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观察家

电动汽车观察家

关注

新能源的红旗还能打吗?

环形隧道

2023-01-11

作者 | 朱世耘

编辑 | 邱锴俊

抢先量产轮毂电机、固态电池,自研 800T 芯片和操作系统…… 转到新能源的牌桌,红旗打出的牌不少,但 「风」 够不够劲?

1 月 8 日,红旗发布了新能源品牌战略。中国一汽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留平(上图)宣布,到 2025 年红旗要实现总销量 100 万辆级,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 50 万辆;到 2030 年,销量突破 150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销售主体。

但 2022 年 1-11 月,红旗新能源上牌量仅为 28127 辆,要在三年后实现 50 万辆,意味着销量翻增长约 17 倍之多

这一场景仿佛 2018 年红旗站在不足 5000 辆的年销量之上,宣布 2020 年要达 10 万辆,2025 年达到 30 万辆一样 「不可思议」。但从结果来看,2022 年红旗年销量达到 31 万辆,提前完成了 2025 年的目标。

那么三年之后,红旗能再次 「复制」 这样的 「旗迹」 吗?新能源的红旗,还能打吗?

密集量产 「黑科技」

2018 年开始品牌复兴时,红旗唯一的依靠恐怕只有 「红旗」 品牌本身。到了 2023 年,红旗有了 「旗帜」。

发布会上,红旗发布了 2019 年下半年开始研发的 「旗帜」 高端电动智能超级架构(FMEs),其包括 「旗羿」 和 「旗偲」 两大平台,覆盖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核心技术,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上车。

在后半场才 「ALL IN」 的红旗,计划通过抢先量产前言技术的形式,在比赛中途获得优势。

旗羿的电池采用 「高阻燃凝胶型电解质」,即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260Wh/kg,安全性也可进一步提升。目前,宁德时代最新的麒麟电池能量密度可达 255Wh/kg。

此前,哪吒等新造车势力曾宣布将采用半固态电池,但最终未见交付产品;2022 年上市的东风岚图追光宣布其搭载的 82kW・h 电池包采用了行业首个量产装车的半固态电池,计划将在今年上半年交付。

电池之外,旗羿的电驱系统从演示动画来看,将采用四轮独立的轮毂电机,取消中间的传动机构,动力都直接分配到轮子上,而且可实现四个轮子的独立转向,「坦克掉头,蟹行」 都不在话下。

但此前由于整车结构和车轮内结构的限制,轮毂电机对整车操控和舒适性,自身的可靠和耐久性都有较大的挑战而未能真正量产上车。

此外,包括 600KW 大功率充电、22kw 无线充电技术,以及滑板底盘等技术也都是目前只有小规模,或还都未能市场化的技术

智能化上,「旗偲」 平台 将包含两个重量级武器:红旗自研的 800TOPS 算力的旗智芯片,和强实时、高兼容,广开放,时延只有 30 微秒级的整车操作系统 - FAW OS

「缺芯少魂(操作系统)」 一直是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核心痛点。目前 「蔚小理」 等头部新造车实力都已有了自研大算力芯片的计划,而东软、华为都在尝试打造自己的整车级操作系统。

软硬件自研的协同效应在特斯拉身上已经得到反复验证。依托自研的整车操作系统、FSD 芯片和上层自动驾驶算法,特斯拉在 144TOPS 算力下向北美用户大批量推送了 「完全自动驾驶功能」。

旗偲的自动驾驶系统将采用大模型感知融合、五源高精定位,亿万级数据自学习路径规划,多模态 AI 博弈行为决策等技术。红旗官方表示其能够实现主干道路的点对点自动驾驶,百公里接管小于 0.5 次

15 款产品 + 海外市场

基于旗帜架构,红旗将在 2023 和 2024 年推出三款重磅新能源产品。

今年下半年上市的 E001,定位为 B 级纯电动高级轿车,主力续航达 600km 至 1000km,电池可充可换可升级,每百公里电耗 12.9kWh,0 至 100km 极限加速跑进 3 秒俱乐部。拥有智能多模态主动情感交互、高达每分钟 5GB 的超高速 OTA 和云端实时同步功能。

今年年底上市的 E202 面向家庭用户,定位为 B 级纯电动 SUV,装备 800V 超级快充,5 分钟充电即可续航 300km。拥有智能空气悬架、智能四驱系统。同时,该车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全天候覆盖高速、城市、泊车等绝大多数场景。

2024 年上半年上市的 E702,定位为 C + 级旗舰高级纯电动轿车

红旗官方表示,E702 搭载高级智驾安全底盘系统和精准自动驾驶系统,带来 「零」 冲击的悬浮式体验,并拥有全天候、全场景百公里 「零」 接管的 「管家式」 自动驾驶。全球首发沉浸式 5D 影院动效,搭载 7.1.4 声道、2800W 超大功率杜比全景声音响系统。该款产品将于 2024 年上半年和消费者见面。

未来三年,红旗将推出 15 款新能源智能产品,覆盖包括轿车、SUV、MPV 等所有细分市场。为此,红旗从 2022 年下半年开始的技术投入和新增产能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停止停止传统燃油车技术和产能的新增投入。

在密集投放产品的同时,红旗计划到 2025 年在海外建成超过 700 家红旗体验空间、超 1000 家服务网络、60 万个补能终端,海外销量占比超 10%,2030 年海外为红旗贡献 25% 的销量。

红旗需要下一股 「风」

无论是资源上的 ALL IN,还是对前沿技术的全面应用,红旗五年后再进一步的决心可见一斑。但要将决心转化为销量,恐怕红旗将面临比五年前更大的挑战。

首先是新的动力从何而来

2018 年,一汽集团董事长通过解散一汽技术中心、调整组织结构、8000 余人集体起立内部竞聘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为红旗带来了新的创新力和生命力。

但五年过去,在新能源市场既有蔚小理这样先天互联网基因的创业公司,也有埃安、极氪等已经初步构建起全新机制模式的传统企业转型之作,还有诸如华为、小米等入市的科技企业。

这些竞争对手既拥有先进的组织模式,又都符合 「民族品牌」 的定位,红旗此前的机制和品牌优势将面临巨大的竞争挑战

其二则是品牌和产品结构的体系调整

红旗 31 万辆的销量来自于 15 款车型,主力仍是燃油车的 H5 和 H9。

同时,此次红旗还提出了多品牌战略:在 「红旗」 主品牌下,构建 「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红旗顶级车」、「超级跑车」 四个子品牌,各子品牌将在主品牌和总理念的统括下,拥有相对独立的理念、标识和设计语言。

红旗这次也正式发布了新能源品牌 LOGO。这一 LOGO 也因为和岚图 LOGO 类似而成为热议。

多品牌战略和燃油、新能源产品在销售体系内的切换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此前多家传统品牌在此领域的探索要么多年深陷泥沼,要么铩羽而归。

红旗能否在三年内完成体系切换并实现销量快速增长

最后则是整体市场的压力

1 月 9 日,中国一汽党委副书记王国强表示:2022 年中国一汽实现整车销量 320 万辆,营业收入 6300 亿元,利润超过 490 亿元。7.7% 的利润率达到了汽车行业的平均水平。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汽的销量仍以一汽车大众、一汽丰田为主。在中国新能源产品迅速抢占合资市场的当下,红旗恐怕会在更短的时间内面临 「何时盈利」 的拷问

五年前,红旗立下了 「不可思议」 的 FLAG 并最终实现。五年后,在竞争更为激烈的赛道,在更为严峻的市场环境下,红旗能否再次 「复制」 红旗,新能源的红旗还能不能打?将由市场给出答案。

--END--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