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weekly

autocarweekly

关注

电动 MPV 是个好主意?|技术流

环形隧道

2021-11-23

*本文转载自 autocarweekly 公众号

作者:嗷嗷胡

锂电池将要敲开的下一扇门,是 MPV。

今年广州车展可见一斑,最早耕耘纯电 MPV 的上汽大通,带来了最新的 MIFA 9;岚图推出了第二款车型、豪华 MPV 「梦想家」,动力采用增程与纯电双版本;吉利酝酿中的极氪纯电 MPV 没有露面,但注定会在 2022 年杭州亚运会之前登场。

MPV,国人最熟悉的陌生车:很少有人从来没坐过 GL8 之类俗称 「大商务」 的车,但真正以个人消费者身份购置过的却是少数。过去的十年二十年间,「SUV 热」 一词已经随着 SUV 彻底普遍化而过气,人们不止一次期待过 MPV 能够接班再造奇迹。

「MPV 热」 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但这次有些不一样。

途・时代眼泪・安

早年间人们恨铁不成钢的那个 「MPV」,多是大众途安、本田老奥德赛一类的紧凑型、中型家用 MPV;而今天吸引万众目光的这个 「MPV」,主要是丰田 Sienna、Alphard 两大加价神车为代表的全尺寸、滑动门、三排座、豪华商务 MPV—— 俗称 「保姆车」。

两者最关键最主要的不同,是滑动门与第三排的可用程度。尺寸适中的家用 MPV,多为常规五门布局,要么干脆不设第三排,要么第三排仅供应急。在空间实用性上,这类 MPV 与三排座 SUV 其实并无本质区别。

而今天流行起来的 「保姆车」 MPV,拥有 5 米上下的全尺寸车身,宽大方便的滑动门,更宽敞的车内空间,更低矮的地板高度。这一切,让第二排乘客能以更优雅的姿态上下车,也让第三排空间真正具备长期乘坐价值,乘员在车内完成前后排之间转移也更为方便。

据说是刘天王的座驾

鲁迅说过:坐上了 MPV,你就是 MVP。

名媛阔少们上下车不必低头弯腰,始终保持乖巧、优雅、端庄,更让女士们无走光之虞;车内乘员不必下车,在隐私玻璃的保护下在前后排穿梭;宽裕的第三排可以被拆掉改装为四座版,车企也顺势推出了民间所谓 「皇帝版」。

这些优点,几乎是只有 「保姆车」 才能提供的,除非你出门都坐考斯特。于是 「保姆车」 先是备受演艺圈青睐,随之成为了高净值人群的社交名片,这又反过来拉升了 「保姆车」 在民间的形象。一边是备受富人宠爱,一边是下面加价提车,形成了彼此之间正向促进的循环。

四座版的雷克萨斯 LM

途安、嘉际、宋 MAX 之类的家用 MPV 市场,其实该什么样还是那个样;真正火起来的,是全尺寸、滑动门、支持三排座的 「保姆车」。丰田 Alphard、Sienna 最为典型,本田奥德赛(国内版)也趁 2015 年换代,从低矮的家用 MPV 摇身一变成了大型滑动门 MPV。

国内国外车企早就盯上了这块肥肉,而今纯电驱动毫无疑问成了生力军。

前两年,理想与滴滴合作打造的 MPV 谍照流出,一度引发了行业对电动 MPV 的讨论。不过这个项目最后无果,滴滴转向与比亚迪联手,推出了同样具有单侧滑动门(右侧)、但尺寸小得多的出租专用纯电动车,D1。

滴滴 D1 也有单侧滑动门,但它不属于本文的 「MPV」 范畴

理想与滴滴的纠葛只是个开始,丰田双璧在国内的持续加价,国内车企对此早就心痒痒,无奈推出的燃油动力豪华全尺寸 MPV 大多不给力。随着电动化趋势愈演愈烈,纯电 MPV 的出现其实是早晚的事。

年初上汽大通推出了纯电 / 混动 MPV 车型 EUNIQ 5,广州车展又发布了同类新车 MIFA 9。新生的岚图汽车推出的第二款车,正是纯电 / 增程豪华 MPV 「梦想家」。吉利正在开发基于纯电平台的 MPV 新车 EF1E(开发代号),流出的谍照透露了其滑动门特征,据信会加入极氪品牌。

吉利 EF1E 谍照

海外其实也没闲着,奔驰早在 2019 年推出的 EQ 系列第二款车,就是 V 级燃油 MPV 的纯电版 EQV(题图)。V 级和 EQV 带有部分奔驰商用车基因,今年,奔驰又发布了更乘用化的概念车 EQT,定于 2022 年量产。

奔驰 EQT 概念车

谋划了更久的是大众。一度被视为大众经典 T1 小巴以纯电重生的 ID.BUZZ,是 MEB 平台 ID. 系列最早规划的车型之一。经过几年等待,前几天大众放出了量产车的伪装预告图,它也将在 2022 年正式发布。

对于 MPV,尤其是这些时下大火的,带滑动门具有三排座的大型豪华 MPV,纯电驱动是一个好主意吗?电动化是一个撼动丰田双璧的好机会吗?

这类大型 MPV 的关注点,极为侧重于空间和便利性,为此几乎可以牺牲其他的一切。毕竟这正是它们区别于其他任何车型 —— 尤其是全尺寸三排座 SUV—— 的根本优势所在,也正是它们作为一类车型之所以继续存在的根本原因。

新奥德赛
  • 它们拥有更低的地板高度、车门开口下沿高度,让后排乘客出入更从容;

  • 更低矮平整的全车地板,让第三排座垫有足够厚度并真正可用化,还可以实现奢华四座布局;

  • 后悬架后轮拱占体积更小,让第二排可以有更大的后移距离与躺卧角度,也增加了第三排横向空间;

  • 高车顶将垂直空间最大化,让乘员可以实现不下车在三排座椅之间移动,适应部分特殊的商务用途。

但这一切好处也都不可避免的,有其代价并受到限制。

首当其冲的是不利于舒适性 —— 大空间保证了静态舒适,但随之而来的低刚度,会损害动态行驶品质。为了在车内 「清理」 出一个最大化的规整几何空间,需要地板尽量平、凹凸结构尽量少、车顶尽量高、门槛尽量窄、横纵梁尽量少。然而巨大的结构空腔、简化的平面结构,都是天然的车身刚度杀手。

本田新奥德赛,为了空间,身体 「被掏空」

雪上加霜的是,此类 MPV 由于体积巨大,驾驶员更加需要开阔的视野,再加上注重乘客感受,要确保车窗面积足够 「敞亮」,也就难以通过加粗 A/B/C/D 柱的方式,来提升车身刚度(横截面积影响刚度,见《为什么我一定要你关心 「车壳子」?》)。

还没完,为了布置滑动门,需要在车身顶部侧梁、车底侧梁、后翼子板开出长长的槽,以容纳滑动门的滑轨,这些开口同样不利于确保 / 提高车身刚度。为了出入便利性的滑动门,内侧门槛高度会被最小化、与地板平齐,这又失去了部分结构上的机会。

滑动门需要在车身结构上开槽,图为小型 MPV 福特 B-MAX,无 B 柱、无上滑轨

如今市面上大多数平价 MPV 车型,车身刚度只有可怜的 1~2 万 N・m/°,能上 2 万 N・m/° 就是稀罕物 —— 远逊于同等尺寸和价位下的轿车与 SUV。车身刚度直接影响着模态频率,模态频率又直接影响着结构噪声。过低的车身刚度,既不利于动态驾驶,也不利于高速 NVH 表现。

空间、视野、便利性总是要以车身结构为牺牲,而车身结构不得不简化会妨碍提升刚度。最终结果就是空间大了、视野好了、上下车方便了,行驶品质和舒适性却成了弱项。大部分价格亲民的大型 MPV,都拥有出色的空间便利性,而行驶起来的动态 NVH 总是被放在次要。

但偏偏,MPV 的主要使用场景之一,就是中远距离接驳乘客。对于乘客的乘坐感受,空间和便利性很重要,行驶时 NVH 表现同样重要。要想兼顾,唯有氪金,上技术上材料。于是大型 「保姆车」 如果行驶品质优良,其成本也很容易超出理解(加价就是另一码事了)—— 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 「不就是个壳」。

岚图 MPV 的白车身,注意后轮拱间凸起的横梁,明显不同于奥德赛

现在,纯电动化给了一个救赎车身刚度的机会。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于 MPV 的影响。

纯电动车电池包的坚固壳体,形成了一个覆盖大半个车底的 「附加」 结构,很容易让车身整体(含电池包)刚度上一个台阶,电动车在刚度方面其实有天然优势(最终天然优势是否落到实际就是另一码事了)。

这种刚度红利,不需要在电池以外的其他方向上牺牲空间,也不需要额外增加电池以外的成本。如果能利用好电动车的这一先天优势,对于主流价位的大型 MPV 来说,是一个 「找回」 行驶品质与舒适性的机会。

但 —— 还是那句话 —— 有得也必有失。

无论如何优化设计,车底电池包都必然占据垂直方向的部分空间,这在纯电轿车、SUV 上都已有所体现。专门的纯电平台能减少这种影响,但再怎么优化电池也不会凭空消失,地板 「厚度」 增加是难以避免的。而如前所述,地板高度对于 「保姆车」 而言,重要性要比其他车型更高。

MEB 是纯电平台,地板还是明显偏高,ID.3

地板高度会被电池抬高,但车顶高度不能随意增加,否则动辄被限高拦住不好玩儿。向下 「讨空间」 呢?大型 MPV 的长轴距本就不利于通过性,这里 「通过性」 不只是非铺装路况,还包括地下车库等城市中常见的斜坡路面。降低离地间隙来避免地板被抬高,可操作的空间并不多。

纯电 MPV 的电池系统,很难避免对实际车内空间(尤其是车厢内部高度)、地板高度产生不利影响。而这些将影响到 「保姆车」 们备受追捧的根基:「完全体」 的第三排、优雅的上下车体态、不下车在前后排间移动、可旋转第二排形成 「车内会议室」、四座 「皇帝版本」……

除非,在降低离地间隙的同时,用上可改变高度的空气悬架系统。但全车四轮空气弹簧,由于不同类型悬架的几何特性,需要成本不菲的前双叉臂悬架。而常见的麦弗逊悬架在上下升降时,会附带车轮外倾角变化(见《我也曾对 「轮子」 一无所知》),因此极少有麦弗逊悬架搭配空气弹簧。

平铺于底盘的电池系统让地板 「厚度」 增加,挤压了车内垂直高度空间。为了 「找回」 损失的垂直空间,向上增加车高不现实,只能向下压缩离地间隙。但离地间隙又影响到大型 MPV 通过性,为了 「找回」 离地间隙,只好采用空气弹簧让车身高度可变,兼顾上下车的优雅从容与行车时的通过能力。要采用四轮空气悬架,就得抛弃惯用的麦弗逊前悬,而用上双叉臂。

本胡天天都在念叨,牵一发往往动全身,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

岚图 Free 的双叉臂前悬,MPV 与之同平台

再来看电池系统,碍事的电池本身,也没有好过到哪儿去。由于侧滑门的底部导轨,会侵入到车身门槛梁内部,这本就不利于侧面碰撞保护。而当车底需要安置电池包,侧撞对纯电 MPV 的威胁就更加突出,电池系统需要更多的侧面保护。

EQV 电池包两侧宽大的保护结构

奔驰 EQV 乘用版的电池系统,在两侧设置了明显凸出的吸能保护结构,使得相当一部分宽度上无法布置电芯。虽然轴距长达 3.2 米,EQV 最多也只有 90 kWh 电池容量,而同等轴距的纯电轿车已可达 150 kWh。尽管 EQV 并非基于纯电专属平台,但这个差距也过于巨大了。

从上汽大通到岚图梦想家,从岚图再到极氪未来新车,要么确定拥有混动 / 增程动力(大通、岚图),要么传闻中有考虑混动 / 增程版本(极氪)。原因或许就在于此,或者至少部分在此。

从整车视角看,电池包本体所占宽度范围很小

所以说纯电动力,对于 MPV 而言有利有弊。

利的一面,电池包或许可以更轻松地提升车身刚度,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前提下,获得越级的 NVH 舒适性基础(注意是 「基础」)。弊的一面,电池包无可避免的占据一定高度,对垂直方向布置造成更多压力,除非引入更高规格的悬架结构配置;电池宽度可能受限于滑动门,续航无法被最大化。

岚图 MPV 的四座版后排

如此组合起来,纯电 MPV 的 「玩儿法」 也就渐渐清晰。

纯电化的大型 MPV,或许更适合打造成注重行驶品质与乘坐舒适性的豪华空间。或者这么讲,纯电 「保姆车」 也许比燃油 「GL8 们」 更适合奢华四座布局。岚图为梦想家 MPV 首先推出了四座版本,吉利的极氪纯电 MPV 据悉也可能如此,尤其是考虑到满足亚运会需求。

当然四座终归不是主流,对于纯电 MPV 的正常三排座布局,更高端化、更精良化依然是一个主动中带着被动的选择。因为电池系统带来的优劣势,最优解被导向了空气悬架、双叉臂前悬、更高舒适性取向 —— 这些无一例外指向了更高阶定位。否则,反而会更深地陷入这些冲突与纠结之中。

从岚图新车到明年的极氪,纯电 MPV 豪华化、高端化、精良化,大概并不全然是自主品牌主观意志,也有受纯电带来的结构影响所致。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