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华量」遥遥领先!
撰文:小电
11 月 28 日,华为在上海举办发布会,正式上市了刚刚在广州车展亮相的「鸿蒙智行」首款轿车——智界 S7。
新车共推出 4 款车型,分别为:
- 智界 S7 Pro 24.98 万
- 智界 S7 Max 28.98 万
- 智界 S7 Max+ 31.98 万
- 智界 S7 Max RS 34.98 万

目前,智界 S7 的预订量已经突破 2 万辆。而在 12 月 31 日前下定,还可享受价值 55,000 元的限时权益。

什么定位
智界 S7 是华为与奇瑞在 「智选车模式」 下合作的成果,华为深度参与车型的设计研发、宣发、销售渠道。
在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 余承东表示:华为已向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发出股权开放邀请,并希望像类似一汽集团,这种更有实力的企业也能加入。
他还透露,选择华为「智选车模式」的另外两家车企,北汽、江淮的合作车型也已经在开发的过程中。

关于智界 S7 余承东表示:新车将要 对标特斯拉 Model S 和保时捷 Taycan 4S。

智界 S7 的定位,是一台中大型纯电轿车,尺寸为 4,971*1,963*1,474(mm),轴距为 2,950mm。

智界 S7 的外部,采用无框式车门、隐藏式门把手、无边框后视镜、触控式滑盖充电口等设计,不仅让智界 S7 的外观更加简约流畅,也让 新车的风阻系数低至 0.203Cd。

搭载 21 英寸锻造轮毂和 Brembo 高性能刹车卡钳, 官方 100km/h—0 制动距离仅为 33.5 米。

由于采用了全新的 OneBox 设计,新车的 车内空间利用率可以达到 88%。
内饰采用游艇环抱座舱设计,得益于更高的空间利用率,智界 S7 的中控台面积进一步增大。这带来了两个设计上的变化:
1、仪表屏幕离驾驶员的距离更远,利用 12.3 英寸仪表屏可以代替 HUD。

2、副驾中控台面积增大,可以增加更多的储物空间,实现更丰富的使用场景。

座椅方面,智界 S7 前后排座椅的硬件规格相当之高,主驾配备 16 向电动调节(包含头枕调节、侧翼包裹调节)

副驾配备 18 向电动调节,配备电动腿托,可实现零重力模式。前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记忆功能一个也不少。 后排也提供两挡靠背角度调节,以及通风、加热功能。

在电驱系统方面, 全系搭载华为 DriveONE 800V 碳化硅平台, 采用前 150kW/后 215kW 电机布局, RS 版本 0—100km/h 加速时间为 3.3 秒。

采用华为「巨鲸」800V 高压电池平台,电池供应商为宁德时代,搭载业内最薄 800V 电池包。最高续航可达 855km(CLTC 工况), 而官方给出的百公里电耗仅为 12.4kWh。

补能方面,智界 S7 支持高倍率闪充,可实现 5 分钟补充续航 215km,15 分钟补充续航 430km 的高效补能。

三个智能
作为在「智选车模式」下,华为深度参与研发的车型,智界 S7 身上的「含华量」自然不低。
在发布会上,余承东主要介绍了智界 S7 身上, 华为的三大智能化赋能:
1、智能座舱
智界 S7 搭载 鸿蒙 HarmonyOS 4.0 系统 +HUAWEI MagLink。
相较 3.0 版本系统,HarmonyOS 4.0 增加了实时渲染的 3D 车控、新版超级桌面、无麦克风 K 歌,语音助手小艺还加入「盘古」大模型。

而 HUAWEI MagLink 相信大家已经不陌生,可在车机与后排接入设备之间实现分布式联动,满足用户在车厢内的更多场景需求。

2、智能驾驶
除了智能座舱,华为的智能驾驶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智界 S7 继续会搭载华为 ADS 2.0 系统。
采用激光雷达+视觉+毫米波+超声波的融合感知系统,激光雷达布置在车顶。

在落地的功能方面,除了老生常谈的高速、城市 NCA 领航智驾,智界 S7 将会在明年第一季度首发搭载 Beta 版本的 代客泊车功能。

可支持自主找车位泊入,过程中会礼让行人、避让障碍物。当目标车位被占时还能自主寻找空闲车位,在泊车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一键召唤。
在发布会上,华为表示:老练的人类驾驶员,能手动泊入的停车位宽度,通常为「车宽 +0.6 米」。而智界 S7 的泊车辅助功能,可泊入的最窄车位宽度仅为「车宽 +0.4 米」。

并且,智界 S7 的泊车辅助功能还能够 泊入机械车位, 这是业内首台支持机械车位泊车辅助的车型。

而在常规的主动安全上,智界 S7 将 搭载 CAS 2.0 全向防碰撞系统, 让车辆的 AEB 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前向 AEB 最高刹停速度已提升至 120km/h。

3、智能数字底盘
智界 S7 采用虚拟主销双叉臂+五连杆独立悬架的悬架结构,配备空气悬架+CDC 阻尼调节的高规硬件配置, 还首发搭载华为「途灵智能数字底盘」。

可实现底盘与 ADS 系统的「跨域」打通, 利用 ADS 系统感知硬件,提前 150 米扫描前方道路状况,更智能地调节 CDC 阻尼和前后电机扭矩,以应对前方不同的路况,提升底盘乘坐舒适性。

同时,iVSE 智能车辆状态感知系统,还可实时感知车辆行驶的路面状况,针对颠簸、湿滑、弯道等路面情况,自适应调整动力和底盘状态,帮助车辆安全通过。

写在最后
已经理不清是哪一家带起来的风气,现在的新车发布会,不把竞品设定为「数倍于自身车价」的高端车型,感觉在宣传层面就不够「吸睛」。
久而久之,当在发布会上,听闻余总表示智界 S7 要对标特斯拉 Model S、保时捷 Taycan 的时候,相信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毫无波澜。

而当我们把目光回归到理性消费市场, 智界 S7 最直接的竞争对手,相信依然还是我们的老熟人,同价位的特斯拉 Model 3。

如果说以往 特斯拉 Model 3、Model Y 是同价位纯电车型的「试金石」, 各个品牌都争先恐后与之对比,试图以此来证明实力的话。
随着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全方位进步,特斯拉 Model 3、Model Y 在当下,其实更像是竞品名单里的「吉祥物」。虽说不少车型在机械配置、智能化水平、驾驶品质上已经取得了全方位领先,但还是得把这二位请出来比较一番,才能感觉安心。
不过,智界 S7 和特斯拉 Model 3 这一组对比还有另外一个看点。那就是华为与特斯拉这二位,都拥有超强的「品牌形象」和「品牌附加值」。

如果说常规产品硬实力对比是「物理争斗」,那这种品牌软实力之间的争斗就是「魔法比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