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观察家

电动汽车观察家

关注

中国新能源 「一超多强」 格局渐成,下半年竞争走势如何?

环形隧道

2022-07-05

作者 | 田辉

编辑 | 朱世耘

涨价没有影响新能源车销量。

2022 年初,各家车企纷纷上调新能源车售价,但万元以上的涨幅,并没有影响实际销量。

从率先公布 6 月新能源车销量的 9 家车企情况来看,整体销量情况非常乐观,大部分车企都在 6 月创下了历史销量新高

数据来源:各车企官方发布

结合半年销量榜与市场情况来看,中国新能源车企呈现出一超多强、全面开花的市场格局

纯电、插混两条腿走路的比亚迪,在 6 月超越纯电特斯拉,成为超级领跑者

头部阵营销量强劲普涨,哪吒、零跑更是首次登上上半年销量榜前排。「黑马」 AITO 问界品牌销量增速提升显著,交付 3 个月累计销量超过 1 万辆

涨价、疫情、产能限制都未能改变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态势。下半年,比亚迪与特斯拉争夺年度销冠,新势力车企排名变化,问界品牌最终销量与传统车企的电动品牌销量规模,是最具争议的四个话题

比亚迪与特斯拉争年度销冠

比亚迪重新超越特斯拉,成为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并有望保持优势,成为年度销冠。

应该说明的是,比亚迪并不是第一次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在特斯拉 Model 3 开始交付前,比亚迪也曾多次取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位置。但在特斯拉 Model 3 交付后,特斯拉凭借 Model 3、Model Y 销量,超越比亚迪,并霸榜多年。

比亚迪在上半年即重回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位置,与特斯拉二季度销量环比下降有直接关系

4 月和 5 月上旬,特斯拉受到上海疫情影响,完全停产一个半月。从 5 月中旬开始单班次生产。从交付数据看,特斯拉二季度交付量比一季度下降 5.6 万辆,降幅 20%。同时,特斯拉德国未能大规模量产,也是特斯拉销量无法提升的原因。

被疫情和产能影响的特斯拉,让比亚迪更快地重回到全球新能源车销冠位置。

比亚迪海豹

今年下半年,比亚迪与特斯拉的销量之争,更加有利于比亚迪。

据跟踪比亚迪销量的雪球大 V 痛快舒畅分析,比亚迪下半年的产量将会在 110-120 万辆,再加上 1-6 月的 64 万辆,预计全年乘用车的销量乐观的预估在 170-180 万辆之间,中性的预估在 160-170 万辆之间,悲观的预估在 150-160 万辆之间

根据长期追踪特斯拉销量的博主 Troy teslike 在 2 月预估显示,特斯拉年度交付量预计在 160 万辆。但在疫情影响下,这一目标数量已经不能达成,在上半年仅销售 56 万辆汽车的情况下,特斯拉年度销量或在 150 万辆以下。

综合来看,比亚迪全年销量超越特斯拉应不成问题,但纯电车销量仍会和特斯拉有一定差距

新势力车企分化

疫情重新划分新势力车企销量排名。

数据来源:各车企官宣

小鹏汽车,在上半年销量 68983 辆汽车,其中销量占比最大的车型是小鹏 P7,最高时单月销量接近 1 万辆,有成为爆款车型的潜质。但受到疫情影响,小鹏 P5 的交付速度较慢,部分购买磷酸铁锂电池版车型的消费者,超过半年未能提车。

哪吒与零跑汽车,成为上半年新势力车企中的黑马,分别超越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成为新势力车企销量榜的第二名和第四名。哪吒与零跑两家车企的主销车型,均为小微型纯电动汽车,哪吒 V 和零跑 T03 车型在小型 SUV 和微型电动汽车市场上,依靠智能化打出了产品特色。

在上半年的涨价潮中,哪吒和零跑的车价涨幅相对较小,也是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是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两家新势力车企,因供应链被打乱,曾陷入短暂的停产,影响了两家车企的销量

上半年的疫情,使得新势力车企的销量榜发生变化,哪吒、零跑在疫情中脱颖而出,理想、蔚来则略有掉队。下半年,各家车企的新车将进入到交付阶段,预计销量排名将再次发生改变。

资料来源:车企官宣与网络信息

在产品布局方面,蔚来最为完善,三款 SUV 和两款轿车产品,满足从 25 万到 60 万元之间纯电车消费者所需。

理想预计在下半年上市新车 X02,或为理想 L9 的缩小版,定价介于理想 ONE 和 L9 之间,但受疫情影响,该车还能否在年内实现交付,尚未可知。

小鹏 G9

小鹏或是下半年销量增长最为稳妥的厂家,在售车型已经形成产品体系,小鹏 P7 更有望成为爆款车型,新车 G9 不论能否快速形成销量,对小鹏下半年的提升作用都是锦上添花型,不影响大局。

哪吒 S 耀世版

哪吒、零跑将在下半年面对多重压力,成本上涨,传统车企布局小型电动汽车,比亚迪入局微型车市场,都是不可控因素。尽管哪吒 S、零跑 C01 等新车将在下半年上市,但受制于人的动力电池供应,能否在销量与成本之间取得平衡,将是对哪吒和零跑最大的考验。

新势力车企销量方面,小鹏汽车依靠产品数量、价格优势有望成为年度新势力车企销冠。哪吒、零跑销量不可控因素较多,能否维持现有销量水平仍有待观察。

华为成金字招牌

问界 M5 上市后 3 个月,AITO 累计销量就超过 1 万辆,成为最快达成 1 万辆销售规模的新汽车品牌。

数据来源:华为

7 月 4 日,AITO 品牌的第二款车型问界 M7 上市,这是一款与理想 ONE 构成直接竞争的 6 座增程 SUV 车型,最大特点是在第二排布置了零重力座椅,以及和手机无缝衔接的鸿蒙车机系统。

问界 M7

相较于理想 ONE 仅有一个配置,问界 M7 提供三个配置供消费者选择,并推出两驱版本,拉低了入门版的售价。该车在上市后 4 小时售后 2 万份订单,证明该车是一款能够走量的产品。

问界 M5 和 M7 的销量数据,也表明华为在汽车圈,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华为不造车,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的模式,取得了初步成绩,接下来华为应该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销量。

在产能准备方面,赛力斯新建设的凤凰工厂已经投产,结合老工厂,AITO 共有两家工厂可供生产,产能规模 30 万辆。

赛力斯凤凰工厂

但原材料成本或是影响 AITO 产能的因素之一。在华为汽车 BU CEO 余承东最近表示,由于芯片价格原因,即使问界 M7 上市,2022 年问界品牌销量能突破 8 万辆 「就非常不错了」。

上半年,AITO 问界共销售 1.8 万辆汽车,离余承东口中的 8 万辆还有 6 万辆的差距,下半年华为需要月销 1 万辆汽车,才能完成目标。

传统车企的电动品牌销量分化

埃安、SMART 精灵、极氪、欧拉等传统车企的电动品牌销量,或将在下半年产生分化

今年上半年,埃安品牌销量已经突破 10 万辆,成为传统车企电动品牌的领头羊之一。目前,埃安工厂已经进入到满产状态,按照 6 月 2.4 万辆的销量规模推算,下半年埃安品牌销量约为 15 万辆,全年销量在 25 万辆左右。

若能继续优化生产效率,提升工厂产能,埃安品牌有冲击年销量 30 万辆的可能,但难度较大。

吉利孵化的极氪品牌, 4300 辆 / 月左右销售规模,和 30 万辆产能工厂的供应能力极不相配,原因在于动力电池涨价导致的单车成本上涨,厂家有意控制量产规模。

由于尚有大量涨价前订单未能交付,但动力电池成本并未显著下降,极氪品牌后续销量的提升,将是对极氪运营能力的考验。

吉利体系下另一品牌 SMART,首款车型精灵 1 上市后不久,官方就宣布 2022 年产能配额售罄,可见该车的受欢迎程度,也显示出官方对产能准备的不足。

几何、极氪、SMART,多个品牌集于一身的吉利,想要达到全年 20 万辆的销售规模,应该不成为题,但具体到每个品牌,能否快速提升销量规模到盈利水平,仍是对个体品牌不小的考验。

欧拉品牌陷入滑铁卢,一方面是黑猫白猫车型因电池成本上涨暂停接单,另一方面是新车芭蕾猫、朋克猫、闪电猫迟迟不能上市,实际只有一款好猫车型在售的欧拉,销量开始萎缩,上半年销量预计低于头部新势力车企。

欧拉芭蕾猫

下半年多款车型上市后,欧拉品牌销量定位偏向女性群体的产品特性,能否在销量上形成突破,不容乐观。

从 2022 年开始,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销量开始出现分化,优秀的品牌如埃安,销量已经形成规模。发展动力不足的,有如欧拉,产品陷入断层。

但总体而言,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规模的上涨,各家传统车企推出的纯电车品牌,销量预计将会继续增长。

插电车或成下半年市场新宠儿

吉利帝豪 L 雷神超混版一上市,就喊出了首月交付 1 万辆的目标。同样是插电混动的比亚迪 DM-i 车型,已经达到月销 6.5 万辆的规模。

理想、问界、岚图等车企推出插电增程汽车,也被消费者所接受,月度合计也有超过 2 万辆的规模。

下半年,随着更多插电混动车的上市,沉寂多年的插电车市场,或将成为市场的新宠儿

目前,比亚迪、吉利、长城、奇瑞、长安等车企都已计划在插电混动策划市场深入布局,反倒是合资品牌略迟一步。如果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继续提升,插电混动车必然会是最大的增长点,早入手的自主品牌,有机会抢先合资品牌,占领市场。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