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去年底想换车,选择范围很清晰,主流品牌的几款B级车及旅行车开始试驾,驾驶感受放第一位做决定,结果都不太尽如人意,一下子没了方向,原来开的是高尔夫7,6年下来很可靠,不过不太那么想再换辆大众,然而大众CC猎装的颜值又让我走进了大众的4s店,优惠不多且订单受缺芯片影响需要等很久。展厅一辆闪着大眼睛ID.4很酷,销售立刻很热情的给我介绍并安排了试驾,结果这一试驾便种了草,后面还换了家店试驾更加确定了 ID.4是我想要的车,又仔细了解下ID.4的资料,于是置换下定……感受:
只要你的臀部神经感知没有问题,ID.4整车及底盘反馈力是很不错的,路面回馈给予了特别好的质感,悬挂该柔则柔,该硬则硬,车身姿态稳健;连续坑洼路面悬架晃动略多不太好,但开快些会熨平一些颠簸。转向手感:
低速盘子转动力度较大,且低速指向响应较慢,可能是出于调教的考虑,坑坑洼洼的路不扶方向盘也不会轻易偏移路线,随着车速提高转向开始清晰;紧急避险打方向动作,起初会觉着车身跟不上,随着转向角度增大后段车身反应迅速并够稳,日常变道一脚油门轻带方向轻松稳健,绝不是一般SUV忽忽悠悠的感觉,不过激烈驾驶就不合适了,车身太重的影响就显现了,定位就不是运动车型,想激情一把的时候还是安慰自己,算了……刹车:D档模式从试驾到现在一万公里就明确了这点,刹车偏虚且行程较长。当换到 B档就非常nice了,丢油门适当的动力回收介入,完全不突兀,随着踏板力度刹车也线性制动,不得说,Das Auto调校还是有点东西。
动力:两个字:“丝滑”,虽然没有澎拜的性能车动力,却也足够让你忘却对燃油发动机的情怀(性能乐趣车除外),电机的响应太配合灵魂的骚动了,以前堵车蠕行异常焦虑,现在淡定从容,想快则快,想慢就慢,安安静静。经济模式最佛系,开起来就像低功率2.0的车,运动模式像中高功率2.0,舒适模式则介于当中。80公里时速后的加速运动模式比较好,经济和舒适模式80时速后再加速略慢一些。
智能化:
车机部分对各种吐槽不少,虽然该有的设置功能并没有缺失,但确实不够直接和人性化,比如,座椅调节记忆保存还是按键AABB的烦琐操作,这种复杂功能到车机里一键操作不好吗?还有说消费者喜欢K歌软件的言论,对消费者智能化喜好是有多大的误解啊,车机报错很多ID小伙伴应该都遇到过,不用理自己就能消失,后期出现的频次会逐渐减少到几乎无。对了,还有承诺会有的OTA?21款升级22款部分功能呢?软硬件:
软件你懂的……,但该夸的地方还是得说,大灯远光前推一档智能避开对向车辆,再推一档强制远光,这一设定也是智能的表现,好用且友好;carplay还算靠谱。硬件很多方面还是不错的,座椅和方向盘加热简直冬季神器,用上就是真香再也回不去,按摩鸡肋,能选配座椅通风该多好。驾驶辅助:
ACC自适应巡航和半自动高级辅助驾驶,可以大大减轻驾驶疲劳感,实用好用的配置,哪怕不开启这两个功能,车道保持修正也是非常优秀的存在。
外观&内饰:
大众的设计一直遵循自己的风格和体系,包豪斯风格的标准体现,没有多余的设计,一切遵循功能的合理性,使用顺手(不包括开窗键);内饰材质不高级但也算持久耐看,经典车型几十年受到热捧不是没有原因的 (老婆助攻我买ID.4,把牌照留给她买甲壳虫的私心也是原因之一)。续航能耗&充电:
续航:现在春秋季的气温下,充满电显示600km续航,最近一次冲到90%显示550km续航,15-25度气温区间平均能耗12~15,90%用到23%电量,实际跑了350km的样子;
冬季长途驾驶表现, 310km全程高速零度气温下,消耗80%电量;高速能300km续航并且留有15-20%余量也是当初决定购买的重要因素。夏季和冬季不省电,应该是BMS电池管理系统和空调在费电,里程越长越稳定省电,表显剩余续航相对靠谱。
充电:大众自营开迈斯体验不错,预约好到车位插枪就冲,无需更多操作。大众给的开迈斯电卡一年有效期,才用了几百太浪费了,能不能延长下让咱再薅会羊毛?日常充电完全没有焦虑,城市能冲的站点太多了。
总结
ID.4众多细节功能唯有深入体验了才明白,文字无法一一赘述,这是一辆续航实在,驾驶体验优秀,驾驶辅助靠谱且能用好用的车,不完美但足够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