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号电动性能控

42号电动性能控

关注

800 V + SiC,比亚迪 e 平台 3.0 简介

环形隧道

2021-07-21

前一段时间,我参与了比亚迪 e 平台 3.0 的技术沟通会。比亚迪 e 平台 3.0 是纯电专属平台,刷新了包含底盘层、高压层、低压层、车身层的软硬件架构。

1. 性能

性能方面,由于将会采用 800 V 高压平台和 SiC 功率模块,充放电的能效都会提升。比亚迪官方人员在交流会上表示,2.9 秒的百公里加速和 1,000 公里的续航都不是平台极限数据,而是将来产品规划中已经有计划的数据。

在图片中也可以看出,比亚迪的这套八合一(即电机、电控、减速器、OBC、DC-DC、PDU、VCU、BMC)电驱系统,尺寸较为紧凑。而在现场交流中官方也表示,新平台支持双叉臂等更高级别的悬挂系统。

考虑到曾经的比亚迪秦和唐也是靠加速性能破圈成功,新平台如果能带来更高性能,必定是现有用户群体喜闻乐见的事情。

2. 热管理

比亚迪 e 平台 3.0 的一体化热管理技术是以空调冷媒为介质,热泵空调压缩机为驱动力的独特热管理模式。一体化热管理控制模组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可以把热量动态分配至不同零部件(驾驶舱、刀片电池、电驱单元),实现统一管理。

这样的好处是冬天的电池包更容易升温,而通过增加制冷能力,夏天的冷却性能也会更强,理论上可以在连续高负荷的赛道环境下有优异的表现。而这样的热管理系统目前也只能在这个新平台上看到。

3. 安全性

刀片电池稳定的化学性能以及物理结构让比亚迪可以重新思考电动车的碰撞安全性能,常见的电动车虽然把电池包当作车身刚度的贡献者来整合,但还需要尽可能地保护电池包,以免出现穿刺问题。

而化学性能上稳定的刀片电池,在热失控上有本质上的优势。加上本身的电池模组结构,比亚迪可以在新平台上让刀片电池本身也参与车身的碰撞安全设计中,实现更合理的空间效率和轻量化。同时,这样的设定也让新平台的车型可以获得以往燃油车时代较难实现的车身强度和刚度,提升行驶质感。

4. 开放性

e 平台 3.0 预留了自动驾驶硬件接口,可接入不同方案。而在智能座舱方面,全新的 BYD OS 提供了基础的硬件调用操作平台。同时,它在架构上也采用了软硬件解耦的 SOA 思路。第三方也可以基于 OS 的标准接口进行相应的开发工作。

总结

上个月,比亚迪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比亚迪将在今年四季度发布一款使用全新车标的新能源高端品牌,售价区间在 50 万— 80 万元。考虑到上述技术指标优势,这辆车搭载 e 平台 3.0 的可能性极高。比亚迪能否突破自身形象,进入自己从未踏入过的领域便分一杯羹,我们拭目以待。

🔗信息来源:比亚迪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