 8811 台。对于五菱来说,已经解决了电气化率的问题,下一步就是怎么赚钱的问题了。

宝骏本周回落到了 1000 左右 (kiWi 大概在 100+), 云朵还在稳步爬升,周度 400 左右悦也现在也坚持在 500 左右从低价位通往较高价位,是需要势能的。某种意义上,整个经销体系和客户群体的认知,想要改变就是慢功出细活。

五菱品牌纯电本周往周度 9 千左右突进,其中 Mini EV 4600+,五菱缤果 3900+,这个数据体现出 10 万以下的汽车消费市场的结构出现了需求上的很大变化。和拼多多效应类似,个人出行的使用成本变得更为敏感,成为非常重要的考虑要素。

产品与价格定位的突破

五菱一直坚持提供高性价比的车型。从 Mini EV 推动微型电动汽车市场起,五菱在纯电动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突破。然而,该品牌和其体系也存在挑战。在 5-10 万元价格区间,从 Mini EV 到五菱缤果,产品有很好的延续性。

除此之外,五菱还有 KiWi、悦也、云朵等突破性的尝试,显示出五菱在车型的研发上,走年轻化个性化路线。事实上,KiWi EV 就是一款非常个性年轻的微型纯电动汽车。宝骏还与大疆合作,采用了大疆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无疑是在 弥补 五菱 自身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

从大的方向看,五菱面临的挑战与小米类似。小米创始人雷军也曾强调品牌走向高端的重要性,尽管这曾引起内部的争议。五菱旗下的宝骏推出了「云朵」纯电动汽车,试图与比亚迪的海鸥和海豚竞争。在定价、续航、内饰和安全性等方面,云朵都有其特色,尤其是云朵还借着五菱在 MPV 领域的技术积累。

但真正的挑战是什么呢?

宝骏进军高端市场需要解决以下核心问题:

电池技术 :虽然云朵的发布会上宝骏大量展示了设计和配置,但三电技术、电池技术等核心方面并没有被突出。对于消费者心理而言,选择 10 万元级别的车和 3 万元级别的车其实是有所区别的。「高输出」、 「低能耗」 和「强安全」在 10 万级别的车型需要有所体现。围绕华霆动力和合资电池企业瑞浦兰钧电芯层面,讲得确实太少了。宝骏在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一定要讲出来,毕竟还有集团层面的背书。

销售渠道 :五菱与宝骏一直共同销售,这在定价和销售策略上可能会对两者造成困扰。如何区分两者,尤其是在面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时,是一个关键问题。

品牌定位 :宝骏显然是五菱对高端市场的尝试,但如何建立与五菱不同的品牌形象,使其更受欢迎,是一个挑战。

此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微博网友提及的 App 各种 IT 技术的内容。五菱在数字化和软件方面的能力主要是依靠上汽集团的赋能,再加上广西基地的精益制造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后续如何在 10 万元+的价格区间确立其地位,还需要更加一段时间的努力。

小结

对于五菱来说,技术和产品力在追求高端市场成功的重要性,独一无二的技术和产品才能获得成功。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作为上汽集团的一部分,为何五菱和宝骏似乎像个孤军独自挑战市场,而不是得到集团的支持?集团的整体的协同和火力在哪里?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