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观察家

电动汽车观察家

关注

车圈快男,吉利银河

吉利银河

2023-09-19

作者 | 褚万博

编辑 | 邱锴俊

吉利银河,我愿称之为「车圈快男」。这里的「快」,体现在 2 个方面:

其一,产品节奏快 。就在银河首款车型 L7 正式交付 3 个月后,其第二款产品定位 A 级家用轿车的银河 L6 也在 9 月 16 日正式上市,售价区间落在 11.58-14.98 万元。

其二,销量爬升快 。银河 L7 正式交付始于 6 月 13 日,当月上险量就达到 4636 辆,截止到 8 月底,银河 L7 上险量就达到近 2 万辆。

对于一个成立时间不到一年的新品牌系列,首款车型能在不到 3 个月达到这样的高度,放在整个车圈算是少见的,更何况银河系列产品的定位,瞄向的是竞争极其激烈的 15-30 万元级市场,能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快速搏出一个身位,更属不易。

银河能够迅速立身,与 L7 这款车本身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吉利在这场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全面转型中,对过去教训的反思和迅速调整。

当然,吉利转型的一些做法,也能够为行业带来一个思考:

传统车企转型具备哪些优势?以及如何去发挥这些优势?

吉利银河,快字当先

9 月 16 日晚,吉利银河第二款车型 L6 正式上市,价格区间为 11.58-14.98 万元,相较此前 12.8 万元的起售价,正式价格稍有降低。

银河 L6 版本及售价

关于这款车的信息,此前媒体已经有过多轮报道,这里我们简单进行一个介绍。

银河 L6 与银河 L7 同样基于 e-CMA 智能电混平台打造,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 4782x1875x1489mm,轴距为 2752mm,定位 A 级家用轿车。

另外,这款车同样采用了吉利新一代雷神 8848 电混合神盾安全系统,提供纯电 60km 和 125km 两个版本选择,综合最高续航 1370km。

银河智能座舱配置情况

座舱搭载的银河 OS 也是一大亮点 ,笔者在上市之前也对这款车进行了体验,整体的感觉是,有了高通 8155 芯片作为计算底座,银河 L6 的座舱交互很好的解决了吉利过去在车机上踩过的坑,比如卡顿、语音 AI 智障等等,同时一些产品细节上的设计,比如车外交互,可用性让人满意。

据悉,上市之前新车已经到了银河的门店,在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表示,L6 的订单已经突破 2 万单。

可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已经超过了首款车型 L7 正式上市前破万单的高度。

关于这款车详细的车型、配置等信息这里不过多赘述,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是吉利银河品牌序列本身,以及其背后吉利转型的问题。

如果说吉利银河自成立至今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应该就是「快」,产品推出节奏快,销量增长也快。

吉利银河产品推出规划

先说产品推出的节奏,从银河 L7 到 L6,上市时间间隔仅有 3 个月,银河系列第三款车型,也是其首款纯电车型,也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

同时,根据此前的信息,到了明年,银河还将推出 3 款车型,其中包括 2 款纯电和一款插混,2 年 6 款车型,除了传统销售淡季的一季度,银河基本上是按照一个季度一款车的节奏来走。

在销量方面,银河第一款车型 L7 无疑是打响了第一炮,首个交付月上险量就达到 4636 辆,而在接下来的 7 月和 8 月,L7 的上险量分别为 7666 辆和 7190 辆,上市不到 3 个月累计上险量近 2 万辆。

作为对比,银河 L7 直接对标的且有竞争力的车型,有比亚迪宋 PLUS DM-i、长安深蓝 S7 增程、零跑 C11 增程以及哈弗枭龙 MAX。

除了比亚迪以绝对优势排在最前面外,银河 L7 均优于其他对手。

从车本身看,银河 L7 在车身尺寸、续航(都在 1200 公里左右)等方面与其他车型没有跨越级别的差别,主要的竞争力,体现在智能(主要是座舱智能)和价格上。

银河 S7 在座舱方面搭载高通 8155 芯片,同时还有银河 OS 车机操作系统,这个组合同样被平移到 L6 上,从体验来看,这套操作系统的可用性并不比很多新势力的差,在这方面宋 PLUS DM-i 和枭龙 MAX 其实要吃亏一点。

当然,深蓝 S7 与零跑 C11 也搭载了 8155 芯片,但在价格上,银河 S7 13.87-17.37 万元的售价要低于所有竞品。

当然,在上市之前,市场对这款车的猜测是在 15-20 万元级别,上市之后的价格形成的心理落差,也可能是这款车迅速走红的另一个动因。

银河快增长背后:吉利转身组合拳

可见,L7 作为一款还处在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车型,现在说爆款或许太早,但确实有了一些爆款的气象。现在,新车银河 L6 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上述所说的一些竞争力,有了一些热门车型的萌芽。

但银河品牌系列快速成长的背后原因,与车本身的竞争力有关,更深的动能,则是吉利在反思之后,决心全面拥抱新能源转型的作用。

时间回溯,吉利的新能源转型不算晚,2015 年,吉利喊出蓝色吉利计划,目标是到 2020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到总体销量的 90%,目标兑现之日,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仅有 6.8 万辆,渗透率为 5.2%,很难说是成功。

这种迷茫持续到 2022 年,就是吉利被比亚迪反超,丢失本土车企销量第一的王冠。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吉利高管在今年年初的财报会上总结的一点是,渠道、产品的混乱。

帝豪 L 的混动版本

吉利过去的新能源产品,基本做法是在燃油产品内部做新能源的版本车型,渠道重叠、产品相互倾轧,当然,这也是很多传统车企决心不足、路线不清造成的必然结果。

所以今年年初,吉利在反思过去新能源转型的基础上,对整个集团转型进行了大的梳理,随即而来的则是一整套渠道、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组合拳。

根据计划,吉利品牌体系进行重构,成立吉星、银河、几何 3 个事业部,前者保留此前的燃油业务,银河与几何则是通过纯电和插混两条腿全面新能源。把新能源与原有的燃油业务彻底剥离出来,避免产品、渠道相互倾轧的同时,给用户新的面貌和印象。

其中,银河品牌系列针对的是竞争最激烈,同时市场存量最大的 15-30 万元市场(从产品售价看还会稍微下沉一点)。 对于吉利来说,吉星属于过去,几何负责低端,银河品牌担负的则是吉利最核心最重要的新能源转型任务,也是其在全面新能源后维持基本盘的所在,关系到吉利转型是否成功的关键。

所以我们能看到,吉利对银河,是投入了最大范围的资源催动银河成长。最核心的表现, 一是渠道,二是技术

吉利银河完全独立的销售门店

渠道上,一方面,银河的做法针对过去吉利新能源与燃油业务重叠的问题进行分离,采用独立的销售渠道和线上购车的方式,统一服务与体验;

另一方面,快速扩张销售渠道,根据公开信息,银河渠道门店自今年年初开建后,到 7 月底已经突破 400 家,根据规划,到今年年底,这个数量要达到 700 家。

另外,在技术层面,银河品牌系列也获得吉利集团的集中支持,包括银河智能终端、雷神新一代 8848 混动、神盾电池等,都在银河产品上有所搭载。

从银河官网来看,吉利集团旗下其他车型上搭载的技术,未来也大概率会在银河身上进行通用,比如天地一体通信、魅族 Flyme Auto 车机操作系统等等。

所以,吉利本身所拥有的资源和体系化能力,包括资金、研发在内的能力,是银河短时间内成长的动力,不管是渠道的快速扩张还是技术的快速上车,都与之脱不开干系。

从吉利转型,我们能总结出什么?

我们从吉利这一轮新能源转型能看到的是,传统车企过去所积累的资源和经验,不是一文不值,相反只要目标和思路明确,过去的积累可以为大象转身充当加速器。

这一点体现最明显的, 一是技术的积累 ,虽然过去吉利新能源业务因为没有独立的组织结构和渠道而招致失败,但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技术和产品经验有价值。

所以,我们在台上看到的是银河在成立短时间内,可以快速推出产品,但台下没看到的是,吉利的这些技术积累在一个新品牌下快速集结。

二是渠道建设上的能力 。一年开 700 家门店,本质上是过去传统车企在销售层面总结出的」渠道为王的经验,这种经验老车企知道,新势力在汽车行业打拼几年之后想必也知道。

但新势力做不到,截止到 6 月份底,小鹏线下销售门店数量 411 家,与第一季度期末比不增反降,蔚来与理想就更少了。

这是因为新势力无论是渠道建设运营的经验和手头的钱,都不足以支撑其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充销售渠道。

不过也需要看到的是,新势力在渠道方面探索出来的经验,比如通过独立直营,或者是线上购车,统一服务标准等,也都为老车企转型输送了营养。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内,车企间一个现象是,传统车企一边向新势力学习服务标准、运营模式,一边通过自身的资本快速扩张门店(主要是新品牌),而新势力则是在保留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尝试授权 4S 店的方式下沉市场。

所谓相向而行但最终殊途同归,但相比之下,还是传统车企更快些。 这也是我们能在吉利身上看到的第三点,借鉴别人走好的路,验证可用的经验,做出新的尝试。

归于吉利后,魅族发布 Flyme Auto 系统

最后,也要看到,上个时代的资本积累也可以让传统车企快速补齐劣势,比如座舱操作系统上的研发基底匮乏,李书福就可以调用其庞大的资源收购魅族,在短期内建立起技术能力,速度当然更快。

现在,回到我们的小标题,从吉利新能源转型来看,我们能总结出什么?

答案是,当新势力将智能电动车,或者是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写好的时候,传统车企可以通过过去的积累和学习借鉴,快速完成转身。

当然,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全面转型所要有的决心。

决心不是口号和天马行空的目标,而是从渠道到人事结构的深彻变革,是不同业务中资源的倾斜和由此引申出的,部分利益相关者能否为变革牺牲部分或者全部利益。

最重要的,是在可见的失败风险下,足够的定力和斗志。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