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梦有限

白日梦有限

问界 M9
问界 M5
关注

我为什么选择问界 M5 ?

问界 M5
提车作业

2022-09-06

前言

在文章的开始,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 2022 年的今天,我们还有人会考虑纯燃油车吗?

华为轮值总裁余承东:「纯燃油车油耗高,功能弱,动力差。」

长安总裁 朱华荣:「中国已经初步具备停产纯燃油车条件。」

蔚来李斌:「真搞不懂 2022 年为什么还有人买油车?」

2022 年也是魔幻的一年。

国际形势的影响导致油价飞涨、锂电池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电池价格飞涨、节假日充电设施布设不完善,服务区依旧享受充电排队、川渝地区供电紧张,纯电车排队充电、上海市插电混动(含增程式)享受绿牌最后一年、深圳市政府给予搭载开源鸿蒙车型补贴,综合补贴合计最高 4 万……

为什么我相信 AITO

我第一次见到 AITO 的场景和很多普通人一样,纯粹路过华为,因为别的原因进去看了看,结果一看:“卧槽,这咋有辆车?华为造车了?这还不是赛力斯 SF5 华为智选?”

还记得那是去年 12 月的一个周日,我在北京租车自驾游,我从大兴开到良乡接上我表妹,开到北京的国贸,然后在逛银泰 in01 的时候突然发现华为门店里有辆新车。


作为一个骨灰级花粉,我在 21 年 6 月也去看过赛力斯 SF5 华为智选,当时我对赛力斯的印象就是:外观激进,内饰中庸。前脸的∑大灯虽然拉满了辨识度,但我是真的不觉得好看(至少在看到阿维塔11之前是这么想的)。

所以当我看到看到这辆车的时候第一眼真的不敢相信这问界 M5 和赛力斯 SF5 是同门兄弟,问界的内饰从外到内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去除了我最不喜欢的 SF5 后窗的挑尾!

对,扯了这么多,还没说到正题,为什么我相信 AITO,主要是有 3 个原因

1、华为是中国最聪明的企业之一,他不可能连续造出 2 台烂车砸自己的招牌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华为过往收入和利润的大头“消费者终端业务”在近两年表现不佳,华为需要尽快找到新的、更有效地现金奶牛,给华为喂奶造血。

面对疫情、逆全球化、贸易制裁的压力,华为大力投入的车业务不能再一直烧钱烧下去,再烧下去,等钱烧光了,那才是真的“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

2、这辆车的体验就是 30 万内近乎无敌的存在

由于家里也有 25-30 万级的 BBA,高中三年每天乘我妈开的 Q3 后排,高考完拿到驾照之后又一直在开Q3,所以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人比我更懂 25-30 万的「豪华车」长啥样子,有啥东西,开起来咋样……

之前说到我是第一批看到华为,所以当我看到问界 M5 的时候,我完全没想到他才卖 25 万多,你和特斯拉、小鹏、蔚来、高合比一比内饰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了……

然后今年春节前上海有一场集中试驾会,我们全家也一起去体验了问界 M5 的场地驾驶感受,这车真的很好开,增程纯电平台的低重心操控感受真的是太得心应手了!赞哦!

像奥迪 Q3 这种 35 码过匝道弯都会感觉没有信心的垃圾车就应该「丢到垃圾桶里面」

3、我并不是最最早的第一批车主

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问界发布时其实并没有现在主销的至臻版,而是后驱标准版、四驱性能版、四驱旗舰版这仨版本。3 月提车的首批车主都是目前几乎 0 新增的性能版,传闻因为旧款电机库存不足,所以加推了至臻版,在硬件看齐旗舰版的同时比旗舰版便宜了 3 万左右。

哦对,至臻版这家伙从5 月底到现在一直是送 3 个价值 6000 元的选配,除了强制选赠轮胎套件、头枕音响,一般来说大家第三个项目都会选HUD抬头显示,因为这个抬头显示还是挺好用+好看的,信息密度、信息量、显示面积都恰到好处!

然后,以 3000 的快感的第一批车主,大量的在 B 站发布用车日常,让我了解到问界 M5 的便利性,智能化等方面对于他们生活的改善。让我更加相信了这辆车是一辆好车。

我大学主修的是酒店管理,我们老师曾经这么说过:
一般情况下给我们酒店写评价的客人有三种:

1、你们的服务让我太失望了,今天我一定要写个差评!

2、你们的服务令我印象深刻,今天我一定要写个好评表扬你们!

3、这次住店的体验中规中矩,你们也挺不容易的,我随便写个中等的评价吧。

为什么我选择了增程式

2022 年的夏天真的是出奇的热,今年夏天我每一次坐上我妈的 17 年次丐版奥迪 Q3 、或者我爸的 11 款顶配标致 508 的时候都会想:“这车要是有远程开空调就好了”。

在我的印象里,除了 17、18 年的雪佛兰部分搭载了安吉星服务的车有这个功能以外我还不知道哪家纯油车可以做到,比较原地启动发动机烧油很容易燃烧不充分,产生积炭,影响动力和油耗。

加之在文章的开始我说今年是魔幻的一年,油价和电池原材料价格飞涨,家里半年内没有充电条件,上海市最后一年混动绿牌,想要以后假期出门无忧……

基于这些条件下,我们把购车范围放在了混合动力的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当中。

这个时候就要说到我们家的用车场景:我爸每天要开将近 110KM 往返松江-浦东(上海的东西两头),如果选购比亚迪 DM-i 系列的产品,哪怕买了 110KM 左右的版本,每天还是要用到一部分的油,还得需要排队等车,等用上远程开空调估计已经开的是热空调了。

而如果选择其他品牌的混动车型,好像有技术有实力的品牌也几乎没有了……

然后,在这个时候,问界出现了,纯电续航 180KM,日常可用公里数 150 KM,掐头去尾也能靠纯电开完 110 KM 的上下班,而且问界 M5的续航还反向虚标,完全解决了我们家用车场景的需求。

还有一点额外的加分项:由于问界 M5 是增程式,发动机不直接介入驱动,所以这辆车的驾驶感受相当接近于纯电车,零百加速远超 DM-i车型。

写在M5 EV发布前夜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 M5 EV很香,对于增程的M5 车主回是被刺吗?

我觉得不会,这两款车型的动力形式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很少有用户是同时均匀交叉在混动和纯电的交集中的,混动和纯电总有一个是更适合特定消费者的。

所以,无论 M5 EV改了多少,刺了我们 M5 老车主多痛,这都不算什么!

让国产车卷起来,在内斗中给消费者更多更好的选择,一起把合资车卷死才是关键!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