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实验室

电车实验室

关注

24 小时 15000 + 人下单,这台比亚迪高端车豪华品牌用户都想买?

腾势 D9

2022-10-02

撰文:CH_陈函

关键词:大,豪华,DM-i。

「我们很庆幸品牌焕新后的第一款车不是电动 SUV,而是 MPV。」

腾势 D9 媒体试驾会的欢迎晚宴上,我隐约听到了隔壁桌说了这么一句话。当时厂家工作人员和媒体正在谈论最近 「友商」 们的明争暗斗和市场竞争的瞬息万变。

从这句话中,我能听出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明面上的意思,为避开了友商竞品的锋芒而庆幸。

第二层则是掩盖不住的,为腾势电动 MPV 战略初获成功而欣喜。

腾势 D9 火爆的订单量,证明了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8 月 23 日腾势 D9 正式上市,售价 32.98-45.98 万。开启大定仅 1 小时,认购数量就达到 10,206 台。24 小时后,这一数据被改写为 15000 + 台。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其中,竟然有 28% 的用户选择了 DM-i 车型的顶配 —— 售价高达 43.98 万元的四驱旗舰型。

腾势 D9 凭什么获得如此多高端用户的青睐?它的 「杀手锏」 是什么?

开上它,我们就都明白了。

实用,是 MPV 的根基

MPV,即英文 Multi-Purpose Vehicle 多用途车辆的缩写。

从诞生之初开始,实用性就被放在了 MPV 车型的首要位置。

无论是用于拉货的面包车,还是用于拉人的商用 / 家用 MPV,车内空间实用性永远都是衡量它们的最重要的标准

而这,正是腾势 D9 的 「杀手锏」。

腾势 D9 有多大?

官方描述为 7+7+7,也就是乘坐 7 个 1 米 8 乘客的情况下还能放 7 个 20 寸行李箱和 7 个双肩包。

实际体验下来,这个数据并没有夸大。我 170 的身高,前排调到正常驾驶坐姿的情况下,第二排和第三排还可以同时保证 20cm 左右的膝部空间,在二三排都可以坐得非常舒展。

更难得可贵的是,腾势 D9 的第三排应该是同等尺寸车型中最舒服的,无论是和 MPV 比还是和 SUV 比。在第三排只坐两个人,而且第二排和第三排共享空间的情况下,我甚至觉得腾势 D9 第三排的乘坐感受胜过第二排的独立座椅。

这种感觉非常奇妙。腾势 D9 的第三排完全就是一个非常舒服的三人座,坐垫长度充足,前后位置和靠背角度都可以调。侧窗够大,视野开阔,填充物明显比前面两排更软,更有沙发感,中间扶手、侧面扶手、独立空调出风口、USB 接口等配置一应俱全。

和第二排的航空座椅相比,没有两侧固定扶手的限制,在第三排可以坐得更加自由,你可以更轻松地瘫坐,甚至把腿伸到第二排中间过道。

而在第二排,想要如此躺平,就必须侵占第三排乘坐空间,满载时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有着 5250×1960×1920(mm)的大车身和 3110mm 的长轴距,腾势 D9 可以同时兼顾乘坐空间和尾厢空间。通过第三排座椅的前后滑移,常规尾厢空间可以在 410-570L 之间灵活调整。

这个数据,与很多小型 SUV 的尾厢空间基本相当,只不过 MPV 的尾厢都是高度空间更充足,所以放行李时需要摞得更高才能充分利用空间。

如果需要装载更多行李,第三排座椅放倒后,腾势 D9 的尾厢容积可以拓展到 2310L。

不过,腾势 D9 的第三排座椅放倒后地台有很高的隆起,第三排座椅并不能藏到地板下或翻折起来,真需要运输大件物品时,确实是不方便。

在燃油车时代,很多人选择 MPV 还有另一个理由,那就是地台低,老人小孩好上车。不过,在电动化时代,由于底盘下方需要放置电池,这个优势被大大削弱了

好在,腾势 D9 在门槛位置做了一个台阶,相当于一个固定的上下车踏板,方便后排乘客进出。得益于充足的车宽和车高,在车厢内活动还是比较轻松的,第二排航空座椅中间留出了大约 18cm 的过道,成年人侧身通过也不会很难。

总而言之,在实用性层面,特别是空间方面,腾势 D9 做到了目前市面上主流 MPV 的顶尖水准,这是它最强的竞争力所在。

豪华,是必须的

当然,作为一台起步价超过 30 万元的、实打实的高端车型,豪华是必须的。

在营造豪华感方面,腾势 D9 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闪闪发光的镀铬前脸、四平八稳的方正车身、饱满流畅的车身线条、独特的贯穿式星羽尾灯,这些元素放在这台尺寸巨大的 MPV 上,就算将它与丰田埃尔法放在一起,气势上也是完全不输的。

进入车内,随处可见的皮质包裹、翻毛皮质感的车顶、恰到好处的木纹饰板、简洁干练的氛围灯、丹拿品牌的音响,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它的高端定位

在内饰细节的处理上,腾势 D9 是十分到位的,就连车内的拉手上,都有皮质包裹和真的缝线。

小细节都如此用力了,作为最能凸显 MPV 豪华感的第二排,腾势 D9 又怎么会吝啬豪华的堆砌。

腾势 D9 第二排的航空座椅是全系标配的,二排座椅电动调节、座椅通风 / 加热 / 按摩、老板键、冷暖冰箱、电动托盘也是全系都有,每个座椅都带 1 个 50W 无线快充和 1 个 USB 充电口,高配车型还配备座椅记忆和 2 个 12.8 英寸后排头枕屏。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很多高端车上的后排屏幕都形同虚设,要么功能太少,要么系统难用,腾势 D9 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它的后排屏幕基本就是车机的副本,用起来就是一个安卓平板的感觉,功能丰富,也很好上手。

不仅如此,腾势还在后排屏幕上方隐藏了一个可以升降的摄像头,后排乘客可以用它开会,或者拍照、录像。前排乘客也可以从车机中调用这个摄像头,看到二排乘客的状态,这个功能在独自带娃出门的时候特别实用。

腾势 D9 车内的中控屏 + 2 个后排头枕屏 + 2 个航空座椅控制屏 + HUD 抬头显示 + 液晶仪表形成的 「7 屏互联」 系统,充分体现了腾势对于新时代的豪华的理解。

在汽车智能化时代,科技配置不仅是体现豪华的重要部分,而且也是实实在在提升使用体验的关键之一。

DM-i 「一招鲜吃遍天」

对于一台车长超过 5 米 2、「体重」 超过 2.6 吨的中大型 MPV 的驾驶感受,我本来是不抱什么期待的。

可能就是因为预期不高,开上腾势 D9 之后,我反而感觉到了惊喜。

我不能说腾势 D9 很好开、很灵活,毕竟车身尺寸摆在那了,在窄道上会车、拐弯或进出停车场时,巨大尺寸带来的驾驶压力还是蛮大的。如果不习惯开大车,可能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不过,相比市面上尺寸相近的燃油 MPV,腾势 D9 较小的转弯半径和 DM-i 系统带来的平顺动力优势明显

根据官方的数据,腾势 D9 最小转弯半径只有 5.9 米,而且方向盘总圈数也就 3 圈,所以快速转弯和掉头时,并不会给人很笨重的感觉。加上较快的转向响应和较好的转向指向性,开着腾势 D9 完全不会有开 「船」 的方向模糊感。

此次我们试驾的是 DM-i 插电混动版的顶配车型,它所使用的 DM-i 系统搭载了前后双电机,实现全时四驱。系统最大功率 299kW,最大扭矩 681N・m,官方 0-100km/h 加速成绩为 7.9s。

这个动力放在一台新能源车上并不算强,但是对于一台 MPV 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

更重要的是,相比燃油 MPV,DM-i 系统带来了接近电动车的动力体验,动力响应更快、更平顺也更安静。驾驶员开起来更爽快,乘客也能更少地受到发动机振动或变速箱换挡动作的滋扰。

不仅如此,使用 DM-i 系统之后,使用费用也是更低的。有充电条件可以使用纯电行驶,顶配车型提供 150km 的 NEDC 纯电续航。没有充电条件可以把它当纯燃油车开,油耗水平也会比同等尺寸、同等动力水平的燃油 MPV 更低,而且只需要加 92 号汽油。

作为参考,我们这次试驾的车已经行驶了 542km,表显电耗为 5.7kWh/100km,表现油耗为 8.5L/100km。对于一台媒体试驾车来说,这个能耗水平并不算高。

底盘方面,腾势 D9 顶配车型提供了 DiSus-C 智能阻尼悬架调节,而其他车型则提供了 FSD 可变阻尼悬架。

根据官方资料,我们这次试驾的车型所搭载的 DiSus-C 智能阻尼悬架可以根据不同路况自动匹配不同阻尼,有效地抑制车身俯仰、侧倾以及制动点头和加速抬头,实现的垂向舒适性控制,兼顾整车操控和舒适性能。

实际体验下来,这套悬架在抑制加减速车身俯仰方面和对大颠簸、大冲击的处理方面做得相当不错,低速支撑性好,高速有轻微的漂浮感,大部分情况下能保证车身在行驶中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除非你开得很快很激烈。

但是,对于路面传递上来的细碎震动,它过滤得还不够好,悬挂调到舒适模式路感也是比较清晰的,这点需要继续优化。

而在隔音方面,腾势 D9 大部分时候都称得上是安静的,比较明显的噪音只有急加速时发动机的声音和时速超过 120km/h 时后窗的风噪。

针对大家比较担心的晕车问题,腾势 D9 有周全的考虑

为了适应 MPV 的调性,腾势 D9 提供了舒适加速和舒适减速选项,打开之后可以通过主动控制扭矩输出达到更缓和的加减速体验。

除了运动模式之外,腾势 D9 前段的动力输出都是比较柔和、渐进的。驾驶员可以更好地控制动力输出,把车开得更稳,而且即使调到动能回收最大挡位,松开油门之后的减速拖拽感也是很弱的,有效避免了急加速急减速带来的晕车感。

刹车方面,腾势 D9 也提供了标准和舒适两挡可调,在保证绝对刹车力度的前提下,它的刹车力的输出也是柔和且渐进的。只不过因为 「体重」 大惯性大,在刹停时,需要更加缓和地踩下刹车踏板,习惯一段时间才能把它慢慢停稳

豪华,还需要更多想象空间

很遗憾,这次我们试驾的车还不是最终的量产状态,车机软件还不完善,辅助驾驶也还没开通,这两个方面就只能等后续再深入体验了。

在这次试驾会上,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公布了腾势 D9 的一些订单信息。数据显示:

  • 80% 的预订用户选择了 DM-i 插电混动版
  • 62% 为家庭用户
  • 50% 为 BBA 用户增换购

显然,腾势 D9 已经取得了部分高端用户的认可,它的产品力也对得起用户对它的期待,无论是商用接待还是家用出行,它都能满足需求。

不过,我还是期待在腾势后续的车型上能看到更多以前比亚迪没有的、更能凸显高端定位的东西,比如空气悬挂,或是更高阶的智能辅助驾驶,又或是更尊贵的服务等等。

这些对于目前的腾势 D9 来说可以没有,但是对于一个高端品牌来说,必须得有。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