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对华为与车企的几种合作模式进行了汇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点击链接👉🏻合作千万万,华为为什么偏爱小康?_哔哩哔哩_bilibili。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华为的鸿蒙上车的相关合作。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鸿蒙车机和鸿蒙座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主要指的是车机软件部分,而座舱就不仅限于车机部分了,还包含了更多硬件,比如音响、屏幕硬件的比例、座椅等等,甚至是整个座舱的布置,都会有华为的深度参与。
由于市面上与华为合作的车企有很多,所以我在开头整理了一个表格,给大家先梳理清楚。
极狐阿尔法 S HI(售价 39.79/42.99 万 )
华为和极狐的合作,是最早为人知晓的。有 HI 徽标加持,这款车在市场上掀起的波澜很多,当然,在股票市场的波澜同样不小。我们在去年 7 月对极狐阿尔法 S HI 版本车型的鸿蒙车机进行过深入体验,大家可以戳链接:【开箱】华为向你说 HI!鸿蒙座舱全网首测_哔哩哔哩_bilibili
极狐阿尔法 S HI 采用的是鸿蒙的车机,而非全套的鸿蒙座舱,所以在 UI 界面上,主要是为了迎合这款车型的定位用户,针对极狐的需求进行了满足。所以这款车型屏幕是与极狐阿尔法 S 普通版一样的尺寸,中控是一块 3,840*720 P 的 21.7 英寸带鱼屏。

在主界面下,会把带鱼屏分割成三个不同的模块显示不同的功能,常用的导航,尺寸是最大的。当然,也可能通过添加不同的小组件,定义出不同的功能展示。
而在极狐阿尔法 S HI 上,华为鸿蒙车机的功能覆盖,基本展示得非常全面了:


极狐阿尔法 S HI 具体可以实现的功能已经非常繁多了:
触控交互:
-
三指滑动切换相关内容的显示区域
-
上滑呼出空调
-
下滑可以呼出实现是类似手机样的快捷按键
-
还有类似于手机的任务管理中心


语音交互:
-
可见即可说
-
连续对话
-
四音区识别



手机互联:
- 无缝流转
就是手机端的应用可以直接流转到车机上。举个例子,比如你在手机上听得歌、正在使用的导航,都可以直接流转到车机上进行显示和操作。
- 畅联通话
就是指视频通话可以平移到车机端进行显示,同时麦克风还有摄像头,都采用车载端的。
- 投影功能
华为的手机应用会直接显示在车机上,而通过车机端的操作,也会让手机端同步操作响应。
华为在语音交互、触摸交互逻辑两个方面,其实很多车企也可以跟进,技术壁垒没有多大。但是最后的手机互联部分,壁垒比较高,除非手机厂商介入造车,比如小米、苹果。或者是车企去造手机,比如蔚来和吉利。否则很难打通手机与车机的互联,并且获得良好的适配。这也是很多传统车企选择 CarPlay 的一个原因,可以直接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降低了互联的成本。
北京魔方(鸿蒙车机版本售价 11.99—15.39 万)

是的,加入鸿蒙车机套餐的产品,不仅限于纯电或增程车型,燃油车同样需要一套好的车机。而且,你现在只需要不到 15 万,就能落地一个与极狐阿尔法 S HI 功能覆盖基本一致车型。

这款车型是在 7 月末上市的一款紧凑型 SUV,而这台车,也是鸿蒙车机第一次登陆燃油车。
从工程部车型的车机来看,整体 UI 设计比较简约,最下面的 Dock 栏是空调车控按键,左侧 Dock 栏是车辆设置和辅助驾驶功能的一些功能。主界面显示上,天气占据大头,右侧是多媒体、导航、蓝牙功能的入口。
几何官宣使用鸿蒙车机

就在我落笔的今天,几何官宣采用华为鸿蒙来做车机。虽然这个消息在 2021 年末就已经开始传了,但这也说明鸿蒙车机的合作还在进一步拓展。
小康才是「真鸿蒙」!
小康和华为的关系,在这里我就不重复了,大家可以观看:合作千万万,华为为什么偏爱小康?_哔哩哔哩_bilibili。简单来说,小康是华为整个鸿蒙座舱应用,目前来看程度最深的,也就是「最华为」。
在去年的 HDC 大会上,华为初次展示了鸿蒙座舱的一个相对完整状态。可以翻看这个文章:2021 华为开发者大会后,华为给我看了看未来车的样子!
在大会上,华为展示了一张之前没有曝光过的车机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横置的圆角矩形屏幕,非常接近平板的设计:

-
在最底部的 Dock 栏中,常驻了主页、座椅通风、左右分区的空调温度/风量设置、以及音量按键。这个设计与布局,在特斯拉的车机设计上,已经得到了更早的应用,而华为等其他厂家,在设计 Dock 栏时,都会或多或少地使用这个类似的布局,说明这个设计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
车机桌面的下端,常驻了车辆设置、应用抽屉、花瓣地图原子服务小组件(在最右侧的能耗小组建)、多媒体组建等功能;
-
在最上端,则是账号、提醒、时间、行车记录仪、无线充电板工作状态、蓝牙、无线、信号的状态显示;
-
屏幕的中间,并不是像一般的车机一样显示着地图,而是显示着壁纸。可能是为厂家进行自定义预留的发挥空间。
这个车机与之前的鸿蒙车机在呈现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看起来太像平板了。从 App 的全部归属到 Dock 栏就能看出,华为想给所有的开发者,一个平等的上车机会。用户可以选择很多导航、音乐 App 来使用,这也是开发者的一个开发动力。
在功能覆盖上,可以参考开头的极狐阿尔法 HI 车型,但 AITO 的车机会做得更好。当然,我们开头也区分了座舱和车机的差异,M7 多出了音响、座椅、屏幕硬件尺寸、 座舱布局基本全部是华为的思路。
目前 AITO 已经有 M5(售价 25.98-33.18 万)和 M7(售价 31.98—37.98 万)两款车型应用了华为鸿蒙座舱,华为对这两款车型的不管是在 App 生态的更新,还是版本迭代上,都要更加用心。而且实际体验与其他的「鸿蒙换皮车机」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也是华为用小康做样版,来吸引合作的一种方法。
阿维塔 11


在 6 月流出的阿维塔 11 测试版车型车机演示中,明显可以看出,阿维塔的车机 UI 与功能布局,其实更加类似与极狐这类主机厂思维,车机主界面是导航为主,能耗、多媒体在右侧成为了小组建。
不过据说这版车机已经被推翻了,我还是希望就沿着 AITO 的车机去做,目前是阿维塔最好的选择。
写在最后
华为在手机业务上多年积累的交互经验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把平板放到车机上」看起来是一次简单的适配平移,但还要深刻考虑车机本身区别于手机的交互逻辑,以及鸿蒙生态下,众多开发者的开发难度。
最终我们看的结果是,华为在 AITO 的车机上,去除了传统车企以地图作为主界面的想法,将所有应用放到一个层级,给予开发者最大限的机会。同时配合华为手机端互联的优势,整个车机的体验,已经给车企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样版。
也是因为这个样版的号召,很多车企会直接选择华为的车机方案,相信后续我们会看到更多的鸿蒙进入不同的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