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黑

姜小黑

ID.3
T03

车库评测编辑

关注

用全景影像参与辅助驾驶,大疆车载想做什么?

辅助驾驶

2022-08-25

8 月 24 日,继宝骏开启了首款搭载大疆灵犀智驾的 KiWi EV 试驾会之后,大疆车载又在深圳举办了一场智能驾驶系统的量产成果沟通会。在沟通会前,大疆车载带着我们先体验了一遍 KiWi EV 上的灵犀智驾系统。

先说结论,作为一台 10 万级微型纯电车, KiWi EV 上辅助驾驶体验非常惊艳,整体表现和功能都不亚于价格在 20 万级的智能车表现

先看硬件,KiWi EV 由 1 个前双目感知 + 4 个鱼眼环视(全景影像摄像头) + 1 个前向毫米波 + 12 个超声波雷达组成。在没有高精地图、激光雷达的前提下实现 L2 级辅助驾驶、视觉自动泊车以及指令变道的能力。可以说是用最省的成本做出了一套好用的辅助驾驶。

所以这次沟通会的目的就是为了一探究竟,大疆车载在 KiWi 上落地这么一套辅助驾驶到底要干什么。

KiWi EV 的基础能力体验

我们的体验时间选择在了 8 月 24 日的下午 5 点左右,走了深圳市中心的地面道路以及城市快速路,正好遇上了深圳的城市晚高峰。

实际体验下来,KiWi EV 在 ACC 加减速的体验、LCC 的居中稳定性都非常好。正好在晚高峰,我刻意去尝试了加塞情况和交替通行路段。

首先在大家最常见的加塞状况下,KiWi 的可视化是最早告诉你,他识别到前车了。而且识别到的时候并不是加塞车辆已经越过你车道线的时候,而是针对即将越线的车辆做了一个预判,提前就先把速度减下来了,给人的感觉非常老司机

其次就是交替通行路段,在这种较为复杂的场景下,KiWi EV 会冲到交替车辆的跟前再进行制动。如果是刚刚上手的驾驶员,并且心里预值并不高的话,容易踩停来接管车辆。虽然车辆的确能够避让,但是留的距离并不是很充分,有种玩的就是心跳的感觉。

KiWi EV 的 LCC 车道居中的体验也是不错的。在日常行驶的道路中,方向盘的修正比较顺滑,不会出现机械式一卡一卡的修正。而且在没有明确车道线的情况下,这套辅助驾驶系统有一个跟随前车的逻辑,待车道线恢复后继续按照车道线行驶。同理,在路口 2 变 3 的车道情况下,车辆也会跟随前车然后寻找车道线,大大降低了辅助驾驶退了又开的情况

值得提的一点是,大疆车载称自己的这套系统能够对任意障碍物进行识别,而且是无需提前学习就能够做到的。一般看到「任意」这两个字,我总下意识打个问号。

不过在是实际体验过程中,KiWi EV 的前双目感知的确能够我在路上遇到的特殊情况。在面对前方施工锥桶的时候,车辆会做识别并且减速避让。此前,我同事在柳州试驾的时候,拿过相机 + 稳定器当障碍物摆在车前,车辆同样能识别能刹停。

KiWi EV 的这套前双目感知,就相当于人的两个眼睛,利用两个摄像头的视觉差进行对焦。而大疆车载这套基础更多的把这套技术当过激光雷达来用,利用视差检测到物体了。不管前方障碍物是什么物体,先做出减速避让的动作再说,这也极大程度保证车辆安全来避免碰撞的发生

KiWi EV 的泊车体验

KiWi EV 还支持视觉泊车,泊车的速度和车位的识别也很快,自动泊车是用到了 4 颗环视 + 12 颗超声波作为感知,原地就能识别出车位,而且支持任意角度泊入,易用性还是非常好的。

开启自动泊车后,点击开始泊车,反应和泊入过程都非常迅速,其中脱不开车小的关系。现在这道系统还是原地打轮倒车,官方表示正在做边走边打方向的形式,显得更加老司机一点

有一点,我需要提一下。这套泊车系统在可视化上仅显示平面车位,没有将车位与全景影像融入进一起。这就导致,你无法精准知道你选择的车位就是你泊入的车位。希望后面两者可以做一个融合。

高阶辅助驾驶能力

KiWi EV 最有意思的点在于,这台是具有指令变道的能力的。在侧后方没有毫米波雷达,没有视觉感知的情况下,仅用鱼眼摄像头就完成了整个指令变道的操作,一般大家在调用鱼眼摄像头的时候仅作为低速车道保持使用,这一点还挺神奇的

根据官方介绍,指令变道的最低开启速度为 30 km/h,侧后向的最大探测距离为 30 m。

在城市道路中,KiWi EV 上的这套指令变道速度很快,属于比较激进的类型,拨下转向灯灯杆后,车辆就立即开始变道,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提速变道逻辑,这点必须给好评

不过这套系统由于是由鱼眼摄像头构成的,碍于最大探测距离的影响,在高架道路上面对目标车道后方的快速来车,会来不及反应,即便这套系统有着一个非常聪明的提速逻辑,高速场景下依旧可能会造成别车的情况。

针对这个情况,我也向大疆车载了解了一下这套鱼眼摄像头的逻辑。

由于鱼眼摄像头是存在比较严重的画面畸变的,所以鱼眼看见的远处都是糊在一起的,大疆表示在鱼眼检测中加入了一套自研的 3D 检测,将畸变画面作为投影再去识别。

同时,还融入了一套车轮检测的逻辑在内,检测不清车就通过检测车轮来判断这是不是一台车。换句话说,在远处车辆的识别过程中有一定猜的成分,这也是为什么面对高速来车的时候会出现别车现象

此外,弯道的居中能力暂时还没有到最佳水准,只能转过半径为 75 m 的弯。面对大曲率弯道在不降速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压线的风险,这时候还是需要驾驶员来及时接管。

大疆车载也表示,预计下一版 OTA 会改善这个问题。好在,KiWi 的人机共驾做得非常棒,不会有人和车抢方向的情况,及时接管用正常力度拧一把方向盘就回来了,非常自然。

这也是这套系统体感较好的地方,在错综复杂的城市路段中,可以不退出辅助驾驶进行人机共驾,在需要的时候拧一把方向,剩余的依旧能够交给车辆完成。这一套系统在五菱内部,是通过 500 名用户做情绪内测所打磨出来的,大疆透露仅方向盘手感的调整就花了 2—3 个月。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去实际体验一下,会是一种新的体验。

大疆车载想做什么?

截止目前,KIWi EV 仅仅是大疆车载落地的第一个产品,还是在现有车型上改进而来的,并未参加更全面的产品定义。根据大疆车载透露,现在已经跟五菱谈下了战略合作,后续能够看见更多的大疆车载落地在五菱产品线中。

大疆车载还表示,官网上的 D80 / D80+ / D130 / P5 / P100 仅仅是用来做宣传的 Demo,后续会根据用户需求、主机厂的品牌战略需求来给出相应的个性化定制。前置 800 W 双目、多毫米波、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都会见到。大疆原话是:「要用恰到好处的硬件和算力来实现好的体验。」就以 KiWi EV 目前的表现来看,未来在其他车型加上更多硬件种类,表现值得期待。

额外透露一点,KiWi EV 在大疆车载的基础下,是支持记忆泊车的,预计将会在年内 OTA 推送。我们现在试的 KiWi EV 也已经具备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后续的能力还能够继续提升。最关键的是 KiWi EV 现在的售价是 7.78—8.68 万元,这套系统的成本大概在 7,000 元左右,大家觉得加上这套大疆车载后会卖多少钱呢?

其实目前对于大疆来说,车价并不算太重要,反倒是提供给大疆车载一个亮相的平台。大疆车载如此快速地把这套灵犀系统落地在 KiWi EV 上,且没有花费太高成本的做法是想让更多消费者、更多厂家看到大疆车载现今的实力。
大疆自己也表示,当下的这几套系统对于整车没有太大的上车限制,纯电车、插混车、燃油车+48V 轻混,只要带中央处理架构的都可以用上大疆定制的系统,还会为之匹配上相应的硬件。往后的智能化赛道上,我们将看到一名新的大将守在智能化的大门前。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