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实验室

电车实验室

关注

单月出口破万,夺得海外销冠!比亚迪到底卖给了哪些国家?

比亚迪

2022-12-10

撰文:伍景涛

除了国内市场销量,今年比亚迪的「出海计划」同样收获满满。

「比亚迪斩获月度销冠」、「比亚迪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这是2022年下半年我们在汽车类资讯中反复看到的内容信息。今年的比亚迪在国内可谓是声量大、销量高,这「卷翻天」的表现早已让国内不少新能源车企望尘莫及。

自8月份以来,比亚迪就一直稳坐国内乘用车销量榜榜首的位置,并且极大概率能够在十二月逆袭绝杀一汽大众,一举拿下国内乘用车年度销冠。

根据最新的11月份数据显示,比亚迪单月销量达到22.99万辆,1-11月累计销量仅落后一汽大众1.93万辆,仅11月单月就追回了10.5万辆销量差距, 这对正全力冲击年度销冠的比亚迪而言,绝对是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而细看比亚迪11月的销量数据,除了22万辆这个国内销量数字足够华丽以外,单月12,318辆的出口量也同样抓人眼球, 这不禁勾起了我的好奇——在国内独占鳌头的比亚迪,在海外市场表现如何呢?到底只是「窝里横」,还是已经能做到「内外」兼修?

收集了一轮信息后,今天的文章就给大家聊聊,目前在比亚迪海外乘用车市场的表现。

出海「元年」

从大环境来看,2022年绝对算得上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元年,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今年1–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59.3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倍。

而从信息的感知上,今年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当属是10月中旬在法国举办的巴黎国际车展。

本届巴黎车展以比亚迪、长城为首的中国车企新能源车型在展会上大放异彩,由于本届车展正好契合了欧盟颁布禁售燃油车法规的舆论主题。因此,主打新能源的中国品牌、中国车型吸引了众多国外媒体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在国际五大车展上获得如此高的「流量、热度」,这应该是中国汽车品牌此前从未享受过的待遇。

书归正传,对于比亚迪而言,今年在海外市场同样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比亚迪着手布局海外乘用车市场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早在2020年比亚迪就开始尝试与哥伦比亚当地经销商Motorysa合作,在当地销售比亚迪全系列新能源乘用车。

到了2021年,比亚迪乘用车出海战略的步伐开始加快。5月份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 7月又与挪威汽车经销商RSA集团合作,将比亚迪唐EV打入当地市场。

到了今年比亚迪的「出海计划」更是大步向前迈进,7月份宣布进军入日本市场,8月开始大规模进军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市场,10月参加巴黎车展……

截止目前,比亚迪已经进入了超过35个海外国家、地区的乘用车市场, 在网上可收集到信息的海外市场汇总如下:

亚洲: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以色列、泰国、印度、尼泊尔、老挝、蒙古、柬埔寨

欧洲:德国、瑞典、挪威、荷兰、丹麦、比利时(下一步计划进入英国、法国市场)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非洲:毛里求斯

美洲: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乌拉圭、巴哈马、多米尼亚、哥斯达黎加。

综合此前的新闻消息,今年比亚迪还计划在泰国、印度、巴西投资修建新工厂。就「乘用车出海」这个计划的进度来看,比亚迪今年在这个方向上同样是硕果累累。

质与量并行

在「乘用车出海」这个大战略上,比亚迪在今年是取得了不俗的成果。而出口车型对当地市场的适应性,以及销量表现则是我们关心的另一个重点。毕竟,走出去需要勇气,站得稳要靠实力。

首先是「数量」,比亚迪在今年7月首次公布乘用车月度出口销量,7–10月份比亚迪乘用车出口量分别为:4,026辆、5,092辆、7,736辆、9,529辆。

11月份,比亚迪乘用车出口量突破1万,达到了12,318辆,今年1-11月累计出口销量达到4.46万辆。

由于没有7月往前的海外销量数据,因此没法进行同期比较,但从环比数据可以看出,今年下半年以来比亚迪新增加的海外市场,对出口销量的刺激作用非常显著。

而在具体车型的销量上,作为比亚迪现阶段出口的主力车型,元PLUS(ATTO3)近期在海外市场的销量表现也相当不俗。

11月份,比亚迪ATTO 3(元 PLUS)在以色列获得全车系单车型销冠,单月售出2,333辆。

ATTO 3在以色列当地售价达到了156,500 新谢克尔(约合人民币31.84万)。 而在国内,比亚迪元 PLUS的起售价仅为13.78万。

同样在11月份,根据澳大利亚联邦汽车工业商会公布的最新销售数据,比亚迪ATTO 3(元PLUS)获得了当月澳大利亚纯电车型销量榜的第二名。

榜单的第一名是特斯拉 Model Y,销量为1,805辆。比亚迪ATTO 3以845辆的单月销量,力压Model 3排名第二。

其次是车型对于各个市场的法规、政策的适应性,以及用户群体的体验评价,这都关乎到车型的「质量」。

在对于市场的适应方面,比亚迪ATTO 3车型(元 PLUS)已经在欧洲碰撞安全测试E-NCAP、澳大利亚的碰撞安全测试A-NCAP中获得了五星评价。 有了权威的安全性认证,这为后续两个市场销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ATTO 3凭借自身过硬的「质量」,轻松拿下了两家海外安全测试机构的五星评价,但作为一台内销转出口的车型,难免会有一些「水土不服」的症状, 这时候车企快速的调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取得澳大利亚A-NCAP测试五星评价的一个多月前,比亚迪ATTO 3(元 PLUS)曾在当地被短暂禁售。

被禁售的原因是由于ATTO 3的儿童安全座椅接口设定,违反了澳大利亚当地的机动车法规。

由于比亚迪ATTO 3后排中央座椅的固定装置被地毯阻挡,影响了后排中央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同时,ATTO 3车型的前排座椅也配有儿童安全座椅接口,但在澳大利亚前排安装儿童座椅也是不符合法规要求的,因此ATTO 3车型在当地被禁止销售。

随后比亚迪方面迅速解决了车型相关的合规问题,使得新车可以重新在当地进行销售, 并在随后拿下了A-NCAP测试的五星评价。由此可见,针对海外市场的适应性问题,比亚迪也有做足充分的准备。

最后是当地用户的体验评价,关于这一点我查找了中国香港地区、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媒体试驾视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微博、B站等平台搜索ATTO 3)

对于比亚迪ATTO 3(元PLUS)这款车型,各个地区的媒体试驾后的总体评价都相当高。

而在这些试驾视频中,最高频被提及的观点是,相较于此前中国品牌出口的「油改电」车型,作为纯电平台诞生的ATTO 3,在人机工程、驾驶体验这两方面的提升相当显著。

不难看出,比亚迪近期在海外市场快速的销量增长并不是偶然。这当中既有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的大战略推动,更有实打实、过硬的车型产品力作为支撑。

以目前的趋势来看,随着更多海外市场的开发,以及出口销售车型的增加,比亚迪明年在海外市场销量,极有可能会呈现出今年国内市场那股「涨不停」的态势。

「卷」出海外

今天的文章从比亚迪的海外市场布局、出口销量、车型在海外市场的适应性,这三方面介绍了现阶段比亚迪海外市场的状况。

相较于在一轮冲刺后已经处于领跑位置的国内市场,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销量表现还有着相当大的上升空间。 并且从当下的态势可以看出,经历了国内市场残酷的竞争,从中脱颖而出的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也表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今年7月份,网上传出美国IRA法案将要在2024年禁用中国电池的消息后,比亚迪董秘 李黔在朋友圈的发文:

「中国电动车行业多年来就是在不断厮杀中发展的,现在的状态是,美国靠扶持,中国靠内卷和迭代,谁是趋势一目了然。**凡是能在中国市场死人堆里充分竞争还能活着爬出来的企业,拿到国际市场上去多半没对手,**还是窝里斗培养出来的,更健康。」

站在个人主义的立场,「内卷」并非我们大部分人愿意选择的一种工作、生活状态。但作为消费者、汽车媒体,我们却又十分乐于看见国内汽车企业的这种「内卷」氛围。

作为消费者,汽车企业激烈的竞争、内卷能让我们在更短的时间周期内获得更多的新产品,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作为汽车媒体从业者,汽车企业的内卷也让我们获得更多优质的内容创作题材。

国内「内卷」严重、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对于中国车企而言无疑是一场严峻的生存考验 。甚至,基于新能源车型的保有量、渗透率,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了解程度,当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没有之一。

假若顺利通过考验,能从这个难度满级的「死人坑」中爬出来,那日后再面对难度相对较小的市场时,自身的能力和信心自然就处于更高的一个层次。

我们常说中国汽车品牌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品牌走出国门之前先通过这样一道「鬼门关」,对于它们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有着积极正面的帮助。

我想当下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这些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屡创佳绩的销售表现,正在逐渐证明这种「内卷」存在的积极意义。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