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海锋
编辑|周长贤
“出远门,不是拼谁的四驱更牛,而是看谁 1000 公里不加油!”

还记得 10 年前雷克萨斯 ES 系列的广告词吗?当年,每次听到这句话都汗毛竖立,因为那时候的燃油车综合油耗普遍都停留在 10-15 升/百公里,即便全程高速,四五百公里也要加一箱油。
一箱油续航 1000 公里?! 在喜欢钻研汽车技术的我眼里,和发明了永动机差不多。你说说,这能不印象深刻吗?
但是,最早将混动技术引入国内的丰田,却走了一招现在看来不怎么聪明的“昏棋”。它将混动技术定位高端,并且卖了一个异常高的价格,把自己的优秀技术束之高阁。
价格有多高呢?
当时,普通 2.5L 燃油版凯美瑞的实际成交价大约在 19 万元,但一台搭载丰田 THS 混动技术的凯美瑞,实际成交价高达 30 万元。10 万元的差价,得买多少汽油?
所以,汽车圈也就有了丰田混动“省油不省钱”的口碑。

之后就是 2016 年,搭载 i-MMD 混动技术的本田九代雅阁正式上市。垄断局面被打破的丰田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但为时已晚。4 年后,比亚迪 DM-i 横空出世,日系混动占据主流的时代宣告结束。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中国品牌的混动并非照搬日系 HEV 的老路,而是在其基础上推出了拥有更大电池、更多适应场景、更长纯电续航能力的 PHEV。
经过短短三四年的发展,目前多个自主品牌都已经推出了不同的 PHEV 混动技术。它们各自的优势是什么,谁更值得购买?
今天咱们就仔细盘一盘!
比亚迪 DM-i
当下,最热门的混动技术当属比亚迪 DM-i,每个月几十万台的销量足以证明它的受欢迎程度,部分地区购车还要排队。

整个 DM 混动系统分为 DM-P 和 DM-i 两个分支,P 指 Preformance 高性能,拥有极强的加速性能,i 指 intelligent 智慧高效,拥有较低的油耗。
对于 DM-i 系统来说,它的结构原理和本田 i-MMD 非常相似,只不过是把电池容量增大,并增加充电接口,拥有更长的纯电续航里程。DM-i 由一台发动机、一台发电机、一台驱动电机、一块电池以及一套电控系统构成。

日常工作逻辑为:
电池亏电时,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一部分电能供电动机驱动车辆使用,另一部分电能可储存在电池中,以备不时之需。
电量充足时,发动机停止工作,仅仅依靠电动机驱动车辆前进。
高速巡航时,发动机通过机械齿轮与车轮硬连接,汽油内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获得更高驱动效率。
急加速或起步时,电机与发动机共同工作,实现动力输出的最大化。
和普通燃油车相比,发动机的运行工况比较简单,甚至可以一直维持在效率最佳的转速区间,而不用因为车速高低影响发动机转速,导致效率的降低。
还有一点,车辆在滑行、刹车时,普通燃油车这部分的能量都被白白浪费。但 DM-i 则可以将这部分能量进行回收,从动能变成电能,储存在电池中,供接下来的行驶使用。

相比其他品牌的 PHEV 混动技术,比亚迪 DM-i 不论在技术还是效果层面,都不是最佳。但它强就强在,能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不错的用户体验,这也是为何秦 PLUS DM-i 把价格下探到 9.98 万元,比亚迪依旧能保持不错利润率的原因所在。
长城 DHT
我们在聊比亚迪 DM-i 的时候,有个小缺点并未讲到,那就是这套系统的动力相对较弱,对于那些喜欢激烈驾驶的朋友来说,DM-i 并不符合他们的胃口。
而专注性能的 DM-P 则通过使用大功率电机的方式,实现强大功率输出,成本比较高,也会影响油耗表现。
面对这种情况,长城 DHT 混动系统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主体的结构其实和比亚迪 DM-i 混动近似,长城 DHT 混动系统由混动专用发动机、两挡变速箱、两台电机、一套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组成。
两台电机中,一个是主要用于发电的 GM 电机,另一个是主要用于驱动的 TM 电机。
试想一下,这种结构的能量流基本为:内能>电能>动能,中间经历两次能量转化,存在较大的损耗。
但如果将能量流变为:内能>动能,减少链路传递,能耗损失自然也就更少了。

在长城 DHT 两挡变速箱内部,设计有两个挡位,针对不同路况,提供更多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的机会,实现亏电油耗的进一步降低。
并且,得益于两个速比不同挡位的加持,发动机也能提供更强大的直驱动力,让车辆的加速性能更强悍。
以搭载该系统的魏牌摩卡 DHT-PHEV 为例,最大输出功率 291kW,最大扭矩 570Nm,基本上已经超越绝大多数 3.0T V6 发动机的水准,而它的内燃机部分仅仅是一台 1.5T 四缸发动机,并且亏电油耗只有 5.55 升/百公里。

要放 10 年前,根本没人会相信,但现在,很多人觉得这样的技术水准还不够。这大概就是科技的力量。
当然,要说缺点也有,那就是一般的汽修店根本没办法维修高度集成的两挡 DHT 变速箱,即便是授权 4S 店也只能更换模块。好在长城的 DHT 车型基本都提供发动机、变速箱核心零部件终身质保服务。要不然,这维修价格,可能会非常刺激。
吉利雷神混动
吉利在旗下车型上也推出了雷神混动系统,并且拥有 HEV 和 PHEV 两个版本,其实就是电池容量大小以及有无快充的区别,核心并无二致。
这套系统有两个核心,一是热效率极高的发动机,二是变频混动电驱系统。

先看发动机,目前吉利雷神系统搭载混动专用机型,代号 DHE15。这台发动机拥有 43.32%的超高热效率,已经超越了比亚迪骁云 1.5L,更是远远将日系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一般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热效率会比自然吸气更低一些,但吉利这台 1.5T 却实现反超,在技术上难度极大。得益于涡轮增压技术的加持,DHE15 的最大功率为 110kW,最大扭矩为 225Nm,带来更强的动力输出性能,同时又兼顾低油耗。
不过,雷神混动真正的核心在于 3 挡 DHT Pro 变速箱,因为在它内部有更复杂的 3 个挡位,因此称之为“变频”。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1 挡负责大齿比,拥有更强的弹射起步能力;2 挡负责过渡,实现中高速工况下的动力传递;3 挡则负责高速巡航,进一步降低电机或发动机在直驱状态下的转速。

每一种工况下,都能有合适的挡位与之对应,所以油耗更低,驾驶更舒适。
和长城 DHT 等拥有多个挡位的混动变速箱不同,雷神混动 3DHT Pro 的亮点在于,它的这套 3 挡变速箱是通过一套行星齿轮组结构实现的,并且将变速箱和驱动电机整合到一套箱子里面,让车辆的发动机舱更简洁、更紧凑。
这台变速箱的重量仅为 120 千克,轴向长度只有 354 毫米,比竞品小了 26-56 毫米,是目前全球轴向长度最小的混动专用变速箱。其体积几乎和常见的 7 速双离合近似。
吉利官方宣称,这套雷神混动技术可实现“全速域”支持,在车速 20km/h 以上就能进入并联工作模式,远低于日系混动至少 70km/h 的并联车速限制,系统效率提升约 20%。
并且,发动机的转速能更好地稳定在最佳转速区间,不会因为车速的剧烈波动而导致发动机转速的剧烈波动,影响舒适性以及燃油经济性。
奇瑞鲲鹏 DHT
奇瑞非常喜欢将自己比作“理工男”,打造钻研技术而忽略营销的品牌人设,那么它推出的这套奇瑞鲲鹏 DHT 能不能代表其最新技术呢?

这套系统的核心是“1+2+3”,也就是一台 115kW 的 1.5T 发动机,两台永磁同步电机(P2 55kW、P2.5 70kW),三挡 DHT 变速箱。
两台电机中的 P2.5 电机与双离合变速箱中的奇数轴相连,在驱动状态下有两个挡位可以切换。另一台 P2 电机则直接挂在发动机输出轴的离合器 C1 的另一端,可通过变速箱输出动力,也可在发动机的带动下发电。

这时候,发动机就变得非常自由,既可以通过齿轮与车轮硬链接,实现直驱。又能只负责发电,供应电池和电机,变成与理想 L 系列一样的增程式电动车。
这样一来,奇瑞的这套混动系统就能实现多种工况的自由切换:
纯电状态下,两台电机都可驱动行驶,系统根据公里需求选择一台还是两台电机介入;
增程状态下,P2.5 电机驱动,P2 电机发电;
直驱状态下,两台电机停止工作,由发动机和车轮直接相连,驱动车辆前进。
和其他混动系统相比,奇瑞鲲鹏 DHT 能覆盖更多工况,并且有足够的输出模式来应对不同动力需求。其中,两台电机都能切入到动力输出,也是鲲鹏 DHT 的优势之一,这在业内非常罕见。
结语
上述四家主流国产混动技术,或成本低廉,或集成度高,或适应工况广泛,都有着各自的技术特点。
但相比日系混动,自主品牌不论在技术还是实际使用体验上,都实现了全面超越。

而当年雷克萨斯的广告词,也已经被上述所有的国产混动技术实现。在满油满电状态下,随便一款车型的续航都在 1000 公里以上,有的甚至达到 1300 公里。
可以想见,未来 3-5 年,纯燃油动力的车型将逐渐被市场冷落,混动技术登上核心舞台。那时候,谁的技术更强,谁的定价更低,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市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