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知新能源汽车

焉知新能源汽车

关注

押注中国的「新别克」,值得一个更好的未来吗?

别克

2022-06-03

作者:深巷

继 520 上演互联网车展之盛景后,车企们也没放过六一儿童节的大好时机,为时刻想着大玩具的大朋友带来一些错位的节日气氛。

对于入华已有 24 载的别克来说,今年六一的意义则复杂了许多。去年下滑 10% 的颓势尚无复苏迹象,大本营又遇数月疫情管控。此时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别克品牌日」,自然是证明品牌实力仍在的展示机会。

接下来就看看这位走过百年的美利坚老人,如何在华夏大地又一次上演华丽蜕变。

PURE Design — 别开新面

首先登场的是预热已久的全新品牌标识,深入人心的三色盾 LOGO 取消了外围圆环,并从阶梯状排列改为平行放置。红、银、蓝三种颜色分别代表安全、质感、舒适,而盾形轮廓则象征着进取者前行路上的坚实后盾。

别克借此表达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更电动、更智能、更高端,而新标识的推出将是打响转型升级的第一枪。

从设计角度来看,这一波换标实现了扁平化与立体感的完美兼得,化繁为简的同时保留色彩和形状上的核心特征,镂空的盾型使得视觉效果更为轻盈,既保证了品牌精髓的延续性,又能在电动化时代贴合极简潮流,视觉效果清爽且犀利。

与 LOGO 同步革新升级的,还有全新别克 PURE Design 纯粹设计理念。它包含了纯净、超越、精致、动容四大核心,用自然饱满的流体取代替复杂锐利的棱线,提取出飞翼这一核心设计元素,在数字化时代玩得好一手「化繁为简」

为了展现这一设计理念,别克首发了三款战略级车型:全新别克 GL8 世纪 CENTURY、别克 Electra-X 概念车以及北美亮相的 Wildcat(野猫)电动概念车

从名字可以看出,全新别克 GL8 世纪 CENTURY 致敬了入华国产的开路先锋,并以 GL8 家族旗舰的身份,向上突破开辟更加高端、豪华的细分市场,为此率先应用最新设计语言自然是情理之中。

其中艾维亚版本作为全系豪华巅峰,更是将 PURE Design 的简洁大气演绎到了极致。双色车身、悬浮车顶、飞翼式 LED 大灯、贯穿式尾灯、密辐轮圈等豪华元素一样不落,视觉效果还更加轻盈优雅,一扫历代车型稳重大气优先的画风,将美式恢弘与中式优雅结合的十分融洽,同时极具数字化时代的精细美感。

略有尴尬的是,我和身边的一些朋友在细细品鉴时咂摸出了一些撞衫的地方,例如车头的贯穿金属饰条总有几分某国产品牌的既视感,而贯穿尾灯的点亮效果又莫名和远方亲戚颇为相似,或许背后的泛亚设计中心已形成一套足够中国化的设计手法,只要放大 GL8 在高端豪华方向上的形象营造,这件事便成功了大半。

相比之下,预演纯电家族设计语言的 Electra-X 概念车则注入了更多的个性元素。

考虑到 Ultium 奥特能电动车平台的技术底色,Electra-X 无意展现未来的天马行空,而是以更为理性的姿态指导下一代电动车的设计演化。

无论是将飞檐展翼的元素从中网移至头灯,还是尺寸更大的鳞晶点阵式格栅凸显侵略感,亦或是隐藏式门把手和无框车门的搭配,以及贯穿式尾灯配合多层尾翼的空气动力学优化。

这一切都会让人觉得别克有能力将电动化时代的纯净与精致付诸现实,而不是用高高在上的抽象化表达让看客懂得都懂。

在大洋彼岸,别克同样准备了一个电动化时代的惊喜礼物 —— 展现未来轿车设计语言的 Wildcat(野猫)概念车。承袭了一个已有 70 年历史的名号,Wildcat(野猫)概念车更贴近北美消费者对豪华的独到见解。

车头融合了 GL8 世纪 CENTURY 的灯组造型和 Electra-X 的大号中网,而密集的横幅饰条传承了几分油车时代的豪横铺张。

侧面颇有古典 GT 的优雅与动感,电镀涡扇式轮圈的加入得以窥见黄金时代的美学巅峰。

尾部的展翼尾灯延伸至后挡风玻璃的两侧,某些角度看上去有几分北欧豪华品牌的既视感,但贯穿镀铬饰条的加入仍在证明老式美国豪车的体面犹存。

显而易见,三款车型的设计既有电动化时代的简洁与纯粹,又不失别克在油车时代的豪华底蕴。在「忠于经典」和「不破不立」的路线之争中,别克用 PURE Design 的设计理念,走出了最适合自己的一条道路

Ultium — 别有新意

得益于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浪潮,别克实质上是通用旗下最早开展电动化探索的品牌。VELITE 微蓝系列的抢先入局在限行限牌城市占得了一些份额,但比起其他合资品牌激进的电动化转型,别克的节奏显得有些不紧不慢,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增强危机意识和急迫感。

要想真正实现电动化转型,保守的「试水」心态可万万要不得,分分钟就被这波行业洗牌淘汰出局。而别克敢于和对手对刚的技术资本,就来自于 Ultium 奥特能电动车平台这一底层架构的加持。

规模化

作为通用汽车大象转身的成败关键,Ultium 奥特能平台的车型规划遵循「从上到下」的路径,从 HUMMER EV 的惊艳亮相,到凯迪拉克 LYRIQ 锐歌的落地国产,如今接力棒交到别克的手里,意味着规模化普及 Ultium 奥特能平台将成为别克电动化转型的首要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和其他合资品牌直接引入外方技术不同,泛亚汽车研究中心从一开始就深度参与到 Ultium 奥特能平台的技术研发。本土化技术方案不仅让 Ultium 奥特能平台「更智能、更安全、更性能」,更为通用汽车的全球电动化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

要想实现规模化普及,首要解决的便是标准化问题。

Ultium 奥特能平台所采用的本土化技术解决方案,有着相当程度的柔性化。电芯有 NCM 811 高镍配方的方形电池和 NCMA 四元配方的软包电芯可选,各自还可组成统一规格的电池模组。

再加上所有零件接口 100% 共用,电池包零件共用率高达约 80%,进而自由组合出 8 模组、10 模组、12 模组的高压电池包,并可兼容未来功能升级和电芯配方的优化。

更甚者如 HUMMER EV 纯电动皮卡,这款重达 4.1 吨的庞然大物,搭载了容量高达 200 kWh 的电池包,由 12 模组电池双层堆叠而来。

这种堪称搭积木的灵活度,足以让 Ultium 奥特能平台轻松兼容轿车、跑车、SUV、商用车等车种。相比起斤斤计较的封装工艺,追求规模效应的通用汽车人无疑将未来寄托于电芯配方的优化和软件升级的赋能,至于硬件则更喜欢用体量「压死」对手的历史戏码

嗯,这打法很美国。

智能化

另外一个很美国的打法,则是颇具硅谷创新气息的 VIP 智能电子架构。

基于大幅度提升的通信能力和电子带宽,支持 10 Gbps 高速车载以太网通信,4.5TB/h 的数据处理速率比上一代提升 5 倍,相当于同时下载上百部几十个 G 的蓝光高清 1080P 电影。

这般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足以无缝对接多个域控制器对超低时延的硬性追求,并可通过 OTA 完成数十个控制模块的全生命周期升级更新。

既然「网速」上来了,通用汽车的工程师便更进一步,将 BMS 电池管理系统从有线网络推向 WiFi 时代。Ultium 奥特能平台独创的无线 BMS 技术(wBMS),消除了电池包内 90% 的线束连接,通过在每个模组监控器内部和 BMS 控制器内部嵌入射频芯片,组建起 SmartMesh 无线网络方案进行数据沟通。

wBMS 技术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能大幅减轻线束重量,提升结构设计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强化电池模组的组装灵活度,进一步提升电池组的能量密度表现和安全性,降低电池包的生产成本。再考虑到 VIP 智能电子架构的全生命周期 OTA 更新,针对电池管理的维护和升级摆脱了硬件性能的限制,升级空间自然得到了充分解放。

不过纷繁复杂的无线信号传输带来了一个再直观不过的问题 —— 传输稳定性存异,毕竟大家出门连接公共场所的 WiFi,体验往往谈不上出色。在工作环境更为恶劣的底盘系统中,如何让外界对信号传输的干扰降至最低,无疑对肩负首创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为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实时性和安全性,Ultium 奥特能平台的 wBMS 系统多管齐下,采用 2.4 GHz 的无线传输频段和工业级 SmartMesh 网络架构,并通过自主学习自动识别出信道堵塞率,利用冗余路径主动避免通讯频段的干扰,降低单个节点失效的发生几率,增加网络带宽以支持多个传输同时进行。

简单来说就是,终端可以自主识别出网速更快、设备更少的 WiFi 网络,并且在一处 WiFi 失效的同时就准备好同等性能的备用网络,为的就是让信息沟通永不掉线。对于电动车而言,这无疑关乎电池安全性的底线

一个集合了红脖子粗犷狂野、程序员锐意革新、工程师严谨周全的电动化平台,再遇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大的生产力和市场需求,这般梦幻联动,没理由怀疑别克的电动化产品会让人失望。

品牌变革 — 别出新裁

在「别克品牌日」发布会上,别克喊出了 「2022 - 2025 年在中国推出 12 款全新车型,包括 5 款全新一代电动车」 的豪言,以往靠产品换代推陈出新的既有节奏将加快脚步,不仅要迅速布局覆盖主流新能源市场,还要开拓出更多未曾涉足的新细分领域。

一番大刀阔斧,背后却是别克近年来滞后于行业变革的不尴不尬。虽然眼下的油车市场,别克早早完成了轿车、SUV、MPV 的全面布局,但是在市场表现上却显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一方面,别克品牌起步就切入中高端市场,作为开路先锋的新世纪和 GL8,凭借美式豪华的档次感,建立起了远优于日韩法系的品牌形象。中高价位车型超半数的销量贡献,甚至可以和「比较高级」的德系品牌分庭抗礼,这使得别克一度是完美承接豪华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存在。

但另一方面,别克品牌始终没有放弃对平价车型的投入。从赛欧和凯越开始,再到如今的英朗和威朗,产品力从来不落人后,但终端的巨幅优惠犹如消解高端形象的魔咒,始终无法摆脱。本应作为销量中坚的轿车和 SUV 却迟迟没能复制 GL8 的成绩,只得靠 GL8 家族和艾维亚车型孤撑着别克品牌的高端调性,否则恐早已步雪佛兰之后尘。

对于别克而言,在中国品牌逐步占据主导权的平价市场,能靠着终端优惠维持现状便已是最好的结局,必要时候也可以急流勇退,让雪佛兰和五菱来承接增量看尽的下沉市场

但在 20 万元 + 的中高端市场,别克二十四年积累的品牌底蕴仍在发挥价值。

由 GL8 家族和艾维亚车型在高净值人群中的口碑效应发散而来,别克可以借助远超友商的本土化优势,进一步稳固用户群体心中「准豪华」的品牌形象,并在中高端市场锁定电动化、智联化作为独有优势,对衍生出轿车、SUV、新能源车型的增换购需求进行覆盖,这才是别克向新破局的关键所在

而当技术和产品完成了汽车消费的前端任务后,走过了二十年的「别克关怀」也得以显现其重要性。

作为最早推出专业售后品牌的主机厂,别克深切感受到再好的品牌,买后不闻不问的一锤子买卖终归做不长久。只有做好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验,坚持专业高效的服务标准,才能让用户对品牌产生归属感。

在别克这里,「更电动、更智能、更高端」并不是各自为战的独立要素,而是有着高度统一的协作关系。

当前瞻技术和革新设计作为驱动轮,让中国消费者的用车需求成为共创进化的能源,最终探索出一条本土关怀与全球视野相互促进的冲高之路,将是这个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深谙数代国人体验诉求的美国品牌,寻求自我变革的精神底色和时代价值。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