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观察家

电动汽车观察家

关注

比亚迪宋 PLUS EV:20 万内电动 SUV 实用之选

2021-04-30

*作者:田辉

电动汽车市场呈现哑铃形态,高端市场以汉 EV 为代表的国潮车型销量不俗,低端市场的宏光 MINI EV 持续热销。但在消费者日常购买最多的 10-20 万元级别市场上,车企鲜有能够走量的产品。

在汽车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过程中,SUV 已取代轿车成为家庭消费者的首选,而众车企始终未能在 20 万元以内,推出一款能满足消费者续航、空间、颜值等多方面需求的产品。

对车企而言,也有些被「冤枉」的感觉,受制于成本,车企很难在 20 万元以内,让一款纯电动 SUV 成为多面手,在空间、动力、颜值、续航等多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

比亚迪新晋推出的宋 PLUS EV 车型,或有成为多面手的能力。

宋 PLUS EV 车长超过 4.7 米,轴距 2765 毫米,车内空间在同级车型中名列前茅。135 kW 的动力水平,505 公里的工况续航里程,也能令消费者满意。在智能化方面,宋 PLUS EV 具备 ACC 自适应巡航、LKS 主动式车道保持等 L2 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争当多面手的宋 PLUS EV 确实拥有不错的纸面参数,在 20 万元以下的电动 SUV 市场上看上去颇为「能打」,这款车的综合实力如何,驾驶感受又如何呢?

带着这个问题,《电动汽车观察家》在北京的春风中,对宋 PLUS EV 进行了试驾。

汉唐颜值附体

DragonFace 设计语言推出后,比亚迪的每款新车不再「一个人战斗」,外观方面形成了统一的家族风格,宋 PLUS EV 也不例外。

宋 PLUS EV 采用 DragonFace3.0 纯电车家族设计风格,车头的前进气格栅位置完全封闭,并配以贯穿式的镀铬装饰条。这一设计风格,是继承自比亚迪当红旗舰车型汉 EV。

与汉 EV 不同的是,宋 PLUS EV 的日间行车灯,继承自唐 EV 开始使用的冰蓝色日间行车灯设计,车头灯灯组整体的「777」造型,设计灵感源自于龙爪。

在车身侧面,宋 PLUS EV 的视觉感受偏向运动,车身 D 柱位置的折角,大幅提升运动感。整条腰线,依稀有着汉 EV 的身影,尤其是机舱侧面位置的腰线,与汉 EV 如出一辙。

值得一提的是,D 柱位置的一抹黑色饰条,则是延续自老款宋车型的印记。

车尾部分,宋 PLUS EV 有着不错的层次感,纤细的镀铬饰条与贯穿式尾灯的组合,提升了辨识度。

与外观类似,宋 PLUS EV 的内饰设计风格,延续自比亚迪汉唐车系,整体风格偏向中式豪华理念。内饰采用的日蚀蓝与苍穹灰配色,是比亚迪车系中的首发车型,甚至领先于比亚迪汉 EV 浅色内饰版。

宋 PLUS EV 的前排座椅采用一体式头枕座椅,并配以橙色缝线点缀,视觉感受偏向运动风格,但乘坐感受较为舒适。

后排座椅依旧采用传统的分体式头枕设计,椅型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坐垫乘坐感受偏软,座椅靠背支持最多 11 个角度的调节,在长途出行时可将靠背放倒,以半躺姿势乘坐,提升乘坐体验。

得益于 2765 mm 的长轴距,宋 PLUS EV 的后排乘员纵向空间宽裕,后排地板采用全平设计,因此即使后排乘坐 3 人,中间乘客也能有个舒服的坐姿。

宋 PLUS EV 的后备箱空间有些越级,功能丰富,有锚点,照明灯功能功能,同时后备箱盖板还可双层放置。

在将后备箱盖板置于上层,放倒后排座椅后,整个后备箱空间能扩展到进深超过 1.8 米的全平空间,足以支持两个成年人并排休息。

从外观内饰设计与空间表现看,宋 PLUS EV 在同级别竞争手广汽埃安 V,小鹏 G3,威马 EX5 的竞争中,外观内饰风格更为运动,空间表现则是几款车型中较大的一款。

延续配置丰富的优势

比亚迪从没让消费者在配置上失望过,宋 PLUS EV 也不例外。

在整车的电气化配置方面,宋 PLUS EV 采用 12.3 英寸全液晶仪表盘,显示清晰度较高,UI 设计得到提升,显示内容丰富,略有遗憾的是,这块清晰度较高的屏幕没能支持 AR 实景导航等高端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娱乐中控屏依旧是比亚迪家族式的旋转屏设计,娱乐系统升级为 DiLink3.0 智能网联系统,略有惊喜的是宋 PLUS EV 的 DiLink3.0 系统已经将计算芯片升级为高通骁龙 665 处理器,GPU 升级到了 Adreno 610,系统流畅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软件适配方面,DiLink3.0 自带应用丰富,支持喜马拉雅,高德地图等日常使用的 APP,同时 DiLink3.0 还支持应用商店,并可通过浏览器从第三方应用商店下载安卓 APP。

在座椅配置方面,宋 PLUS EV 的主副驾座椅均支持 8 向电动调节与通风加热功能,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消费者,都能保证座椅的冬暖夏凉,其中主驾驶还支持两组座椅记忆功能。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无线充电功能, 汽车也追随潮流,开始支持无线充电功能。宋 PLUS EV 的手机无线充电面板位于档杆前方,配有防滑垫,但在使用时,无线充电慢板的反应速度略有些偏慢,手机放上后需 2 秒左右左右时间才能启动充电,不知是何原因。

宋 PLUS EV 依然保留有传统的 USB 口,前排两个 USB 口位于档杆下方储物格内。

供后排乘客使用的 USB 口,总计 2 个,位于后排空调出风口下部,配合储物槽的设计,手机能有一个安全的放置位置,避免行车过程中发生安全隐患。

宋 PLUS EV 的后排采用隐私玻璃,即使不贴膜,也能有不错的隔热和保护隐私的作用。

电动尾门,尽管不是全系标配,仅在高配车型配置,但在比亚迪官方 APP 上,支持后期加装。

VTOL 220 V 移动电站功能,作为比亚迪的看家功能,在宋 PLUS EV 上得以全系标配。

在汽车基础配置上,比亚迪从未吝啬,这对消费者而言是福音。丰富的配置,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部分配件比亚迪都能自行生产,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具优势。

辅助驾驶功能够用

宋 PLUS EV 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较为丰富,支持 ACC 自适应巡航,LKS 主动式车道保持,AEB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HMA 智能远近光灯等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硬件层面上,宋 PLUS EV 装配 3 个毫米波雷达,6 个高清摄像,以及 8 个超声波雷达。

在实际体验中,宋 PLUS EV 的 ACC 自适应巡航功能较为好用,在 30 km / h 以上即可开启,并支持刹停功能。遇到堵车时频繁启动的路况,宋 PLUS EV 可自行跟随前方车辆启停,能大幅度缓解驾驶员的驾驶疲劳。

宋 PLUS EV 的主动式车道保持功能,在应对国标高速公路时,有不错的表现。但受制于窄视野摄像头的限制,在城市路况时,主动式车道保持功能的实用性不高。

值得称道是,宋 PLUS EV 的 360 影像功能有不错表现,画面清晰度与车道线标识清楚,并支持透明车身功能,在特殊路况时,透明车身能更好的帮助驾驶员躲避障碍物。

遗憾的是,宋 PLUS EV 并不支持自动泊车功能,尽管同级别竞争对手的自动泊车功能并不好用,但有没有和好不用好用之间,还是应该首先满足消费者对于有没有的需求,希望宋 PLUS EV 能在下一个年度款中加入该功能。

驾驶感受不激进

和偏向运动风格的外观不同,宋 PLUS EV 的驾驶感受偏向家用舒适。

宋 PLUS EV 具备 ECO、Normal、Sport 三种驾驶模式,同时支持标准和较大两种动能回馈强度。

三种驾驶模式,两种动能回馈强度,得以让驾驶员能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想要的驾驶感受。

前置 135 kW 永磁同步电机,在起步时即可输出最大 280 N.m 的扭矩,开启 Sport 模式后,起步时的推背感来的比较直接。

由于本次试驾是在公开道路上进行,因此没有进行较为激烈的驾驶。在城郊道路和高速公路上,宋 PLUS 能给予驾驶员较为轻快的驾驶感受,转弯时的侧向支撑不错。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结构,相比同级别普遍采用的后扭力梁结构,属于越级配置。后多连杆悬架,也确实得以让宋 PLUS EV 的后排乘坐舒适度得到提升,在过弯时的侧倾不大。

宋 PLUS EV 采用 71.7 kWh 刀片电池包,能量密度比为 140 Wh / kg,配有液冷和电池加热功能。

刀片电池的性能参数并不突出,但在安全性方面是目前不同种类动力电池中,较为出色的,能通过电芯单体穿刺试验。

总体而言,宋 PLUS EV 是一款性价比突出的产品,在同级别竞品车中,空间、动力、配置极具优势,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够用,硬件配置甚至有所领先。

对于注重安全性的家庭消费者而言,刀片电池比竞品车普遍采用的三元锂动力电池更为安全。

宋 PLUS EV 是一款颇有竞争力的产品,但该车仅在比亚迪 e 网销售。受制 e 网经销商较少的现实情况,能否让竞争力十足的宋 PLUS EV 成为汉 EV 后的又一款热销产品,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