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川汽车评论

远川汽车评论

关注

李瑞峰谈长城新能源转型:发现价值,找准节奏

环形隧道

2023-09-06

在群雄逐鹿、价格战硝烟四起的时代,车企需要找准自己的节奏,否则就会被带偏,让自己陷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作为一家已经造车33年,经历过无数风浪的自主品牌,长城对于价格战和转型并不陌生,因此也更知道保持战略定力,找准出牌节奏的重要性。

在2023年成都车展期间,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就清晰且系统地阐述了对当下行业价格战的理解:

第一,长城汽车不愿打价格战,但绝不怕价格战。

价格战本质上考验的是车企的成本控制能力,而长城作为一家年销超百万辆的汽车集团,其规模效应是所有新势力暂时无法望其项背的,更何况,长城一直以来坚持垂直整合模式,到目前为止,依托于强大的森林生态,六七成的主要零部件都可以做到自产自销。

其次,再残酷的价格战也要有底线,不能让行业开倒车。

在燃油车时代,国产车给别人的印象是低端,而在智能电动时代,国产车的设计、品质和技术都上升了一个大台阶。

在李瑞峰看来,现在国人买自主品牌的车有荣誉感和自豪感,一些外资品牌也在向自主品牌学习,但千万不能忘了,在这个“东风西渐”的过程中,品质是自主品牌依赖成名和值得尊重的底层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一定坚守我们做人的方式,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33年要有33年的样貌和姿态,我们即使打价格战,我们绝对不能降品质而打价格战,这是对中国自主品牌极大的侵害。”李瑞峰说。

第三,价格战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价格战必然会对车企的毛利率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价格战也可以倒逼企业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向行业中那些做得比较好的友商学习。

在采访中,李瑞峰也提到,在燃油车时代,长城习惯了B端打交道,但2C方面欠缺经验,过去几年,新势力中的蔚来和理想以及领克,在用户运营,产品定义以及品牌营销层面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在这方面,长城正在积极学习和跟进,力图全面提升2C能力。

最后,企业不能因为价格战而乱了针脚,而是要找到节奏,有的放矢。

从2021年开始,中国新能源车行业全面提速。今年1-7月,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29%。新能源车对燃油车主力市场形成有效替代,政策引导向下沉市场发展,从车展来看,向细分化发展。

正是出于对市场的精准洞察,长城今年在新能源领域频频发力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上半年推出了魏牌蓝山和摩卡DHT-PHEV、哈弗枭龙MAX等爆款车型,下半年又趁热打铁,推出了长城汽车第一款MPV—魏牌高山,哈弗猛龙、坦克400 Hi4-T等,销量可期。

数据显示,今年8月,长城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6266辆,同比增长119.5%,1-8月销售14.8万辆,同比增长71.3%,由此可见,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转型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整体已经走上了快车道。

李瑞峰表示,长城手里的子弹很多,下一波会推出坦克300新能源、高山商务版、燃油车阵容中H9和第四代H6也会依次亮相。

从目前的来看, 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如烈火烹油一般,市场格局依然在不断变化,只有守住品质和质量的底线,努力拔高经营管理的上限,才有可能在最后脱颖而出,让子弹再飞一会。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