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知智能汽车

焉知智能汽车

关注

滑板底盘近况:中美冰火两重天

环形隧道

2022-07-27

作者 | 磐匠

被誉为 「特斯拉杀手」 的美国电动车企业 Rivian,自去年 11 月上市后,股价一路飙升,市值一度高达 1520 亿美金,一度排名全球第三,滑板底盘就是该企业的一大技术利器,随后在国内也掀起了滑板底盘热潮。

时至今日,中美滑板底盘的发展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一番奇怪景象,甚至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Rivian 接连败退,市值不到 300 亿美元,交付量不如远市场的预期,市值较高点已经缩水 80%。

Canoo 五年烧光 100 亿,被传爆资金链断裂,核心高管全部出走。

而英国的滑板底盘企业 Arrival 陷入严重亏损,计划对公司业务进行重组,其中包括裁员 30%。

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对于滑板底盘的热度依然在持续,丝毫没有减退的意思。

7 月 16 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将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集资金不超过 80 亿元,将投向滑板平台等项目开发。以适用于各车型下车身的底盘平台技术,并在针对不同场景需求的设计中统筹考虑与上车体性能、结构等的配接。

全球第一家自动驾驶滑板底盘企业 PIX Moving,不到 6 个月的时间,就连续获得 2 轮融资,新一轮的投资方为日本上市公司 TIS 集团,主要用于滑板底盘、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以及清扫机器人的 3 款产品的量产。

PIX Moving 滑板底盘
无人驾驶小巴

同样,另外一家滑板底盘企业易咖智车也在半年之内,斩获了两轮融资,新一轮的投资方为新希望集团。双方将在智慧冷链、智慧物业、智慧农业等场景开展深度合作。

此前,拓普集团发布公告称,拟在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新设全资子公司拓普滑板底盘(宁波)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 20 亿元人民币,聚焦滑板底盘开发,投产预计在 2 年以后。

随后几天,A 股上市公司,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与公司董事长宣奇武、刘江峰、Faristar (HK)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 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壁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壁虎科技」),重点基于滑板底盘技术和产品,为城市物流、商务、家庭、共享出行等领域提供相关的服务。

滑板底盘在美国遇 「冷」,而在中国却大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美资本 「冷热」 背后的原因

当前,滑板底盘在美国二级市场遇冷,而中国则是在一级市场大热,散户与机构,投资主体不一致。普通投资者的眼光局限以及急于退出变现,导致了二级市场遇冷,但大部分主流的机构与客户依然看好滑板底盘。

比如苹果公司,就非常看好 Canoo,一度传出收购的消息,沃尔玛也将购入 4500 辆 Canoo 的商用车。

Canoo 为沃尔玛打造的车

除此之外,近期美国陆军开始对 Canoo 的产品综合实力和技术层面的可扩展性与适应性产生了兴趣。毋庸置疑,美国陆军方会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军事行动、部队运输等场景,此前,Canoo 为美国 NASA 打造的运输产品便已亮相。

而中国一级市场持续火爆,正是由于中国投资机构看到了滑板底盘的长远价值以及市场增长空间,提前做了布局。

海外有 4 家滑板底盘上市企业,而中国还没有 1 家相关的上市企业,按照现有海外上市公司现有的估值与国内企业目前的估值对比,中国的滑板底盘企业有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空间,这一点投资机构当然看得到,况且中国的市场远比海外大得多。

总结来说,滑板底盘,在资本市场短期内被高估,而长期价值被严重低估,所以才会出现中美一、二级市场热度 「倒挂」 的现象。对于其核心价值,机构和产业方看得非常清楚,而散户就未必有这个专业性与耐性

滑板底盘价值与优势在何处?

滑板底盘可以将电池、电动传动系统、悬架、刹车等部件整合在底盘上,实现车身和底盘的上下分离,设计解耦,从而助力车企快速打造差异化车型的优势,滑板底盘相比于传统造车,可以实现降低造车的门槛以及效率,这也是 Rivian 上市后被各种资本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滑板式底盘平台是 Rivian 旗下所有电动汽车的核心。」 创始人 R.J 曾表示。

去年年底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2021 年度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滑板底盘是未来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基于滑板底盘,车型开发周期可以非常短,花样可以无限多,个性化非常强,这会给汽车的设计制造带来一场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 欧阳明高

PIX Moving 创始人 & CEO 喻川也曾表示:「滑板式底盘备受新造车势力青睐,因为它可以让车企能够大幅降低前期的研发和测试成本,同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新车型的批量生产,从而加速实现盈亏平衡。」

喻川还举例:「假如过去车企一个车型的开发要卖 20 万辆车来回收成本,在滑板式底盘的基础上,由于多车型共用底盘,单一车型卖 5 万辆车就可以实现盈亏平衡」。

PIX Moving 创始人 & CEO 喻川(图片来自网络)

悠跑科技创始人李鹏对媒体表示,悠跑打造的 UP 超级底盘具备集成传统白车身的能力,同时降低造车成本和周期,可以将新车开发周期缩短至 12 个月内、资金门槛降低至 1 亿美金内。

滑板底盘爆火背后的必然性 -- 长远价值

笔者坚持看好滑板底盘赛道,因为当前全球有两大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滑板底盘正在这个风口之上。

第一、个性化需求日益旺盛

纵观全球的汽车市场,可以发现个性化、碎片化需求在爆发式增长。

第二、自动驾驶时代必将到来

自动驾驶时代来临,车辆将不再是 「交通工具」,而是 「移动空间」。

多样化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70-80 年代,由于汽车产品稀缺,车企无需担心销售问题,即使是残次品,也会被消费者很快抢光,包括家电也是这样子的情况。

90 年代至今,随着汽车品牌增多,产能的提升,市场上车辆出现饱和,此时处于买方市场,用户开始对汽车品质、性能等提出了跟更高的要求。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整体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切换,传统汽车企业发展遇到挑战,消费者购车逻辑有本质区别:

第一阶段:解决有无问题;

第二阶段:决品质问题;

第三阶段:决多样化问题。

当下,全球用户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时期,个人偏好正在爆发式增长,在本质上,这符合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也是汽车改装文化得以兴起的主要原因。

响应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对整车生产制造流程、供应链体系、产品交付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带来极大挑战,车企纷纷寻找解决方案,而滑板底盘,是实现用户个性化车辆需求最好的路径。

自动驾驶时代必然来临,滑板底盘是基础

随着技术的进步,L4-L5 级的无人驾驶时代终将全面到来。当消费者不再需要驾驶汽车的时候,汽车产品定义不再是以驾驶为中心,而是会注重车辆的空间属性。汽车的产品定位将不再是 「载人交通工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 「移动空间」,是生活的一部分。

传统燃油汽车内燃机体积大,重量大,形状不规则,不论是前置、中置,还是后置,对整车的内部空间影响很大。而滑板式底盘结构平坦,设计约束少,将成为自动驾驶时代【移动空间】的基础。

这一点,在丰田 e-Palette 和 PIX Moving 的产品形态中可以得以验证。

从丰田 e-Palette 冬奥版的涂装可以看出,每一台车的用处都不同,有搭配大屏幕进行宣传使用、餐车、或者作为商店使用,舱体非常灵活多变。

丰田 e-Palette 的移动空间展示
PIX Moving 移动空间展示

而 PIX Moving 通过底盘、舱体自动分离,可以灵活实现无人驾驶小巴车、贩卖车、物流车、生鲜车、健身车等各类移动空间的应用。

所以,不管是从个性化需求增长,还是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终局趋势来看,滑板底盘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所以被资本市场长期看好。

但资本市场短期要逐利,而企业价值创造,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