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1 月 17 日,凯迪拉克正式发布了旗下奥特能平台的首款车型——LYRIQ。虽然使用了全新的奥特能纯电平台,但从外观还是能一眼看出这是一辆凯迪拉克。
不过原本预计 2022 年中就交付的 LYRIQ ,直到上个月我到店体验的时候,依然还是工程车的阶段。
那么 9 月底了,LYRIQ 准备好交付了吗? 这次来到云南香格里拉参加试驾,我似乎得到了答案。

静态表现
静态的展车相信不少人在门店已经看过不少了,这里我重点说一下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部分,希望还没有体验过实车的读者在看过以后,有机会自己去店里感受一下。
外观
车头部分依然是熟悉的凯迪拉克家族设计,只不过因为是纯电车型,原来的进气格栅变为了封闭式设计。

中网内隐藏了发光格栅,晚上点亮的时候应该会很好看。

日行灯与大灯都放置在了左右两侧。

从侧面可以看出,LYRIQ 车顶从驾驶员头部开始做了一个明显的向下收尾的设计,这也是不少人担心后排头部空间的原因。

车尾依然是熟悉的凯迪拉克风格,有棱有角,很像凯迪拉克的盾牌标志。

LYRIQ 是有前备箱的,但仅有 35L 的容量,基本也只能放一些饮料,或者背包这样的物品,拉杆箱之类的是放不下的。

好在后备箱有 521L 的容量,空间足够大,可放置相当多的日常物品。

将后排座椅放倒后,更是能获得 1549L 的储物空间。

后备箱左侧有放倒后排座椅的按钮,一个用于接车载电器的外放电接口,以及一个照明灯。

打开后备箱隔板,下面的工具箱有一个较深的储物槽,可以放置一些小件杂物。
外观方面就聊这么多,内饰部分相信大家更加关心,这就带大家看看。
内饰
前排内饰的全貌我放在了竞品对比的章节,这里我还是从细节部分开始说起。
左侧挡杆部分没什么好说的,都是常规的功能,真正需要说的是方向盘后的这个小小的拨片。

这可不是燃油车上换挡用的拨片,而是控制车辆动能回收的拨片,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设计,实际使用体验放在动态部分再说。
右侧挡杆看起来是个普通的怀挡,但使用起来并不一样。LYRIQ 在换挡时并不是直接踩住刹车上下拨的,而是需要先将怀挡向驾驶员侧回拨一下,再进行上下换挡。个人觉得不如直接上下拨来的方便,猜测是凯迪拉克为了防止误触换挡才这样设计。

主驾座椅的各项开关被放置在了门板上,操作的时候确实更加直观。

门板上这一片密密麻麻的三角形就是氛围灯了,官方称之为「树影婆娑」氛围灯,支持 26 色显示。


在主驾门板储物格的前部还放置了后备箱的开启按钮,又是一个比较少见的设计。

音响为与 AKG 深度合作的 19 扬声器,1,400 W 音响,实际听感确实相当不错。

前排的空调出风口是物理调节的,但和常规的直接调节出风口不同,LYRIQ 是通过出风口旁边的水晶操作杆来控制的。出风口下方依然和燃油车一样,有一排不常用的物理开关。

仪表和中控是连在一起的 9K 分辨率屏幕,PPI 为 271,最高亮度 850 尼特,10 bit 色深,各项参数都是顶级水平。仪表部分也是可以触控的,用户可以自定义设置不同的仪表展示模式。




中控部分的尺寸和仪表部分几乎一致,车机流畅尚可没有明显卡顿,但在同为 8155 的车型中相对一般。另外系统菜单需要熟悉一下才能找到对应的功能。

中央扶手区域保留了常用的控制区域,其中旋钮并不是用于控制多媒体音量的,而是用来替代中控屏触摸操作的,相当于「鼠标」。

打开扶手箱,深度约为一瓶矿泉水,但总体空间不算大。内部有一个USB A 口和一个车载快充接口,USB C 口被放置在了扶手箱外,旁边是手机无线充电槽。

扶手箱与中控区域有掏空设计,储物空间较大,女士的高跟鞋、手提包,男士的皮鞋都可以放在这里。

中控下方保留了一排空调控制按钮,还有两个小抽屉可以放置票据之类的小物品。


前排两个头枕都带有扬声器,在听歌的时候可以做到不打扰车内其他乘客。

车顶使用了全景玻璃天幕,并且带电动遮阳帘。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拍摄的是后驱长续航豪华版车型,如果是尊享版车型,使用的是两片天窗,支持开启前半部分。

大家关心的后排空间我实测了一下,本人身高 176 cm,前排是我合适的坐姿,腿部空间比较充裕有两拳两指左右,但完全靠在椅背上时头部空间仅有两指。


后排在扶手箱后方有两个出风口,两个 USB C 口,还有一个置物槽,但我试了一下手机是无法放进去的。

后排扶手只有两个杯架,这也是中间座位靠背比较软的原因。

内饰部分就说这么多,既然是试驾活动,那肯定得把车开起来再聊。
动态试驾
老规矩,开始前先说一下车型,本次试驾的是凯迪拉克 LYRIQ 后驱豪华版,所有试驾感受仅能代表这款车型。此次十月份首批交付的也是后驱豪华版和尊贵版,四驱版本还需要再等等。
由于本次试驾地点在云南的香格里拉,路况条件并不是很好,多数都是双车道的小马路,而且当地查限速比较严格,所以试驾的平均最高时速不超过 60 km/h。
先给大家看一下某一段路的能耗表现,对于一款车长 5 米的中大型 SUV 来说,这个能耗算是不错了。

LYRIQ 共有旅行、运动和自定义三种驾驶模式。在旅行模式下,车开起来比较轻松,但旅行模式下方向盘转向手感较轻,个人并不喜欢。切换到运动模式后,方向盘转向手感才较为适中。
不管在哪个模式下,LYRIQ 的动力输出都比较线性,踩下加速不会给人窜的感觉。默认情况下并没有动能回收,需要使用方向盘左侧的动能回收拨片或者开启单踏板模式才有动能回收。自定义模式下还支持调整刹车的反馈力度。
先来说说 LYRIQ 的单踏板模式,在旅行模式下开启后,感受与特斯拉的单踏板完全不同。特斯拉是松开踏板就像踩了刹车一样,而 LYRIQ 仅仅是在普通模式下增加了较轻的动能回收,以及松开踏板刹停到 0 km/h 的功能。
由于我自己开特斯拉的时候都不会开启单踏板模式,所以教练一开始让我尝试一下单踏板我是拒绝的,但真正开启后发现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单踏板模式,减速柔和线性,并且支持刹停。
接下来说说动能回收拨片,不管是否开启单踏板模式都可以使用,只要向驾驶员方向拨动就能获得一定的制动力,拨到底的感觉接近把刹车踩死,可以理解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手刹」。
但我个人觉得使用这个拨片还是需要谨慎一点,尤其是新手在不熟练的时候,遇到紧急情况可能出现不知道是用拨片减速还是踩刹车减速的情况,请务必做到踩刹车减速的肌肉记忆再使用拨片。
底盘方面毕竟是老牌豪华品牌,调教得还是非常整。另外悬挂过滤路面细碎震动方面确实做得不错,遇到大坑之类的路面也没有像开船一样的大幅摇晃。
NVH 方面,在时速不超过 60 km/h 的情况下,LYRIQ 车内还是很安静的。再打开 AKG 的音响,那真是窗外的世界与我无关。
最后,本来应该试一下辅助驾驶的。但 LYRIQ 上的 Super Cruise 还不是最终交付版本,并且之前也提到了,香格里拉的道路环境较差,所以这次非常遗憾没有辅助驾驶的体验部分。
虽然凯迪拉克 LYRIQ 的实际表现可圈可点,但它的对手可都不是简单的角色。
竞品有哪些?
说到 30—50 万区间热门的 SUV 车型,大家会想到哪些?把你们的想法写在评论区吧。
对我来说,我最先想到的自然是蔚小理今年发布的旗舰 SUV 车型,也就是小鹏 G9,蔚来 ES7,理想 L9。除此之外,我还想加上阿维塔 11。

这几辆车的外观和内饰我为大家整理好了,你们最喜欢哪辆车的外观内饰呢?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家对于豪华内饰的理解完全不同。理想 L9 取消了主驾仪表屏,改用了一块小尺寸方向盘交互触屏 + 大尺寸 HUD 来代替,蔚来 ES7 也配备了 HUD 功能,而其余三款车并没有 HUD。小鹏 G9、理想 L9 和阿维塔 11 配备了供副驾娱乐的副驾屏。

座椅的配置如下图所示,除了理想 L9 ,其他车型均为五座 SUV。理想 L9 的座椅配置最为丰富,小鹏 G9 、蔚来 ES7 和 阿维塔 11 的 4 座版本配置同样豪华,但阿维塔的 5 座版本后排仅有座椅角度可以调节。相比之下,LYRIQ 的后排配置就不那么豪华了。

动力方面,有三辆车四驱版本的百公里加速都在 4 秒以内,妥妥的运动型 SUV 水准。凯迪拉克 LYRIQ 四驱版本也有 4.9 s 的加速,也是很不错的动力水平了。理想 L9 由于是全尺寸 6 座 SUV,5.3 s 的百公里加速在同级别 SUV 中动力依然强劲。
说到豪华车,音响总会是不得不提的一项配置。如下图所示,小鹏 G9 与理想 L9 的音响功率最高,凯迪拉克 LYRIQ 与蔚来 ES7 也并未逊色多少。相比之下阿维塔 11 在音响上略占下风,但 RNC 主动降噪是其一大亮点。

总结一下,凯迪拉克在 LYRIQ 上的确拿出了自己在这个价位车型上不错的配置。但由于国产品牌豪华 SUV 在这个价位「内卷严重」,LYRIQ 不少配置相比竞品不但没有优势,甚至还略逊一筹。
写在最后
9.28 凯迪拉克 LYRIQ 正式从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工厂运往全国各地,这辆公布了预售价大半年的车终于要开始交付了。
然而国内的豪华新能源 SUV 市场早已不是去年 11 月的样子,在 40 万价位对手不再只有蔚来,还有小鹏、理想,以及阿维塔这位新玩家。
LYRIQ 在配置、本地化车机、辅助驾驶等方面,相比国产品牌的对手们均不占优势。同价位产品配置比不过国产品牌,也是目前所有合资品牌遇到的一大困境。
对于凯迪拉克的老车主而言,LYRIQ 对他们来说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如果要换一辆纯电动车,LYRIQ 的确有可能会是他们的首选。
但对其他想买豪华新能源中大型 SUV 的用户来说,现在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