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陶烟烟
国内十大车企年度成绩盘点
我们盘点过十家国外的传统车企,中国汽车行业跟他们类似,也面临着大的转型。国内的盘点,我们选了五家新势力、五家国内的传统车企业来进行盘点。我们选择的逻辑主要看总量、新能源汽车和运营效率。
◎比亚迪:从 71.8 万上升到了 160.3 万,同比上升 123.42%。
◎长安:从 115.6 万略下降到 115.2 万,同比下降 - 0.42%。
◎吉利:从 127.9 万下降到 108.6 万,同比下降 - 15.13%。
◎长城:从 99.3 万下降到 73.8 万,同比下降 - 25.67%。
◎广汽:从 43.7 万上升到 51.5 万,同比上升 17.79%。
当然我们看到五菱、奇瑞两家量也不错,但我们更多是考虑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产品丰富程度(为了凑个整数)。

从新能源汽车来看,比亚迪突破了 100 万级,往 200 万甚至更多在发展,五菱在 50 万左右徘徊。大部份汽车企业开始突破 10 万,开始往 20 万以上进行突破。

从渗透率来看,国内企业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随着油车销量下降,所有的车企的新能源渗透率都在提高,已经普遍实现了 20% 的的水平线,在往 40% 的水平线进发。

我们这篇选择广汽开始落地。
广汽的总体概况
广汽乘用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传统燃油车、HEV/PHEV 的产品线和纯电动的埃安产品线。
◎埃安:终端数据为 21.3 万。
◎HEV 和插电混动:2.8 万台。
◎燃油车板块:纯燃油车只有 27.4 万台。
目前整体的格局是这样,随着埃安独立出去,整个传祺品牌下一步要努力电气化,加大 HEV 和 PHEV 的转换,这也确实契合在大型化的路径,类似 M6、M8 和 GS8 等较大车型的混动。

广汽的新能源品牌:埃安
从定价来看,Aion 系列走量的产品,主要是围绕 15 万左右的产品,10-15 万的接近 15 万台,大概占了 70%,15-20 万的 6.16 万台,25 万以上数量比较少。

从埃安的价格定位来看,目前的成本结构很难持续降价,多元化采购的模式下,埃安在 2022 年的爆发,依托于和不同电池供应商的博弈,也有赖于在主力车型方面比较早的磷酸铁锂化。下一步再往下降低成本,确实有赖于自己投资和运营的电池企业,能否顺利把电池成本降低,我们再观察。

回顾埃安的销量,大致是从 5 月以后比较稳定,埃安总体交付数据是比较平稳,并没有为了补贴到期而透支。

小结:从广汽的情况来看,先把纯电动进行拆分,然后把原有品牌混动化,这是比较好的实施路径。这种运营模式确实是一个可行的路径,把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分开独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