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evin Li
「小鹏的选择似乎也是一个信号:对激光雷达公司而言,拿到车企定点并不意味着最终胜利,量产交付也未必,而是能够满足车企对市场竞争的综合需求,特别是成本控制。」
近日,据多家外媒报道,即将在欧洲推出的小鹏 G9 SUV 与中国版本相比会有所不同。区别于国内其他同行,小鹏 G9 在荷兰、瑞典、丹麦和挪威的车型将移除两颗激光雷达。小鹏汽车欧洲产品规划主管 Martin Stegelmeier 告诉《欧洲汽车新闻》,从 G9 中移除激光雷达是由于成本考虑。
「激光雷达的成本非常高。我们希望站在欧洲汽车制造商 ADAS 的最前沿,但我们也必须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有了激光雷达,我们将无法做到这一点,」 这位高管说。

在欧洲,小鹏汽车似乎将汽车成本作为关键卖点。以荷兰市场为例,G9 的起售价为 57,990 欧元 (6.2 万美元),比宝马 i3X 等竞争对手低了 20% 以上,后者在荷兰的起价为 71,488 欧元。
然而,对比现代 Ioniq 5(48,295 欧元)和特斯拉 Model Y(最近降价后为 47,970 欧元)等已量产的品牌电动车,G9 的价格则显得没那么有优势。
但小鹏汽车有信心以其更优质的内饰、快速充电的电动架构和宽敞的空间赢得客户。例如:
G9 的长度为 4891 毫米,而 Model Y 的长度为 4750 毫米。
与 Ioniq 5 及其兄弟车型起亚 EV6 一样,G9 采用 800 伏电动架构,将充电速度提高到最大 300 千瓦,比保时捷 Taycan 更快。小鹏汽车声称,在正确的快速充电站,将 G9 的电池从 10% 提高到 80% 只需要 20 分钟。
在中国,小鹏汽车将自己定位为 「智能」 电动汽车公司,强调其对技术的关注。
尽管这些市场的车型没有激光雷达,但 G9 仍然装配了 29 个传感器,可帮助车辆执行辅助驾驶功能,例如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居中和主动变道等。
至于 「割掉」 激光雷达的小鹏 G9 能否凭此打开欧洲市场,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小鹏 G9 部分车型放弃激光雷达的这一举动值得深思,今天被移除的是 A,明天会不会是 B?
说到底,车载激光雷达的本质还是一个汽车零部件,其发展必然要遵循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演化逻辑和基本规律。面对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车企对于降本的需求必然是客观且长期存在的,激光雷达公司还需在降本路上做更多的探索和努力,以避免成为下一个 「被割」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