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飞飞
疫情仿佛为世间万物都按下了 「暂停键」。就好像你现在随便去大街上抓个人来问,十个人里有九个都不觉得自己已经身处 2022 年,剩下那一个是刚看过日历的。
2021 年太过魔幻。以至于我们还在为 2021 年咂舌的时候,2022 年就已经悄然到来。
新年了,朋友,神经别再沉睡,思想别再下坠。如果呐喊还不够味,大概只有新车才能让你把感觉找对。

2022 年开年重磅新车由广汽埃安带来,1 月 5 日,AION LX Plus 以 「全球首个元宇宙云发布会」 的形式亮相,共推出 80 智尊版、80D 旗舰版、80D Max 版以及千里版四款车型,补贴后售价为 28.66 万元起。

一款新能源新车、一场元宇宙发布会,将时下最火的新能源和元宇宙概念结合在一起,不得不感叹埃安 「会玩」。
一张 「新王牌」?
两年前,埃安发布了 AION LX,为全球首款续航里程达 650 公里的车型。似乎是要将 「长续航」 的特点进行到底,如今埃安在 AION LX 的基础上又推出了 AION LX Plus,续航 1008 公里,几乎是上一代车型的两倍。

成为 「全球首款 1000 km 续航车型」 后,AION LX Plus 无疑在纯电车领域树立了一张新 「王牌」。
实际上,背靠广汽集团,埃安在新能源方面有不少积累。2021 年埃安发布多项新技术: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超倍速电池技术、A480 快充桩等。
AION LX Plus 就是基于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打造的,其电池包总能量高达 144.4 kWh,电池系统能量密度 205 Wh/kg,与 811 三元电池相比并不逊色。在高速和城市路况测试中,这款车的实际续航能力分别超过 600 km 和 1000 km。
虽然业界都言新能源市场火爆,但实际上今年新能源渗透率将将要超过 20%,市场增速更快的时代还未到来,北方的纯电车也远不如南方普及。AION LX Plus 推出 1008 公里续航后,你说其他车企是该跟还是不该跟。
续航之外,AION LX Plus 在智能化、服务等方面也颇有看点。
比如,硬件上,新车配备了 3 颗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总硬件数量达到 35 个,为行业最多,可交叉覆盖车辆周围 300° 视野。

软件上,拥有同级独有的城市 NDA 智能领航辅助系统。车辆不仅能根据导航信息、结合高精地图数据,在高速主路上选择最优车道行驶,还能实现自主加减速变道、主动避让行车、上下匝道、超视距召唤泊车等多种功能。
又比如,座舱内采用无按键的简洁科技设计风格,搭载 ADiGO 4.0 智能物联系统,新增语音操控驾驶模式、能量回收、车辆控制等,以提升人机交互体验。同时在 7 纳米 8 核高通 8155 座舱芯片的辅助下,能实现第三代高通骁龙旗舰级数字座舱。

还有 「一键尊享」 的托管式服务:三电 / 整车终身免费质保、终身免费基础保养、APP 预约一键维保、代客充电等。
领跑新能源 「元宇宙」?
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对 AION LX Plus 充满自信,他将这款车视为 「续航里程竞争的终结者」,也称它是 「高阶智能驾驶的新起点」。
「续航里程基本到这就结束了,没必要搞比 1000 公里更长的;智能化如果达不到我们这个水平,就不要说你是智能汽车了。」 虽然发言略有些凡尔赛,但道理都是正确的。

目前,业界关于 「电动车到底需要多少续航里程」 的问题是有争议的,一种观点认为,600 公里的续航就已经能满足用户日常出行需求;另一种观点坚持要实现 1000 公里的续航,以应对不时之需。比如,在北方的寒冷冬季,多数纯电车的实际续航都要折半,600 公里实际也就能跑个 300 公里。
从各家车企立下的 flag 也能看出业界风向,2021 年开始,蔚来、华为、智己等企业都曾表示要推出 1000 公里续航的车型。在充电桩设施还不普遍的当下,追求千里续航仍是新能源车企的主流观念,不过很多时候由于技术限制而无法实现。
AION LX Plus 1008 公里的续航,基本超越现有燃油车水平,真正带来了 「千公里」 时代。
续航里程之外,当下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水平同样关注。高阶智能驾驶能力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解放用户双手,更好用的智能座舱功能则能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驾乘体验。

对于企业而言,智能化如同互联网技术,其每上升一个等级,都能为企业带来呈指数上升级的想象力。
不过,埃安显然没有完全将业务重点放在产品方面。过去一年,古惠南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埃安为用户带来的是 「先进、好玩、新潮、高品质」 科技品牌基因。于是,COSPLAY、电竞等潮流因子,成为埃安发布会的常见元素。
当主流购车人群逐渐从 80 后转变为 90 后,年轻用户成为所有车企都想抓住的群体。但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领域,这些举措到底有没有效果?统计数据显示,从 2019 到 2021 年,埃安用户年龄结构下降了 5 岁。有 90 后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是个 「电竞迷」,看到 AION Y 推出赛博电竞版,当即就下定了。

不过在当下元宇宙的热度下,COSPLAY、电竞等元素看起来就有点像上一代的潮流产物。2021 年 10 月,Facebook 宣布改名 Meta,新名字正是取自于 Metaverse,中文译为虚拟世界、元宇宙,代表其要将旗下产品逐步整合打造为 「超越现实的元宇宙平台」。靠着元宇宙概念,抖音上的新账号 「柳夜熙」,一夜吸粉 130 万。
这是妥妥的新风口啊。2022 年开年,埃安便以 「全球首个元宇宙云发布会」 的形式发布了新车 AION LX Plus。为了让用户更容易进入 「埃安的元宇宙」,发布会开始之前,埃安进行了层层铺垫,比如人类首次完成环球旅行、首次进入外太空等,一下将看客的情绪拉到了宇宙中。

随后表明 「人类足迹触达元宇宙」 后,便请出了发布会主持人元宇宙 AI 探索官度晓晓。她不仅介绍新车,感叹 「埃安黑科技」,还与古惠南、肖勇等人进行合影。
埃安全然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元宇宙,在这里,有新车、有用户、也有车企。埃安正试图在 2022 年开年为年轻用户提供一个 「元宇宙用户圈」。打下这样的生态基础后,埃安或许还有更多 「大展拳脚」 的计划。
王牌如何 「炼就」?
埃安一向将 EV 与 ICV 作为自己的两张主打牌。
古惠南曾透露埃安在 ICV 领域的规划:「2025 年,无人驾驶汽车逐步投放市场,不是试运行,是真的运行。」 算一算,也不过是三年以后,如今高阶智能化的量产应用是符合企业发展节奏的。
遥想一年多前的广州车展上,埃安宣布从 「广汽新能源」 正式更名为 「广汽埃安」,开启独立运营之路。当时的新名字还因 「不好读」 一度成为业界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今恐怕没人再会去聊埃安的新名字了,取而代之的是产品、是销量、是年轻化。
独立运营一年有余,世界仍仿佛被疫情按下 「暂停键」,埃安却已经实现了全系产品更新和 Plus 化。四款车分别为:「智行千里纯电旗舰」 AION LX Plus 、「星际母舰纯电 SUV」 AION V Plus、「十五万级轿跑之王」 AION S Plus、「10 万级科技头等舱」 AION Y。
产品全面 Plus 化的核心推动因素,是埃安对于发展质量、发展速度的把控能力。一方面,以智能电动车的科技为核心,通过自研 + 合作的方式,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不管是 EV 层面的 1000 公里超长续航、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的 「超倍速电池技术」,再到去年因 「首次实现三元锂针刺不起火」 的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又或是 ICV(智能网联)层面,全球首发应用第二代激光雷达、ADiGO 4.0 系统….. 埃安的发展质量之高,有目共睹。

此外,如今新能源领域激烈的竞争情况,也注定了相关企业要以速度取胜。车企不仅要满足当下行业对技术的要求,还要随时根据消费者瞬息万变的喜好改进产品。
过去一年,埃安对产品线进行快速更新。当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还在为差一点进入年销 10 万辆的俱乐部而懊恼时,同为新能源车企的埃安,已经在 2021 年实现了 12.4 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 119%,远超 「10 万辆」 的年度目标。

而如果深究销量目标为何能够超额完成、能形成 「发展质量高、发展速度快」 的埃安现象,体制改革一定是埃安绕不开的话题。
作为众多传统车企推出的新品牌,埃安面临和友商一样的问题 —— 能否摆脱传统车企相对固化的体制,灵活发展?这决定了品牌能否被年轻用户真正接受。
过去一年,埃安在古惠南的领导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机构改革,比如去除科长及以下的干部,改为项目管理制;与数字化相结合,实行三级审批制度;将营销模式更换为 「直营 + 合营 + 经销」。
「整个工作协同效率提升了 90%。」 古惠南自己也说这个提升让人有些不可想象。
面向新的一年,埃安的重头戏之一是混改,这远比单纯的内部改革更 「跃进」。2022 年,埃安将成为研产销一体的科技公司,开启员工持股时代,并引入战略投资者,择机上市。
混改并不少见,但与此前混改大多属于企业被动的案例的最大不同是,埃安混改属于主动求变。资金方面的考虑倒是次要的,对新技术资源的渴求或许是主要原因。
在传统车企中,广汽属于对新技术比较敏感的那一波,2011 年就开始研究电动化技术,推出国内首款中重度混合动力车型,并自研智能化技术。但现在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超想象,竞争对手的数量也急速上升。广汽意识到,未来的智能汽车领域,不会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需要将埃安打造成一个新的技术集合体。
而完成混改之后,「传统车企新品牌」 将退居为埃安的第二个身份,埃安的首个身份或许是科技公司、或许是生态公司、或许是出行服务商。当主营业务不局限于卖车,车企也不再单纯是车企。

资本市场不仅会放大埃安的想象力,也会成为埃安的新背书。
蔚小理无一不是走上了资本市场后,实现销量大涨的,反过来,销量大涨又为他们带来了市值提升。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如今,造车新势力在资本市场的市值节节攀升。已经提前进入 「10 万辆俱乐部」 的埃安,它的想象空间会是多大呢?在 2022 开年之际,各位看官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