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黑

姜小黑

ID.3
T03

车库评测编辑

关注

补能靠加油,行驶靠电驱,挂蓝牌的它是电车还是油车?

环形隧道

2022-01-07

2021 年的 12 月底,我在海南吹着 20 度的海风,坐在沙滩上享受着新鲜的椰子,明媚的阳光下甚至一度让我忘记我是来工作的。突然间,手机一震,接到新的任务,任务内容居然是前往吉林长春试驾日产轩逸 e-POWER。

吓得我赶紧看了眼当地的天气预报,零下 10-20 度,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在东北开新能源车,这不给自己找罪受?

e-POWER 是什么?

东北地区无论是对于来自南方的我还是新能源车来说都是场噩梦。所以在东北,有暖气的车就是我的「移动生命舱」。于是我赶紧上网搜一下,e-POWER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怎么会有信心在东北办试驾?!

相信理想 ONE 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吧,一台带增程机的插电混动车,增程机靠燃烧汽油产生电能,然后通过电能驱动车辆。增程机的在其中的作用既能够直接输出电能给电机又能够输出电能给电池进行补能。不过,理想还给了用户另一个选择,那就是充电。

日产 e-POWER 与之不同的是,没有充电口。但是原理还是一样的,依旧是靠加油补能,然后转换成电能来直接驱动车辆,不再有变速箱、传动轴等传统内燃机才有的传动件。由于 e-POWER 不能通过插电补能,仅可加油,所以上不了新能源绿牌。那么话说回来,日产轩逸 e-POWER 开起来的感受怎么样呢?

近乎纯电车的感受

聊到驾驶感受,我就要再展开原理说一下 e-POWER 了。

轩逸 e-POWER 有四个驾驶模式。在经济模式下,车辆默认挂 B 档开启动力回收,无法手动开启 B 档,即便仪表仍旧显示 D 挡。经济模式下车辆将会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启动发动机为电池供电。在正常起步的情况下,车辆由电池供电来驱动。车辆的加速踏板会变得很平缓,像是限制了动力输出。

在巡航工况下,发动机会间接性启动。启动后将直接把电能输出给电机来驱动车辆,而富裕的电能将会被传输进电池存储起来,在更经济的区间使用电池放电来驱动车辆。

普通模式和运动模式下,可以手动开启 B 档,这时候也能拥有纯电车般的动力回收。

当你一脚将油门跺到底时,发动机会瞬间启动。此时电池将伴随着电动机产生的电能一起将电输出给电机来获得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相较普通的燃油版轩逸,动力爆发的瞬间在感官上的确会明显很多。

e-POWER 的驾驶感受还是非常具有纯电车的感觉的,整体感受几乎与理想 ONE 如出一辙。缓加速有着纯电车的平顺性和静谧性。急加速时,发动机启动,并将转速攀升至经济区间稳定,只不过不会再像普通燃油车一样,随着发动机声音的逐渐高亢而提速了。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轩逸 e-POWER 有一个 EV 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完全通过电池内的电来驱动电机。不过在东北零下 20 度,由于发动机水温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所以即便打开 EV 模式,用不了多久车辆仍旧会打开发动机而被迫关闭 EV 模式

能省几个油

说到这里,相信在观看这篇文章的你们会好奇,几个模式切来切去最后还是个上蓝牌的玩意儿到底能省几个油?

这趟东北之行,室外温度一直处于零下 15 度的极寒天气,早上 8 点出发一直到下午 5 点结束,期间的 9 个小时内车辆几乎都处于着车开启空调的状态,外加车内载着体重过 300 kg 的四个人行驶了 141.4 km,所加注的油量为 10.37 L。这么一趟跑下来轩逸 e-POWER 的平均油耗为 7.3 L/100 km,加 92 的它合下来五毛钱一公里

或许这个成绩看起来并不是特别惊艳,要知道如果放一台普通 1.3 L 排量的燃油车这么怠速吹着空调,油耗分分钟过 10 个。在正常驾驶下,轩逸 e-POWER 的油耗做到每百公里 5 升上下是比较轻松的。

舒适性依旧

目前日产轩逸 e-POWER 全系搭载 1.2 L 的三缸发动机来供电。如果我把它当作纯电车来看待,发动机的存在感还是很强的。尤其是车辆在静止的情况下,发动机启动的瞬间特别明显。坐在驾驶位的我,也能通过轻触方向盘和制动踏板感受到发动机正在运作。车辆在 30 km/h 以下行驶时,发动机启动依旧能够感知到,再往上的速度区间,就只能通过双耳和仪表中的能量输出流感知。

作为一台轩逸,它依旧符合自己的特性。无论是坐在副驾驶座还是后排都不会感觉到发动机的震动,而且整体的平顺性和动力性相较普通燃油版轩逸有着更好的表现。后排座椅也是日产一贯的风格,填充物的软硬适度,靠背角度也适合久坐。

再回到驾驶座,座椅的包裹性不错。身高 175 cm,体重 68 kg 的我,身材应该还算匀称,座椅左右两侧的护翼正好能把我舒适得固定在座椅中央。主驾驶为电动 8 向调节,座垫角度无法调节,腰托不能上下调节,好在腰托的调节范围很大,调整至最大限度是真的「顶」。

身份彰显随处可见

原本外观部分,我是没打算介绍的,直到下车拍照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端倪。这台轩逸的日产车车标不一样了!

新标换装了全新的扁平化设计风格,符合当前主流的车标设计风格。轩逸 e-POWER 也是东风日产首款搭载新标的产品。仔细绕车一周其实还是有很多细节能够帮助你判断这是一台普通轩逸还是更贵的 e-POWER 版轩逸。

随处可见的 e-POWER 标识、车尾代表着 300 N·m 的 300 标识以及 C 柱上的首发徽章都告诉着你这不是一台普通的轩逸。不过总体的外观设计依旧沿用了现有轩逸的外观设计。

中国战略

根据东风日产称,到 2025 年将会在中国市场的 7 款车型上搭载,包括在售的轩逸、天籁、逍客、奇骏等车型。

根据日产内部透露,下一款搭载的 e-POWER 技术的车型或将是奇骏,而未来引入国产的 e-POWER 发动机也不止目前的 1.2 L 一台,还会引入一台 1.5 L 发动机来满足更高规格的车型。

e-POWER 技术的全面导入也代表着日产对自家最新技术的自信。让我们再回到开头,补能靠加油,行驶靠电驱,到底如何去界定 e-POWER 是电车还是油车?其实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们在买车的时候又有了一个全新的选择,上一块儿蓝牌也能有着近乎纯电车的使用体验,相较传统的燃油版车型的确在动力响应、油耗以及平顺性上有着更好的体验,在 13.89 — 17.49 万的价格区间目前也没有相同动力总成的竞争对手。最终的效果如何也不能光看产品,未来的销量会告诉我们答案的。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