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知新能源汽车

焉知新能源汽车

关注

小鹏 G9 的两面:混乱的配置与过硬的产品力

小鹏 G9

2022-09-22

作者:陈念航

配置混乱的小鹏 G9

小鹏汽车旗舰 SUV 车型 G9 上市之后,美股和港股股价都跌至历史新低。

尽管何小鹏对 G9 信心满满:月销过万超越奥迪 Q5、媲美保时捷卡宴和奔驰 GLS、拳打特斯拉 Model Y…… 称其为智能汽车时代的标杆。

但资本市场好像并不买账

如果从 G9 本身的产品力来看,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内饰空间,都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而且也有蛮多亮点,比如充电快、能耗低、智能化强,特别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自称为业内「标杆」也没什么问题。

特别是 G9 把非常成熟的 XPilot 4.0 系统(高速 NGP、ACC、LCC、VPA 等)做成了标配,除了入门级车型没有,其他都有配置,这其实非常值得肯定。

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

我认为(这里并非「马后炮」,也无意教何小鹏先生如何做企业,只是理性探讨):

1、G9 上市太晚了:如果是 4-5 月上市,那机会更大,那个时候蔚来 ES7、理想 L9、问界 M7、问界 M5 EV、阿维塔 11 等车款都还没有出来。再往后的话,还有更具性价比的理想 L8 等车型。其实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国内中大型新能源 SUV 的市场突然就卷得严重。

2、G9 价格区间的问题:31-47 万的跨度,足足 16 万的区间,什么都想要,可能什么都做不好。而且,随便一选配置就要 40 万了,这个价格对于很多等待已久的潜客来说没有惊喜,40 万以上买小鹏,消费者还需要适应和接受,但这是小鹏品牌向上必须要做的。最低价 31 万的 570G 车款,虽拉低了门槛,但智能驾驶上的能力几乎为零,出货不会大。

针对入门版车型的配置,何小鹏也进行了回应:「570G 车型是根据用户的声音来做的,市场上仍然有很多用户需要的只是一个基础的电动车,这里面需要做平衡。」

3、车型配置规划(SKU)太混乱,走了燃油车企的套路:G9 共有 6 个车款、3 种续航版本、3 种选装包。消费者会纠结有没有标配激光雷达,英伟达 Orin 自动驾驶芯片到底用了几颗、3C/4C 充电倍率的电池能不能选。最低配车型智能驾驶能力几乎没有,而且也没有选配的空间。

更别说还有外观颜色、内饰颜色、轮毂样式的选择,实在是有些复杂。

就在发布会之后,小鹏官方都觉得难为消费者了,还出了一个车型配置的攻略,通过各种配置的排列组合,得出了三种优先选项:570E、702E、650X。

针对 SKU 问题,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其实 G9 的 SKU 比之前的车型要简化,但是确实有一些理解门槛,有配置能力上的问题,也有配置逻辑上的问题,这个事情会再想一到两天,然后尽快去推动这个问题的改善。」

不知道两天后,小鹏会给出怎样的优化方案。

G9 售价公布之后,很多意向客户选择了退订,也有很多在几个竞品车型里犹豫而最终选择了其他品牌,一方面价格没有惊喜,另一方面是很多亮点功能如超快充电池、XNGP 全场景辅助驾驶、双电机、双腔空气弹簧等必须要选更贵的车款才能获得,层层加码。

事实上,小鹏汽车此前已经调整过销售策略,希望借此推动高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为更多消费者所用,所以把它做成了很多车型的标配,也希望借此来拉高车辆售价,往更高端冲击,这个策略其实循序渐进没什么问题。但是 G9 上却换了套路,选配占据重要位置,很多消费者的积极性被打消了。

在 G9 上市发布会上,何小鹏说 G9 明年的销售规模要超过奥迪 Q5(奥迪 Q5 8 月销超 12000 台),而在之后的媒体采访时,何小鹏改变了说法:交付预期是至少要超过小鹏 P7(P7 今年前 8 个月月均销量接近 6000 台)

SKU 混乱归混乱,消费者吐槽归吐槽,我们来帮大家捋一捋目前 G9 的车款,看看到底该怎么选。

G9 应该怎么选?

小鹏 G9 目前:

  • 6 个车款:570G、570E/650E/702E、650X 性能版 / 650X 上市纪念版
  • 3 个续航版本:570 公里、650 公里、702 公里,都是 CLTC 工况
  • 3 个选装包:2.2 万元的 5D 音乐座舱、2.8 万元的 XNGP 辅助驾驶、1 万元的 4C 超快充电池包

续航里程、外观内饰颜色以及轮毂样式选起来难度不大,但怎么把智能化、电池包的选装包配合起来选确实令人头大。

这里也简单总结一下:

1、单双电机:百公里加速时间和空悬的区别

  • 双电机 + 双腔空气弹簧:650X 性能版 / 650X 上市纪念版

  • 单电机 + 空气弹簧:570G、570E/650E/702E

2、有无 5D 音乐座舱:是否有沉浸式音响体验和全面的舒适性配置

  • 可选装 5D 音乐座舱:570E/650E/702E

  • 标配 5D 音乐座舱:650X 性能版 / 650X 上市纪念版

  • 不可选装 5D 音乐座舱:570G

3、有无 XNGP 包:支不支持城市导辅助驾驶的区别

  • 标配激光雷达,可选装 XNGP:650E/702E

  • 标配激光雷达,标配 XNGP:650X 性能版 / 650X 上市纪念版

  • 不标配激光雷达,不可选装 XNGP:570G、570E

4、有无 4C 超快充电池包:充电 5 分钟续航 130+ 公里和 200 公里的区别

  • 可选装 4C 超快充电池包:650X 性能版

  • 不可选装 4C 超快充电池包(标配 3C 电池包):570G、570E/650E/702E、650X 上市纪念版

其中,650E 车款只能从 5D 音乐座舱和 XNGP 辅助驾驶两个选装包里二选一,都想要的话直接选 650X 车款。

所以,570G、570E 是 G9 低配车型;650E 和 702E 是中配车型;650X 性能版 / 650X 上市纪念版是高配车型。

个人选择上,如果对 XNGP 兴趣不大,选个 570E+5D 智能座舱的组合,35.2 万元,比较有性价比,毕竟高速 NGP、ACC、LCC 都有标配;如果对 XNGP 兴趣很大,那就选择 650E 或 702E,再配一个 XNGP 选装包,37.8-42.8 万元,完全够用;如果不差钱都想要,那就选高配的两款。

G9 车款里面的 G、E、X 其实代表的是车辆的智能化能力,包括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能力,如果按照之前小鹏的车型配置,G9 还少了 P、N 两个车款,难道后续还会有惊喜?

G9 的硬实力?

这一次,小鹏 G9 的车型定位是:超快充全智能旗舰 SUV。

  • 超快充:800V 高压平台、高倍率充电电池以及高功率充电网络

  • 全智能:体验更进一步的智能座舱和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 XNGP

  • 旗舰:价格打到了 35-47 万元,外观内饰质感以及驾驶品质要对得起旗舰定位

逐一来看。

(1)超快充:800V 高压平台 + 3C 电池标配已经是突破,4C 电池是甜点

800V 高压平台,标配 3C 快充电池,选配 4C 超快充电池,铺设高功率充电站 / 桩,是小鹏汽车在电池容量不大变的情况下,提高充电效率、解决纯电车续航焦虑的解法。毕竟何小鹏看不上混动,也不没有意向涉足换电。

在 G9 上,这一解法贯穿的很彻底,但也有人吐槽,4C 超快充电池只有一款 650X 性能版车型能选,还是不够有诚意。

目前有信息称,G9 3C 车型电芯的供应商有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其中有三元锂电芯和磷酸铁锂电芯两种方案,而 G9 4C 超快充电池的电芯则会由欣旺达提供,产能产量受限,可能是影响小鹏配置该电芯版本车型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个版本的车型交付也会更晚。

在具体参数上:

小鹏 G9 搭载的最大电池容量是 98 度电,配合 800V 高压平台,在 480KW 的 小鹏 S4 超快充桩上,从 10% 充电到 80%,4C 版本需要 15 分,3C 版本不超过 20 分钟。

4C 超快充电池的最大功率是 430kW 左右,使用小鹏 S4 超快充桩可以实现充 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而 3C 的功率则要更低,300kW 左右,充五分钟补能 130+ 公里。当然,峰值功率也不会持续太久,而且还要看是否「天时地利人和」才有可能触碰到峰值功率。

根据其他同行的实测数据:一辆续航 650 公里的 3C 版 G9 车型,从 15% 电量充到 95% 电量,大概需要 40 分钟,而且无论在 120kW、180kW、400kW 还是 480kW 的桩上,目前峰值充电功率都不会超过 300kW,而且峰值功率持续时间很短

但这样一个充电效率,已经是非常优秀了。

等到小鹏将其 S4 超快充桩铺得密度更大,补能的体验也会更好,更棘手的问题是现有电网基建方面能不能支持的了这么大规模的超快充需求。

按照小鹏的计划:

  • 2022 年底前,小鹏汽车将会有超过 50 座 S4 超快充站在全国核心城市投入运营;

  • 2023 年底前,小鹏汽车计划在全国重点城市最少完成 500 座 S4 超快充站覆盖;

  • 2025 年,小鹏汽车的目标是累计建设 2000 座超快充站

可以预见,这将是一笔不菲的投入

(2)智能驾驶:2024 打通全场景,野心勃勃

小鹏 G3 上的自动泊车、小鹏 P7 上的高速 NGP、小鹏 P5 激光雷达版的城市 NGP,在智能驾驶这一模块,小鹏一直都是走得非常快速且激进,野心勃勃。

用何小鹏的话说,其 XNGP 系统将在 2024 年实现点到点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覆盖泊车和行车的全场景。而且,G9 是小鹏从智能汽车时代走向无人驾驶汽车时代的最后一款车,意味着小鹏的下一款车就可以实现无人驾驶了?

事实上,XNGP 辅助驾驶包是 G9 上的主打卖点之一,其上最吸引人的就是城市 NGP,以及未来全域贯通的可能性。但 XNGP 和特斯拉 FSD 一样,是需要花一个不太低的代价获取,所以也会劝退一些人。

其实我认为,现阶段小鹏对于消费者最有价值的决策是 G9 上 XPilot 4.0 系统的标配。

G9 除了入门车型 570G 外都标配了 XPilot 4.0,包括了全新重写的高速 NGP、ACC、LCC、VPA 等等

其中,570E 车型没有前装激光雷达,所以选不了 XNGP 选装包,而且只有单颗英伟达 Orin 芯片,毕竟 XPilot 4.0 系统用不到两颗。

702E、650E 性能版两个车型前装了激光雷达,所以可以选装 XNGP,但也可以不选,只用标配的 XPilot 4.0 足够,同样是单颗英伟达 Orin 芯片的配置。

余下两个版本车型则是标配了 XNGP,当然在体验上会更加完整,未来的升级空间也更大。

在硬件配置上,G9 做了一些更新:英伟达 Xavier 芯片换装成了英伟达 Orin,总算力达到 508 TOPS;摄像头像素也更高了,上了 800 万像素;激光雷达换了供应商,从大疆 Livox 变成了速腾聚创,但仍然坚持用两颗,放在前大灯处(而不是额头上),还给激光雷达加了更坚固的防护罩。

(3)智能座舱:语音交互打造标杆

智能座舱上,P7、P5 已经打了很好的基础。

G9 也走上了横向大屏的道路,而且和理想 L9 如出一辙,一块 10.25 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和双 14.96 英寸 2K 中控副驾双联屏。

中控屏的观感目前应该可以称得上是国内前三了,黑边的处理,屏幕的厚度,都还不错,配合上小鹏设计的这一套 UI,不会让人觉得廉价。

特别是这套中控配有 3D 人机交互系统,基于 Unity 引擎技术开发,能够实时渲染 3D 地图并提供更广阔细致的 SR 环境模拟显示,车载导航的显示效果会非常有沉浸感。另外还可以可视化控制车窗、悬架等车辆的细节状态。怎么炫酷怎么来,玩屏幕是现在这些智能汽车厂商的一大绝活。

在开启 XPilot 或者是 XNGP 时,这套 SR 显示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将给予驾驶员足够的驾驶信心,明确告知(声音、画面、振动等)驾驶员系统正在稳定控制车辆,所有操作都尽在掌握。

在小鹏 G9 上,小鹏的全场景语音又升级了。

语音的本地功能得到了优化,在无网络连接或网络信号不佳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小 P」进行超过 600 项车辆功能的语音交互,因为这些资源库都在本地,随时调用。

而对于一些不太常用的功能,则需要配合云端库来使用。能用本地就用本地,本地用不了就用云端,语音端云一体化,让 G9 的语音交互的响应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全场景语音的优化还有很多,将四音区识别技术发挥到了极致,具体去车上试试会更加直观:

  • 车上不同位置发出语音指令无需重复唤醒;

  • 可识别不同成员之间连续承接的指令,比如主驾说「开窗」,副驾可以说「我也要」;

  • 一段交互中可以同时包含 4 个指令需求,可以通过主驾扬声器、副驾蓝牙耳机以及音响系统,对不同位置的交互需求进行方位化回应;

  • 语音助手可以同时执行车内四个人发出的不同指令。

  • ……

最后的最后,就是 G9 上的沉浸式音响系统,包含了 28 个声学单元,总功率为 2250W,有 18 个丹拿原厂 Confidence 高级音响系统扬声器,毕竟丹拿和小鹏之前的车款已经合作的很好很深入。G9 的音响系统支持杜比全景声,请了业内大师来调校,让你坐进车内就像身处影院。

为了配合这套音响系统,小鹏还和很多影音提供商达成了内容上的合作,生怕车主在 G9 车里耳朵无聊。

其实 G9 上大部分车款在智能化上的标配很丰富,比如 Xmart 4.0 车机系统、全场景语音交互、XPilot 4.0(含高速 NGP)等等。但大家的目光都被选装包给吸引过去了,特别是 XNGP 选装包,其实这个包和 XPilot 4.0 最大的区别是有没有城市 NGP,但消费者现阶段真的那么需要城市 NGP 吗?

在我看来,成熟的 XPilot 4.0 还能满足 3-5 年的需求,更别说城市 NGP 的普及程度还受到法规政策、道路基建、高精地图覆盖等等的限制,与其不自如的使用城市 NGP,不如愉快的使用 XPilot 4.0,相信很多小鹏 P7 的车主深有体会

关于驾驶品质,没有真正驾驶过就没有发言权,但从硬件配置来看:405kW 的双电机总功率,3.9s 的最快零百加速,智能双腔空悬…… 都是旗舰的配置,目前从车评人的反馈来看,驾驶质感对得起这个价格,但问题在于,消费者选择 G9 大部分还是冲着智能化去的,把驾驶品质做好是基础选项。

关于 G9 的外观内饰、空间和舒适性配置,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好在这些方面没有成为其短板。

就是这样一款何小鹏口中各方面都做得均衡恰到好处,在智能化上是行业标杆的 SUV 车型,能俘获多少消费者的芳心?至少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不容乐观。

但也不用急于一时,消费者心理、消费者需求、品牌后续营销策略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结果,所以我们再等等看看小鹏的下一步动作。

而就在 G9 上市的 10 天后,理想 ONE 的换代车型理想 L8 就要发布,争夺十一卖车黄金期,检验 G9 战斗力的时候到了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