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autocarweekly 公众号
作者:薛雅夫
2021 年绝对是科技大年,电池技术的突破创新,自动驾驶的加速迭代,而且随着 AI 智能以及网联化的进一步深探,汽车工业的演变,仿佛只有一个共同体 —— 智能汽车。
所以今年的车展可真称得上是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的期待感和新鲜感,可以说消失了太久,比起过去两年车展的单调和乏味,这一届我想说:车可比妞好看太多了。
最科幻豪华电动车:奔驰 EQS
作为今年车展的先锋代表,EQS 首发的第一印象就像极了璀璨明珠,一经点亮,便照亮整片星空。
当汽车发明家认真造电车,EQS 的出现并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来,而是要成为业内难以超越的标杆。



EQS 虽不是奔驰进军纯电市场的首款车型,可作为首款纯电轿车,科技分量感可谓不负 「S 级之名」。试想,能将内饰铺满屏幕,甚至其涡扇空调出风口也直接内嵌在其中,索性实现对中控区域的全覆盖(副驾也有属于自己的屏幕),这种事情也只有擅长做内饰的奔驰敢挑战。
当然,EQS 的科技又何止一星半点,针对动力电池和自动驾驶的硬件实力,EQS 直接扔出 385kW、828 牛・米、770 公里的一连串数据,哪怕跳过外观的奥秘不谈,在一身科幻的外衣下也隐藏着大量的传感器和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等硬件组合,通过高精度地图的结合,来实现高阶的自动驾驶技术。
永远不要低估传统制造商的实力,不是不造电动车,可是一旦认真造了,便印证了那句话: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最实用七座电动 SUV:大众 ID.6
同样,大众 ID 系列也是卯足了劲要在纯电市场开天辟地。
前面发布的 ID.4 就已经让大家充分体验到了它有趣和固执的一面,至少在 MACH-E 和极氪 001 发布之前,ID.4 就是公认能够有实力猎杀特斯拉的传统制造商制造车型。战争的硝烟尚未真正点燃,到了这届上海车展,大众就当机立断推出 ID.6。



其实市面上的 7 座纯电 SUV 并不多,按同级纯电 SUV 细分市场看,理想 ONE(对应 32.8 万元)、蔚来 ES8(对应 46.8-62.4 万),以及特斯拉 Model Y (对应 34.79-37.79 万元), 基本都在对标汉兰达(23.98-32.58 万),所以在剩余的 30-35 万元却成为了空白市场,直接给了 ID.6 机会。
再来这种大 6/7 座的 SUV 本身就有着灵活多变的空间利用率,特别适合家庭使用,参照自家门派的途昂便知道,月销五千台,市场有着巨大需求。
其次大众的电动野心不容小觑。
2020 年,大众汽车在全球交付了 21.2 万辆电动化车型。其中,13.4 万辆为纯电动汽车。而计划到 2023 年底,大众将在中国市场推出 8 款 ID 车型,并预计到 2025 年,大众在全球的电动车产量将达到每年 150 万辆。
这就对应了那一句,大众:你们去搞特斯拉,我只想搞钱。
最技术流范儿电动车:蔚来 ET7
再看蔚来 ET7,去年底话题讨论最热的自动驾驶轿车。



固态电池,激光雷达和超强算力平台,几乎每一家主打科技的汽车公司,都希望能够在自动驾驶领域拔得头筹,可见自动驾驶将会是汽车行业转型关键期的下半场,电池制造和电机只是造电动车的入门标准,高度的智能化整合能力以及自动驾驶,才决定着汽车进化形态的裂变。蔚来 ET7 率先踏出了这一步。
而能够实现自动驾驶的硬件,则是激光雷达,不同于毫米波雷达以及视频算法等方式,激光雷达虽然受到天气的影响较小,很适合做自动驾驶的硬件,但造价高、体积大的形态,也让许多厂家在考虑这项技术时,望而却步。
蔚来 ET7 不是一辆简简单单的普通智能化电动轿车(现有技术的延申),蔚来在做这台产品时,如果这台车能够成功量产并真正推向市场时,对于其他厂商来说,也能起到鼓舞的引领作用。
最高效率的自动驾驶轿车:智己 L7
当然,同样的市场份额里,怎么能少得了智己 L7。可事实上,它才是目前距离自动驾驶最近的智能纯电轿车。



先说硬件条件:12 个高清视觉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以及 12 个超声波雷达的融合感知解决方案,可实现全场景、超视距全路况感知。
因此目前这台车还真能用到记忆泊车 / 唤车、自动代客泊车、红绿灯识别及自动通过路口、防加塞 / 自动躲避障碍物、根据导航路径自动变道、超车、上下匝道,以及 Super Pilot、Traffic Jam Pilot、追尾报警等自动驾驶功能。
也就是说,日常回到居住地附近时,就基本可以开启懒人模式了,让车辆自己开进停车测场停好车,你需要做的就只是开门下车回家了。
性能方面,智己 L7 搭载双电机,最大功率可达 400 kW,峰值扭矩 700 牛・米,0-100 km/h 加速度仅 3.9 秒。将来最高续航还能接近 1000 km,当然前提是要升级 115 kWh 的电池。
而以上所有,从智己汽车 2020 年 11 月份品牌发布到昨天上海车展开启预售,仅仅就用了近半年的时间,这效率,实在是高。
最性感豪华轿跑车:上汽奥迪 A7L
在好玩的油车版块,上汽奥迪 A7L 则不得不提了。其实上汽奥迪开始组建以来,究竟哪款车型会成为其推出的首款车型呢?而奥迪 A7,一直是被讨论得最多的。
对于上汽奥迪来讲,车尾标识多了一个 L,不仅仅是加长的意思,也是针对中国消费者进行了本土化调整,除此之外这台车还有其他的看点。



先行版搭载 DAWS 动态全轮转向技术(首次用在奥迪的国产版车型中),在 60km/h 以下车速时进行转向,后轮与前轮即形成反向,可实现最多 ±5 度的转向角度,能大幅减少转弯直径(1.1 米)。
而在 60 km/h 以上的使用场景中,DAWS 动态全轮转向技术能让后轮与前轮协同转向,能够实现最多 ±2°。
3.0T V6 发动机与 quattro ultra 智能四驱系统弥补了进口 A7 的遗憾,主动式空气悬架与 DAWS 动态全轮转向系统加持,上汽奥迪 A7L 无疑就是最强国产奥迪。
最受关注的 SUV:新一代汉兰达
初见全新汉兰达,给我的第一外观印象便是 -- 塞纳、埃尔法等海外豪华大尺寸多座位的车型。



全新汉兰达在 TNGA 架构下,一样变得高级、细致和有格调,这是能够看得见的地方。当然,现款车型也不差,至少相比再上一代的汉兰达,现款一样是脱胎换骨的级别,到了全新一代车型,相比现款,则更像是 99-100,熟悉的味道,但尺寸更加大了,也更加完善。
看似改变不大,其实只要把目光瞄向同级同尺寸的车型,就会知道,丰田哪会轻易舍掉这样的设定,毕竟豪华、7 座、大空间,汉兰达统统满足,这是同级对手所不具备的。
最颠覆设计的 SUV:荣威鲸
前有猫狗,后有牛、豹,还差个海洋生物,这下好了,荣威鲸登场了。



设计美感,既有主观也有客观。将时间倒回 10 年前,上汽集团是当时中国品牌里为数不多的,最早开始走自主创新设计的厂商,如今发展了 10 多年再看,上汽集团内不管是荣威还是名爵等,其设计都挺有其对于市场的嗅觉,以及对真实需求的理解。
所以在不看任何的宣传资料下来看荣威鲸,仅凭外观感受来揣摩,它的确能够给人主观带来不少的视觉冲击,能到达这一步,美不美另说,至少加深印象了。
在智能汽车以及个性化 SUV 的分类里,荣威再推一款新车来丰富产品线,某种层面也说明,洞察年轻消费者,有时设计就能说明很多事情。
最炸裂的国民运动车:广汽传祺影豹
今年上海车展之所以有趣,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品牌都浪起来了。先说广汽传祺影豹。
都知道,最初这款车型就是在去年 11 月广州车展的 EMPOW55 概念车发展而来,那个时候也不知道这款车到底是代表着传祺接下来的设计语言,还是会将这台车进行量产化。毕竟在此之前,广汽传祺除了 ES8 之外,新车进程缓慢。且伴随着汽车产业转型进入了关键期,广汽集团上下都在大力推进 「埃安」 项目,因为在传祺原有的家用产品上,近两年总感觉略微缺少火候,因此对于年轻化的转变,广汽传祺是迫切以及急需的。



不可否认,传祺影豹是惊艳的,在同价位领域,性能炸裂;论设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并且在广汽传祺影豹上,还看到了一个趋势,颜值、性能、智能化加上合理的价格,将会成为往后中国品牌在市场上一个很有杀伤力的特点。
所以逐渐你会发现,汽车行业变得越来越好玩了。
最飒的中国品牌旅行车:新宝骏 Valli
同样的道理,在新宝骏 Valli 这边也是,车子还没正式发布,民间或官方发起的活动就一堆,形式各异,年轻人疯玩在一起。以及各类的改装案例层出不穷,新宝骏真的很懂年轻人在想什么。



Valli 的中文名为 「向往」,充满诗意的名字饱含着对诗和远方的憧憬以及美好风景的渴望。
作为改装车车主,其实很欣喜看到这样的改变,车子本就是私人物品,每个人都会希望它能够有所个性化,汽车不该是同质化的产品,应该是充满着个性,成为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由此可见,咱们的汽车行业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