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Max

AutocarMax

关注

阿维塔:不做「组装机」,要做「品牌机」

阿维塔

2023-09-01

撰文 | 倪海锋

编辑|周长贤

2023,被称为智能汽车的元年,当下智能座驾概念热度飙升,像极了 2007 年的智能手机行业。但显然,不同车企对「智能」二字的理解不太一样:

理解 1: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车机大屏=智能座驾

理解 2:激光雷达 +8155 芯片=智能座驾

理解 3:数百公里 0 接管+手机/车机壁垒打通+持续 OTA 升级=智能座驾

行业发展初期,标准尚未建立,受制于制造成本和技术水平,不同产品体验感参差不齐,这很正常。不过,就像 2007 年已经有崭露头角的苹果一样,2023 年,阿维塔在智能汽车行业开始显山露水。

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本宏表示:「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领先,这是中国汽车人一次次亮剑拼出来的。作为聚合中国汽车产业最优质资源打造的品牌,阿维塔必须去承担向上突破、冲击高端的责任和使命。」

那么问题来了,自称生产「智能座驾」的汽车品牌有那么多,阿维塔又有哪些硬核实力,保证自己行业 C 位的稳固地位呢?

添鸿蒙,更加智能

「这辆车的车机,做的和自主品牌一样!」

业内人士都知道,这是一句对外国汽车品牌车机系统的最高评价。那么,自主品牌的车机到底有多优秀呢?在阿维塔眼里,打造和手机一样的用户体验,将车机变成人类智能终端,就是终极目标。

正在举办的第二十六届成都车展,阿维塔 11 鸿蒙版正式上市。新车一共推出 4 款车型,售价区间为 30 万元 -39 万元。

顾名思义,「鸿蒙版」,就是将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移植到了车机上。得益于华为丰富的技术积累和软硬件整合能力,阿维塔 11 鸿蒙版的用户体验备受期待。

首先,鸿蒙座舱的交互设计与操作逻辑和华为手机保持高度一致,只要你能熟练使用华为手机,就可以熟练操作鸿蒙车机,几乎没有学习成本。并且,零层级桌面支持高度自定义,底部 Smart Dock 让高频服务一键直达,老人和小孩亦可轻松上手。

其次,得益于华为在技术层面的深度赋能,鸿蒙系统与车机模块的软硬件高度融合,实现 1+1>2 的完美效果。相比普通车机系统,阿维塔 11 搭载的鸿蒙车机在操作体验上有着革命性提升。屏幕触控丝滑跟手、功能切换敏捷灵动,和操作一台大号华为 pad 没有太大差异。

此外,升级鸿蒙座舱之后,应用程序的丰富程度得到成倍提升。它支持华为应用市场的上百款热门 APP,并且不断拓展升级,为用户带来常用常新的智慧出行新体验。

针对鸿蒙座舱,阿维塔与华为也进行了定制化开发,不仅完成了多达 367 项功能体验优化,更为阿维塔 11 赋予 11 项独有功能,例如:正在播放的视频可以通过「三指飞屏」实现中控屏与副驾屏的双向自由切换。

手机与车机两个智能终端的全面打通,是阿维塔 11 鸿蒙版的巨大优势之一:只需登录同一华为账号,即可实现音乐舱内舱外断点续播、导航无缝流转等便捷功能。鸿蒙座舱还提供 3 种「智慧投屏」模式,可以让中控屏幕变成电脑桌面,在车内惬意办公······

车机系统的大幅迭代优化只是此次阿维塔 11 鸿蒙版升级的亮点之一,代表未来科技的华为 ADS 2.0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列装,才是让阿维塔 11 与其他智能电动汽车产生本质区别的「硬核神器」。

3 颗激光雷达、34 颗智驾传感器,全系标配。

ADS 2.0 的帮助下,阿维塔 11 解锁多项智驾功能,覆盖高速、城区、泊车全场景,NCA 开启后:

1、车辆变道逻辑更完善、避障能力更出色,甚至能够自主驶入 ETC 车道,并完成加速制动的控制;

2、车辆驶入人流密集的街道,不仅能自主识别潮汐车道、可变车道,还能解决路口掉头、环岛通行、施工场景等传统意义上的智驾难题;

3、车辆在自动泊车时,支持最多 4 层的地下车位记忆,并可泊入车宽余量仅为 0.4 米的极限车位,且支持机械车位的泊入泊出。

此外,其城区智驾领航辅助(City NCA)进一步摆脱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据悉,阿维塔 11 将于年内在 15 座城市开放城区 NCA,下一步将扩展至 45 城,让高阶智能驾驶走进千家万户。

含华量,稳步提升

过去的燃油汽车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变速箱

如今的电动汽车三大件——三电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

作为全球最顶尖的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部件供应商,华为在上述三大领域都有涉猎,并且均做到了业内领先,不论车企还是消费者,都对华为赋能有着极高的认可度。

「含华量」一词,应运而生。

不过,与华为合作的汽车品牌不止阿维塔一家,例如采用华为 HI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北汽极狐,搭载鸿蒙座舱的问界,都是「含华量」不低的品牌,和它们对比,阿维塔的优势在哪里呢?

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概念,那就是台式电脑风靡的时代,组装机与品牌机的不同模式:

「组装机」,是一种大杂烩的汽车搭建模式,「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将不同细分领域的零部件产品,按照自身造车标准采购回来,再进行组装。好处是,成本相对容易控制,坏处是,对车企自身技术实力和调教水平有着极高要求,很容易出现零部件之间磨合欠佳,导致用户体验翻车的问题。

「品牌机」,是一种整体打包的汽车研发生产制造模式,「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将车辆的一整块业务需求,直接交给一个供应商进行整体处理。好处是,在产品层面呈现的技术水平和用户体验稳定且先进,不足之处在于,成本比较高。

阿维塔 11 鸿蒙版就是采用了「品牌机」的模式,通过 HI 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双方深度赋能,实现强强联手的最终目标。

然而,中国有句老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华为是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与其关系再铁,最终也要落实到「俗气」的销量上。

阿维塔不负众望,产品层面的高度原创,配合业内顶尖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表现,让阿维塔 11 在中国 30 万元以上电动 SUV 上险量数据中多次登顶。

正是因为如此,华为对阿维塔释放出更多善意,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和华为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频繁为阿维塔站台,到旗下产品升级最先进的鸿蒙座舱、ADS 2.0 智驾系统,多个细节彰显出阿维塔是华为「亲儿子」的不凡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进一步拓展阿维塔的影响力,此次发布的阿维塔 11 鸿蒙版起售价只需 30 万元。并且如果在 12 月 31 日前(含)下定,就能享受 5000 元定金抵 25000 元购车款的优惠活动,相当于 28 万元就能购得入门级配置,相比老款车型优惠 4 万元。

要知道,鸿蒙智慧座舱与高阶智驾系统 ADS 2.0 这两项核心配置全系搭载,在 28 万元的价位,即便是在竞争白热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阿维塔 11 的智价比和竞争力依旧处于顶尖水准。

结语

「含华量」,从狭义层面解读,可以理解华为产品的含量;如果从广义层面理解,即为中华产品的含量。

在聚焦华为时,我们也不要忘了构成阿维塔「CHN 造车国家队」身份的另外两位巨头——宁德时代与长安,它们都代表了当前中国汽车制造产业各自领域的顶尖水准。

在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层面,宁德时代给予了阿维塔巨大的支持。阿维塔 11 目前搭载的 CTP 定制化电池是宁德时代开发的第一块 800V 高压快充 CTP,它的出现让阿维塔 11 实现最高 730km 的超长续航以及最大 240kW 的快充功率。未来,阿维塔也将成为首批搭载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进一步解决用户补能焦虑问题。

在电动汽车的基础制造层面,拥有百年历史积淀的长安则是阿维塔最强有力的后盾。一方面,长安将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呈现在阿维塔的车型生产过程中,另一方面,其遍及全球的丰富供应商资源,为阿维塔冲击高端提供了巨大便利。

华为、长安也好,宁德时代也罢,整合适配能力才是打造智能座驾的关键。如何将华为的技术优势、长安的制造优势、宁德时代的储能优势,合三为一,做到 1+1+1>3,这才是阿维塔能力的核心,也是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无法逾越的战略护城河。

相比设计、技术、制造和供应链,资本层面的竞争力很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

行文即将结束时,《出行百人会/AutocarMax》获悉,阿维塔科技宣布完成 B 论融资,规模达到 30 亿元,投后估值近 200 亿元。据了解,在本轮融资中,长安汽车、南方资产、两江产业基金继续追加投资,同时还引入了重庆产业母基金、交银投资、广开控股等国有资本。

谭本宏认为,在资本市场预冷,新能源汽车融资渠道收窄的背景下,阿维塔科技顺利完成融资,展现市场的充分认可。

值得指出的是,阿维塔科技背靠 CHN,能够以轻资产的模式快速奔跑,而且选择的都是注重长期回报的产业资本,正是得益于此,才能够坚定地走高端化路线。这与很多创业公司迫于资金压力,不得不融一些热钱的选择显然不同。后者往往会被资本的双刃剑刺伤,以致动作变形,做出一些不符合自身节奏,甚至违背产业发展规律的打法。

随着 B 轮融资的顺利完成,阿维塔科技将进一步加快后续车型的研发设计、产线投入、市场品牌发展、渠道建设等。按照规划,阿维塔科技将在 2023 年底完成 350 家渠道触点的建设,2024 年完成「四年四车」的产品布局。

一个更强大的阿维塔,正在呼之欲出。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