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念航
2022 年 10 月 20 日,特斯拉发布 2022 年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已经连续 13 个季度盈利,在收入、营业利润和自由现金流方面均创纪录。
第三季度,特斯拉实现 17.2% 的行业领先营业利润率,自由现金流高达 33 亿美元。
该季度,物流变化和供应链瓶颈已有所改善,特斯拉开始向更均衡的交付和生产结构过渡,同时不断提升弗里蒙特和上海超级工厂的周产能,柏林和得州超级工厂的产能也在平稳上升。
此外,特斯拉第三季度储能装机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62%,目前已经供不应求,越来越多伙伴正在加入「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队伍。
马斯克放出的「卫星」
新车型(可能是 Robotaxi,也可能是乘用车)成本将是 Model 3 成本的一半,目前已经在推进新车型平台的开发;特斯拉的市值未来将超越苹果和沙特阿美的市值总和(逾 4 万亿美元),这是马斯克在特斯拉 2022 年 Q3 财报电话会上放的「卫星」。

特斯拉 2022 年 Q3 财报重点数据如下:
- 特斯拉三季度营收 214.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6%,低于资本市场预期的 221.32 亿美元;
- 归母净利润 32.9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3%,高于资本市场预期的 31.9 亿美元。
- Q3 交付新车 34.38 万辆,低于市场预期的 35.79 万辆;
- 在关键的汽车毛利率这个指标上,第三季度为 27.9%,低于去年同期的 30.5%,也是特斯拉连续第二个季度毛利率低于 30%。

悲观者认为,特斯拉本季的车辆交付量以及营收不及预期,特别是毛利率这个关键指标表现并不好,未达到外界对其高增长的期待,而且认为后市特斯拉凭借着几款老车型很难再重现此前一车难求的盛况。特别是随着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的竞品车型越来越多,贴着打的对手也在迅速成长,所以后续的市场需求会降低。
乐观者认为,特斯拉财报中的各项关键数据(车辆交付量、营收)同比都有非常可观的增长,而且处在各种比较艰难的外部大环境中,特斯拉能有如此亮眼的表现已经算是非常坚挺了。
特别是在净利润方面,特斯拉本季录得 32.92 亿美元净利,与传统的 BBA 老牌车企相比,特斯拉的赚钱能力并不逊色,甚至交付量规模还远远没有起来,赚钱能力后市可期。
但不管如何,最直接的结果是看了这份财报,资本市场率先给出了态度,特斯拉财报后的交易日股价大跌近 7%,市值已经不到 6500 亿美元。
仿佛已经预期到这份不大好看的财报出来会对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影响,所以马斯克在这一次财报的电话会上公布了很多产品计划,同时又立了几个 Flag。
其一,积极布局电池产业链。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正在推进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湾沿岸建设锂精炼厂的计划。此前据报道,特斯拉几个月来一直在考虑这个项目,而且还传出要在路易斯安那州选址。
其二,宣布「新」车投产计划。
特斯拉表示,Semi 电动卡车计划于 2022 年 12 月开始交付,首批应该是交付给百事公司。马斯克还预计 2024 年将生产 5 万辆 Semi 电动卡车。另外,另一款明星车型 Cybertruck 皮卡有望在 2023 年年中投产,会在得州工厂投产。

其三,特斯拉正在研发更便宜的下一代汽车平台。
「下一代车型的成本,预计会是 Model 3 和 Model Y 的一半」,而且其产量和销量将高于该公司目前所有产品的总和,也就是超过 250 万辆。但是谁也不知道这款车是 Cybertruck 之后的全球化车型还是由中国团队设计打造的特供中国的更平价车型。
其四,特斯拉未来市值将超过 4 万亿美元。
马斯克表示,即使 2023 年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公司也能获得可观的收入,其拥有的现金流足够为公司的产品推出、产能扩张以及其他的开支提供支持。
马斯克还立下 Flag,说特斯拉的市值未来有可能超过苹果和沙特阿美的总和,也就是 4 万亿美元以上。
马斯克放卫星已经是习以为常了,我们还是回到特斯拉最新财报本身,来看看这份财报里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数据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态势如何。
Q3 财报关键数据及前景解读
特斯拉 Q3 如何赚到 33 亿美元净利?
先来看看特斯拉 Q3 财报中的关键数据。
总营收是 214.54 亿美元,这个指标同比增长了 56%(去年同期 137.57 亿美元),而且环比也有增加(Q2 是 169.34 亿美元),既然增长了这么多,为什么资本市场还是不买账呢?因为低于 Ta 们的预期 221.32 亿美元。
这季度总营收中有 82.9% 是卖车获得的,也就是 177.85 亿美元。支撑起这个营收的是特斯拉 Q3 在全球交付了 343830 辆新车。
这其实就带出了特斯拉公司目前的营收结构,这里给大家简单列一下。
目前特斯拉的业务大致上可以分为新能源车业务、能源业务、服务 & 其他业务三大类:
- 新能源业务:包含新能源车销售、新能源车租赁和碳积分交易等
- 能源业务:储能等
- 服务 & 其他业务:保险、超级充电业务等
新能源车销售是特斯拉不可撼动的第一大业务,这些年的收入占比都是 80% 以上,Q3 达到了 82.9%,卖车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52%,毕竟车卖得越来越多了。
另外,特斯拉的新能源车租赁业务收入这个 Q3 也有明显提速,而且这个业务是赚钱的,毛利率比卖车更高。但是这个业务规模很小,对于特斯拉的利润贡献也不大。
但是,卖碳积分(regulatory credits)那是实打实的赚钱,今年 Q3 特斯拉靠这个赚了 2.86 亿美元。但是呢,这东西是不能持久的,因为在这之前的几个季度,这块的收入一直在下降,峰值出现在 2022 年 Q1 的 6.79 亿美元。

在非新能源车业务中,储能和保险两大业务发展是比较快的,这也驱动了能源业务和服务业务的增长。
但现状是:
- 能源业务的收入增速赶不上新能源车业务;
- 服务 & 其他业务收入增速不低,不过也是增收但不太增利,Q3 这块业务的毛利率仅为 4%。
就拿超级充电来说,Q3 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3 倍。其实超级充电也已经逐渐成为了特斯拉竞争的高壁垒,毕竟这么大力度在全球搞充电基建的新能源车公司很少,可能国内的蔚来汽车正在迎头赶上。
根据已披露的数据,特斯拉 10 年来已经在全球 46 个国家建设了超过 35000 根桩,车主累计充了 200 亿英里的里程。
下面一张表可以清楚看到特斯拉的营收结构情况:

从 2022 年 Q3 和 2021 年全年的对比来看,特斯拉公司的营收结构还是蛮稳固的,所以整体上也难看到太突出的亮点,因为外界对特斯拉的期待真的非常高。
在营收和营收结构分析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特斯拉这个季度的赚钱和控制费用的能力。
在赚钱能力方面,特斯拉这一季帮普通股东赚了 32.92 亿美元的净利,相比去年同期翻倍了,比上个季度多赚了 10 亿美元。
从净利润率来看,这一季的数据表现是 15.34%。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汽车毛利率,这一季特斯拉这项指标是 27.9%,去年同期是 30.5%,这意味着卖一辆车赚到的钱更少了。如果再刨除卖碳积分直接赚的钱,那 Q3 的这个数据是 26.8%。
但不管怎样,Q3 比 Q2 的表现要好,因为 Q2 各种外部因素导致了各项数据表现都不是很好。
这个 Q3,特斯拉的自由现金流是 33 亿美元,还是非常健康的。
总营收增长、净利增长、汽车毛利率相比上一季微增,在这些数据表现的背后,特斯拉都做了哪些努力?
归纳起来就是两个方面:
交付尽可能多的车;控制运营费用。
Q3 总营收增长,是因为汽车交付量的增加,另外还有汽车平均售价的上涨(Q3 单车销售均价约 5.17 万美元),当然了其他业务板块的收入也在增长。但还有个外部大环境是外汇汇率的变化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Q3 净利增长,同样也是汽车交付量增加了,而且单车平均售价也上涨了,另外其他业务也更能赚到钱了。但是净利润没有达到资本市场预期,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供应链成本增加(包括原材料、物流这些)。
特斯拉在财报里特别提到,Q3 虽然零部件供应问题较少,但是交付高峰期的车辆运输能力变得越来越难,成本也越来越高。
大家知道特斯拉向来喜欢在每个季度最后几周进行大批量交付,导致运输成本及物流不稳定性增加。特斯拉也在积极改变这样的现状,以实现平稳的交付节奏,让每辆车交付的运输成本降低。不知道这样的努力会不会直接在接下来的 Q4 收到成效。
Q3 汽车毛利率相比 Q2 微增,当然得益于车辆平均销售价格的上涨以及车辆总交付量的增加。
稍微往前回顾一下,今年 Q2,因为供应链原材料价格上涨、上海疫情停工等因素影响,Q2 特斯拉的汽车毛利下滑严重,而第三季度开始,特斯拉全球都进行了一波车型涨价,所以在这些措施的刺激下,Q3 的汽车毛利率重新找回了增长的感觉,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汽车毛利率的绝对值赶不上去年。
在赚钱方面,除了开源之外,也得好好节流,特斯拉在 Q3 就很好的控制了费用。
费用主要包括「研发费用」(R&D)以及「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以 Q3 的数据为例,特斯拉的研发费用率是 3.42%,SG&A 费用率是 4.48%,皆为五年来的历史低点。费用率的降低直接影响的就是单车交付的运营成本降低。
特别是在高通胀的大环境里,特斯拉 Q3 的单车均摊运营成本在 5000 美元以内,前几个季度都是超过了 6000 美元,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控费举措。
正因为开源和节流,让特斯拉在 Q3 赚到了超 30 亿美元,这在全球车企里头都是佼佼者。
极致的卖车和运营效率也是国内新能源车企正在苦苦追寻的突破点。
特斯拉的产能和交付表现

前文我们一直在说特斯拉 Q3 的交付量表现优异,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特斯拉目前的产能和交付表现。
特斯拉 Q3 生产了 365923 辆车,交付了 343830 辆车,其中有 2.2 万多台产了没有交付出去,应该是和物流的限制有关。今年的前三季度,特斯拉生产了 929910 辆车,交付了 908573 辆,可以看到库存基本上都是在 Q3 形成的。
如果按照今年 150 万辆交付量的目标,三个季度过去了,马斯克的 KPI 完成了 60% 多一点,那么接下来一个季度马斯克还能完成今年的 KPI 吗?
如果我们再来看看特斯拉的产能布局,其实可以发现,目前其太依赖于中国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这可能也是为什么 Q3 的交付没有完成的很好,因为上海产的车型在出口时整个物流周期势必会更长。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有 5 大工厂,目前的绝对主力就是上海超级工厂,既要供应中国市场,也要出口供应北美以外的市场。
柏林和得州工厂目前来看产能爬坡还远没有到位,Q3 柏林工厂单周产能是 2000 台 Model Y,而其目标是明年一季度单周产能 5000 台。结合目前欧洲的局势和能源供应,不知道这个目标又要推迟到什么时候。而得州工厂也在慢慢进行产能爬坡。
从设计年产能来看:
- 加州工厂年产能:生产 Model S 和 Model X 10 万台 + 生产 Model 3 和 Model Y 55 万台
- 上海工厂年产能:生产 Model 3 和 Modey Y,年产能超过 75 万台
- 柏林工厂年产能:生产 Model Y,年产能超 25 万辆
- 得州工厂年产能:生产 Model Y,年产能超 25 万辆(后续还要产 Cybertruck)
- 内华达工厂还要生产 Tesla Semi 半挂卡车(2022 年 12 月启动交付)

特斯拉已规划的年产能在 200 万台上下,但是实际今年前三季度的产量是 929910 辆,所以 2022 年全年产能预估可以实现规划产能的 60% 以上。
在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提到电池供应链是影响车辆交付的主要限制因素,所以他也透露特斯拉正在自己布局相应的供应链,直接控制上游的原材料。而且马斯克也保证,无论经济衰退与否,特斯拉都不会以任何方式减少产量。

接下来 Semi 卡车、Cybertruck 的量产和交付也将面临重重挑战。
颠覆性的全新车型?
对于特斯拉来说,其实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主销的 3 和 Y 两款车已经是旧车了,马斯克现在精力都在搞 FSD、机器人、火箭、收购推特以及卖香水上了,在新车型的开发上已经不思进取了吗?
这不,在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就说了,一辆更加便宜的特斯拉车型正在路上,而且其销量目标是超越现在特斯拉所有车型的总和,至于什么时候真正出来,得看马斯克的心情。
现在外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说这辆更便宜的车型其实是一款 Robotaxi;还有一种说法是这辆车是由中国设计团队联合特斯拉全球研发力量开发的消费级车型。
但不论是哪一种,最吸引人的还是马斯克嘴里说的这款车的成本将是 Model 3 的一半。
如果真如此,那又是一款改变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格局的产品。
特斯拉的旧故事和新故事
要想支撑起特斯拉未来 4 万亿美元市值,靠着现在特斯拉的车辆保有量以及技术储备肯定是不行的。特斯拉和马斯克还需要找新的故事来讲述。
特斯拉机器人就是他们的新故事之一,但是今年 AI Day 上 Optimus 的亮相,其实让很多人都大失所望。不过对于一个刚刚做了 2 年的新事物,还是得给它更多的时间,因为外界总是高估马斯克在短期内拿出来的成果而低估其长期的成就。

另一方面,特斯拉还要继续讲好旧的故事,这其中就包括了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包括 FSD、Dojo 超级计算机、自动驾驶 AI 算法能力以及后续要推出的 Robotaxi 运营服务。
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确认,2022 年年底会面向付费用户发布 FSD 软件(国内市场目前还悬而未决)。截至今年 Q3,FSD Beta 用户规模达到了 16 万,FSD Beta 累计行驶里程近 6000 万英里。
旧故事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特斯拉的电池技术、CTC 技术、一体压铸技术等相关的生产制造技术,这将是特斯拉保证产能、压缩整车成本、提升制造效率的重要举措。Q3 财报里透露,今年年底前,特斯拉计划在柏林超级工厂启用结构电池包和前车身一体压铸结构,之前加州、上海、得州工厂都已经启用了这一技术。
讲好旧故事、开发新故事,做好产能和车辆交付,极致控制费用,特斯拉这台超级赚钱机器正在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