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Max

AutocarMax

关注

做网约车的你,幸福吗?

环形隧道

2022-04-01

撰文 | 匡吉

编辑|周长贤

如果为网约车行业划分发展阶段,大抵可以分为三个。

第一阶段,野蛮生长。以 2016 年 8 月 1 日滴滴并购 Uber 中国业务为节点。

第二阶段,高速扩张。以 2021 年 6 月 11 日滴滴赴美 IPO 为节点。

在重压之下,滴滴开始蛰伏,各种势力趁机扩张,抢占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从去年开始,交通部等部门出台严管监督政策,要求网约车司机持 「双证」 上岗。

这意味着网约车行业进入第三阶段:调整期。

经过野蛮生长与高速扩张后,合规运营大势所趋,用户需要安全、可靠、高品质的出行。在整个市场处于 「由乱到治」 阶段,要求出行服务公司必须跟上大势,提供全面、周到、精细的出行服务和体验。

数据显示,网约车所在的 「大出行」 市场,2021 年用户规模接近 4 亿,日均单量达 3000 万,2022 年交易规模预计突破 4000 亿元,且仍在保持高位增长。

该阶段有两个刚需:需求端,「大出行」 总需求仍是刚性上涨趋势;供给端,每五年有大量需更新的车辆,合规车辆市场存在巨大空间。

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此大的市场,在供需两端,却存在着诸多难题,亟待破局。

司机、平台,都很难

先来看看网约车司机的生态状态。

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无非吃喝拉撒睡,网约车司机们样样艰难。一日三餐不能定时定点,冷一顿热一顿,饥一顿饱一顿。要想赚到钱,每天必须开车 12 个小时以上,不敢多喝水,因为上厕所不只耗时,还要多跑路。职业病更是在所避免,颈椎腰椎病最常见,有前列腺疾病、痔疮者也大有人在。

很多司机说,自从干了网约车,离社会和家庭越来越远,除了看手机抢单、开车,什么生活都没有,已经变成了 「工具人」,变成了给网络打工的 「现代包身工」。

赚到钱也可以啊。难。

一则,因为各网约车平台竞争激烈,互相杀价,运价越来越低,对网约车司机的抽成却越来越高。二则,由于政府监管日趋严格,网约车司机稍有不慎,就会被处以罚款,还经常会被乘客投诉。

很多老司机怀念 「补贴盛宴」 时代,可惜,「好日子」 不再来。大礼包、冲单奖励、免佣金等等好处,早已是昨日黄花,改变不了 「为生活拼命结果落一身病」 的状态。

所以,多数网约车司机都缺少安全感,更不用说幸福感了,能干一天算一天,趁年轻多挣点钱,很少做长远打算。

出行业的本质是服务,以服务乘客为本。司机和车辆是运力根本,只有服务好司机和车辆,才能服务好乘客和用户。这就像只有服务和管理好外卖小哥,才能让顾客吃上及时放心饭菜一样。

不安心不舒心的网约车司机,怎么能提供让人安心舒心的出行服务呢?我们往往只关心各平台的优惠、便利,而这个市场最核心的弊端和痛点,其实是在司机身上。

当下来看,网约车司机这个群体,不但是 「市场之弊」,还可能是一个社会问题。

再来看网约车平台的难。

当然,网约车平台不可一概而论,具体而言,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滴滴、T3、曹操等独立出行平台,一类是百度、高德、美团等聚合流量平台。

独立出行平台的核心需求,一是运力,一是流量。聚合流量平台的运力,来自于大大小小的出行平台,水涨则船高。

问题在于,网约出行市场对于运力供给侧缺乏系统性、规模化的整合管理。

首先,合规率低。据统计,目前全国在运营的出租车 142 万辆,合规网约车运力数量 150 多万辆,已考证从业人员 300 余万,日活车辆 300 万辆,月活车辆 600 万辆。

由于合规运力不足 20%,很多网约车平台公司顶风作案,招募或诱导未取得许可的驾驶员和车辆 「带车加盟」,非法营运。

其次,运力分散。全国共有 236 家网约车企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新兴网约车平台纷纷成立,运力重复建设,分散且流动性

第三,运营效率低。网约车企小散弱,缺乏统一服务标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长期来看,缺乏稳定性与均衡性,整体运营效率低。

第四,运营成本高。网约车运力商缺乏有效的运营管理,资源匮乏,企业盈利模式单一,加上缺乏溢价能力,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企业发展受限。

那么,网约车司机、网约车平台的痛点有解吗?

一家总部位于重庆,定位于出行合规运力运营服务商的公司尝试给出答案。

「我们的团队是梦之队,在各方面都有深厚的底蘊、沉淀。」 重庆幸福千万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良颇为自豪地说。

据介绍,团队成员均为来自世界五百强车企、互联网通信、共享出行和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而刘金良本人,则是吉利控股集团元老,曹操出行创始人兼董事、蔚星科技有限公司(耀出行)董事长,同时还分管负责朗歌科技有限公司。

此番,刘金良亲自率队,又将为 「大出行」 市场带来哪些变局呢?

商业模式,看上去很美

仅从字面来看,「幸福千万家」 很像非营利组织。然而,并不是。

其业务模式,可以用一段话概括:

打造开放共生的出行运力服务生态,专业赋能于出行行业的参与主体(司机、运营商、平台),为司机群体从业提供培训、考办证、车辆销售、车辆租赁、车辆维保、金融解决方案、订单赋能、能源补给、餐饮生活等一站式服务,打造司机的幸福家园;为运营商提供定制化车辆低成本集采、车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及运营赋能,实现降本增益;为平台输送合规运力。

刘金良说,「幸福千万家」 一定是企业化运营的,「只是在出行市场大转型的节点上,我们要做能够解决市场痛点和符合未来大势的业务。」

既然是企业化运营,一定有商业模式。

当前,出行平台有三种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车辆销售租赁业务、出行运营管理和金融服务。这也是 「幸福千万家」 的主营业务。

那么,解决哪些市场痛点呢?

如前文所说,网约出行市场有四大痛点:合规率低,运力分散,运营效率低,运营成本高。而幸福千万家的愿景是:赋能千万司机,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约出行运力服务平台。其愿景直指前两大痛点。

为此,幸福千万家将打造一个专业的、开放的司机服务生态系统 「幸福家园」。

「幸福家园」 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司务服务和车辆服务两大块:卖车、租车、保险、后期保养维修、车辆违章处理等,属于车务;招募、培训、业务办理、休息、餐饮、蓝领公寓、自助售卖、医务、理发、洗衣、洗澡等等,属于司务。

刘金良说,「幸福千万家」 的核心竞争力要体现在给网约车司机提升幸福感上,让这些缺乏归属感分散在各地的 「工具人」 凝聚起来,把负能量减少到最小,把正能量提升到最大。「只有司机们有了幸福感,焕发自觉自主的服务意识,他们才能给乘客和用户提供真正满意的服务。」

因此,「幸福家园」 会非常注重整体功能设计,建设原则是实用、质朴、安心、可信,关键指标是能否成为司机的 「另一个家」。

刘金良表示,「幸福家园」 给司机提供的服务还要不断深入和细化。比如,生活日用品、租房、孩子托管上学、贷款金融等,都可以通过集采方式,拿到更实惠的解决方案。

「这是我们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可以看做软件生态里的安卓或鸿蒙 OS。」 他认为,当这个服务生态体系搭建起来之后,盈利的空间和想象力是很大的,许多新业务和收入模型会随着服务生态的成长而演生出来。

按规划,大概每超过 1000 辆车入网,就需要建设一个 1500~3000 平的 「幸福家园」 中心,还要匹配若干 150~500 的辅中心。

既然是平台模式,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换句话说,就是既要向入驻平台的需求方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又不能与需求方争利

对此,刘金良有清晰的认知。「从定位上说,不去竞争用户端,会给我们的服务带来巨大的合作拓展空间,我们的业务更聚焦,更专业,就是提供‘幸福运力’这个司机端,因而不会顾此失彼。」

事实上,之前不论 C2C 还是 B2C 或者是聚合平台,这些网约车平台大量的投入和成本,都是把钱花在用户端,却收效不大。

在我看来,幸福千万家反其道而行之,至少有两点是其他网约车平台乐见的。

其一,开放运力。这无疑是其他平台所欢迎的。而且,作为运力供给平台,它与其他乘客出行平台没有冲突,不存在 「零和血拼」,不存在争夺、转化出行平台的用户。

「我们就是去为各个出行平台提供运力的,而且是精神饱满、状态良好、服务周到的‘幸福运力’。」 刘金良笑着说。

其二,开放服务。在服务体系搭建完善之后,「幸福千万家」 的司机端可以去对接任何一个 2C 网约车平台或聚合平台,为他们的司机提供服务。

其实,幸福千万家的商业模式也是在为无人驾驶时代未雨绸缪,这就是刘金良所说的 「符合未来大势的业务」

比如,「幸福千万家」 会自营一部分车辆,同时还要在各区域市场寻找 「城市 TOP」 合作伙伴加盟。这既是对当下的实际考量,也是颇具前瞻性的布局。

当下,自营车辆使用的是吉利帝豪 EV PRO,在续航、性能、品质上都很符合眼下市场要求。

随着 「幸福千万家」 规模不断攀升,融合周边产业,围绕智能电动车这个产品,还会协同各方伙伴,打造针对专属车型的研发、制造、推广、车辆维修保养、电池诊断维修、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一体化的 「纯电汽车运力服务生态圈」。

刘金良说,「幸福千万家」 也会特别关注技术进步和车型的变化、选择,对于未来出行的车型,「幸福千万家」 也已经有很多设想和预案。而且,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名字:幸福一号。

他提醒媒体,到了无人驾驶时代,即使没有司机,每辆车也需要补能、清洁卫生、保养维修等服务,而 「幸福家园」 就是为迎接无人驾驶时代的提前布局。

而且,就算自动驾驶时代到来了,司机就一定会被替代吗?

刘金良认为,有司机的服务,与没司机只有机器的服务,都是服务,关键还是要看什么样的服务安全、便捷、舒心,进一步说还是提供 「幸福感」,这要交给用户去选择。

结语:

在采访中,刘金良透露了吉利打造 「幸福千万家」 的底层逻辑。

国家大政方针已确定,去虚向实,2030 年建成共同富裕社会,这是大方向。同时在出行行业,平台经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反对资本无序扩张,也是确定的大趋势。

这要求网约车平台从原来的 「市场布局为主」 和 「用户扩张主导」,向着安全出行、服务至上、核心运力等精益化运营方向发展。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平台更加注重合作伙伴的规模化、体系化、标准化能力。

在此大背景下,「幸福千万家」 应运而生,致力于打造 「幸福运力」 体系,既是市场的召唤,也是吉利在大出行领域布局的一步大棋。

从积极意义而言,「幸福千万家」 既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大出行商业创业项目,同时也是未来智能化出行一项长周期的 「新基建」 项目,更是一项有价值有远景的 「幸福工程」。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往往很骨感,甚至残酷。

首先,建设一座座 「幸福家园」 容易,打造 「幸福运力」 体系却是旷日持久,考验战略定力与执行能力的事情

其次,网约车平台对 「幸福千万家」 的接受度,毕竟事关来之不易的运力,还有数据、安全

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幸福千万家,会是大出行市场的破局者吗?

就在行文结束时,我收到一张截图,美团打车已经出现在 「幸福千万家」 司机端。

好的开始。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