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腚🍉

刘光腚🍉

关注

MG MULAN 场地试驾——纯电小钢炮能扛起销量大旗吗?(附实拍图)

环形隧道

2022-08-08

8 月 1 日,我受邀参加了 MG MULAN 在杭州举办的场地试驾。作为一款主打运动的两厢 A 级纯电后驱轿车,这款车确实给了我一些不小的惊喜。

运动篇

说起来,MG MULAN 其实与上汽的旗舰智己 L7 是同宗同源,他们都属于 E2 平台的产物。所以在我体验完智己 L7 并不停夸奖它的驾驶体验后,我就开始期待 MG MULAN 的实际驾驶感受了,因为它们两者虽然定价、级别完全不相干,但是 MG MULAN 的部分参数和配置,与「老大哥」智己 L7 别无二致。

比如,两台车同样都是 490 mm 的质心高度,同样都采用了德国大陆 MK C1 解耦式电制动控制系统+One-Box 电制动系统。

MG MULAN 目前推出的都是后驱单电机版本,分为 150 kW 和 125 kW 两个版本,我这次开到的是 150 kW 的版本,而且全程是用的 SPORT 模式。

这次试驾非常短暂,上面的赛道我共有三圈机会(漂移除外)。第一圈是跟着教练的指引,熟悉场地,第一圈,我就发现 MG MULAN 作为一台小车的灵活性,在调头弯时 5.3 米的转弯半径和 14.8 的转向比就开始发挥作用,车身转弯的角度比我想象中大,方向盘只需要在调头弯时左右手接力一把。

当然,很多人说赛车都不用左右手接力,大曲率转弯就能完成。大家要记住,MG MULAN 本质上还是家用车。所以我输出的所有观点,都是相较于普通的家用车而言的。

前麦弗逊和后五连杆独立悬架配置,作为家用来说,其实是主流的。而在场地快速变线的测试中,车辆重心快速转移,但车辆没有出现悬挂左右反复的晃动,悬挂支持性比较足。

试驾的 MG MULAN 轮胎来自马牌的 Premium Contact C,尺寸为 215/50 R17,照片中的轮胎是被教练定圆漂移蹂躏过的。全力电门下,在 80 km/h 之前,这个 215 mm 胎面没有打滑。

对于 MG MULAN 的转向手感,我个人觉得在场地试驾中,还是有些偏轻了。而大力制动时的刹车踏板,响应也比较线性。

所以总体来说,在对于 MG MULAN SPORT 模式在场地试驾中的表现,我觉得这台车有着为日常驾驶良好体验做好准备的硬件基础。日常驾驶的感受,需要我拿到量产版本的车型,深入体验一下才好给出结论。

目前已知的电池信息是,分为 51 kWh 和 64 kWh 两个不同的版本,分别对应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后续 MG MULAN 还会推出 330 KW/600 N·m 的四驱版本,加速来到 3.8 s,售价会在 20 万以内。这个加速,确实 20 以内独一份了。

外观篇

整台车的外观,已经公布很久了,整体运动氛围非常强烈。

前脸采用封闭造型,车头向前突出形如子弹。大灯造型也非常锋利,上沿为「锯齿」状的灯带排列,下面是远近光灯光源。其实仔细看,车灯上的筋线与下包围的造型形成「X」字样,「X」的中心就是 MG 的 logo 了,包括车灯的尖角,也都是把重心聚焦到了 logo 上。

整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 4,287 x 1,836 x 1,516 mm,轴距 2,705 mm。从侧面看去,B、C 柱子全部为亮黑设计,后窗贴膜后,整体性会更强。

整体造型比例看起来不太像 SUV,也不像一台传统的燃油两厢小钢炮。用邵景峰(上汽集团创新开发总院副总设计师)的话讲,这是 XFV 车型,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跨界车。

MG MULAN 尾部的造型最为夸张和复杂,上部是分体式的镂空尾翼,中间是被打断的贯穿式灯组,中央镶嵌了 MG 的 logo,在点亮时候,突出的尾灯组还会显示「天鹅」座的星矢图。在最下面还有面积不小的扰流梳理空气。

内饰篇

MG MULAN 的内饰风格与外观浓烈的运动风格有所不同,整体相对简约。也没有像新势力选手,集中在大屏上发力,视觉中心是 7 英寸的仪表和 10.25 英寸的中控屏幕。

两幅式的方向盘,在六点的位置还加了回正标,呼应了「运动」的主题。同时在三九点位置,做了更加舒适的凹凸设计。

7 英寸的仪表显示信息非常丰富:左侧是车辆的可视化显示、中间是时速和电池续航状态、右侧是车辆的状态信息。

中控屏幕的尺寸为 10.25 英寸,但由于试驾时并不是最终状态,无法登陆账户相关联网功能,所以我进入了车辆设置的菜单。

菜单逻辑清楚,但我没有找到关于辅助驾驶方面的功能设定。

MG MULAN 的换挡旋钮与电子手刹,被安置在了中控下面悬浮而出的操作台上,里面留出了手机放置的台面。而换挡机构下,也通过悬浮设计,挖出了空间。

车辆前排的接口包含了两个接口:一个普通 USB 接口,应该可以通过 U 盘给车机提供音源与视频;一个 USB Type—C 口,这已经成为大部分手机充电器的标准接口。以及一个 12 V 的点烟器。

车辆后排是一个单纯充电的普通 USB 接口。

MG MULAN 的内饰风格偏向家用,其实从储物空间的设定,也能延续这个思路。除了常规的门板、扶手箱、手套箱储物设置外,MG MULAN 还在第一排座椅的后部增加了「口袋」,为后排乘客拓展储物空间。

尾箱开口还是比较大的,二排座椅支持 4:6 比例放倒,左右设置有储物网兜。

写在最后

MG MULAN 的使命,在上汽的描述中,是要对标传说中的「Model 2」的。这意味着,它承载着上汽两个期待:一个是产品销量的爆发;一个是产品对 MG 品牌的支撑。

能够看出 MG MULAN 的目标是要做一台「好开的家用纯电小车」,为了这个 title 上汽也是下了大力气。但这次的试驾非常短暂,而且 MG MULAN 在国内的售价,目前也没有正式公布。所以很难说,MG MULAN 能不能完成上述目标。

相关链接:

6 月 13 日,MG 首次亮相了 MG MULAN 车型。

上汽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乘用车公司首席数字官(CDO)兼 MG 品牌 CEO 张亮;有「上汽新能源之父」之称的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捷能公司总经理朱军,对 MULAN 这款产品、整个 MG 的品牌定位,以及具体的像 LBS 躺式电池技术、魔方电池生态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MG CEO 张亮:MG MULAN 对标的是 Model 2

6 月 24 日 MG MULAN 外饰品鉴:

不是 SUV,不是轿车 MG MULAN 是 XFV?(附实拍图)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