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小电
双电机四驱、2.84 秒破百的性能电车,能耗表现到底如何?
进入 2024 年,我们「电车实验室」将会持续推进一系列实测类栏目的开展,其中既有全新/现有的测试栏目,同时还会有经典老栏目的重新回归。
就比如这次重新与大家见面的 「电池真探|能耗测试」。
相较于一年多以前的老版本,这次新版的「能耗测试」会采用更贴近真实用户日常用车的车辆设定、驾驶风格,以及全新的固定测试路线。目的就是尽可能让获得的能耗数据,更为贴近真实用车环境,更具对比参考价值。
栏目回归的第一期,我们就找来了一台,近期讨论热度较高的车型—— 极氪 007 四驱性能版, 来进行实测。
看看这台以驾驶性能见长的 800V 新车,能耗水平和续航达成率表,现到底如何。

测试设定
既然是老栏目的重新回归,那我们必然会对「测试设定」进行调整优化,其中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设定调整:
1、路线
关于能耗测试,大家最关注的必然是测试路线的路段构成。 在新版本的测试中,我们规划了一条 总长约 200km 的测试路线。
城区路线:从我们公司出发,途径广汕公路、开创大道、广园快速、荔新大道、如丰大道,最后到达石头收费站。
路段的整体交通流量中等,途径 30 个交通灯路口,限速区间为 60——100km/h, 导航显示城区道路长度为 50.6km, 在测试路线中占比约为 25%。

高速路线:从石头收费站出发,途径珠三角环线高速、大广高速,到达芙蓉嶂收费站,随后立即原路折返,返回石头收费站。
路段 整体交通流量偏小, 限速区间为 100——120km/h, 导航显示高速全程长度为 147km, 在测试全程中占比约为 75%。

2、车辆设定
首先在测试前,我们会使用「直流快充」将 车辆电量补充至 SOC 80%。

在使用 「标准续航」 计算模式下,记录车辆出发时的电量和表显续航里程。
空调设定为:打开 AC、22 摄氏度、2 挡风。

驾驶模式选择为「最节能模式」 、动能回收调节为「中等挡位」。
(额外补充:在日常驾驶场景中,使用「最高回收力度」进行驾驶的用户并非多数,为了使车辆设定具有更广泛的参考价值,我们在研究后决定,在测试中的将动能回收调节,设为更多数用户会使用的「中等挡位」。)

3、驾驶风格
首先,关于新版本能耗测试,我们秉承的底层逻辑是 「让测试数据,具有更真实、更广泛的参考意义」。
其次,对于一个能耗测试而言,在固定了测试路线、车辆设定之后,这两大方面就基本不存在,能够影响测试结果的变量。
剩下唯一能对最终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就只有测试时的「驾驶风格」。

基于上述两点因素综合考量,我们在测试驾驶风格的「预设」上,除了要尽可能按照路段的最高限速行驶。 在遇到较大交通流量时,我们也尽可能按照一般用户的驾驶风格。
即以通行效率作为第一优先级, 遇到慢车压速,该超车时就果断超车,不会为图做出极致漂亮的能耗数据,而死守一条车道低效通行。
最终成绩
为了方便大家获取测试成绩,我们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本次测试所获得的主要数据。

在耗时 2 小时 37 分钟后,我们完成此次测试。
本次测试, 总行驶里程为 200.2km,全段平均时速 80km/h。
测试 全程表显百公里平均能耗 20.4 kWh, 表显消耗电量表显 42%,消耗里程 277km。
续航达成率 72.27%,折算满电续航 490.24km (官方满电续航 CLTC 660km)

分段数据:
城区路段行驶里程 52.7km,平均速度 45km/h。
城区路段表显百公里平均能耗 17.7kWh,续航达成率 87.83%。

高速路段行驶里程 147.5km,平均速度 111km/h。
高速路段表显百公里平均能耗 21.5kWh,续航达成率 67.97%。

详细车辆数据与测试成绩,可查看在下方长图:

结尾补充:
由于本次测试为栏目回归后的首次实测,部分「测试参数」依然有优化调整的空间。
例如,在本次测试结束后我们发现,目前规划的城区路线中存在一段限速为 100km/h 的城市快速路,导致城区测试的平均车速偏高(理想值在 35km/h 左右)。
因此,在下一轮测试中,我们会对城区路线作出调整,让城区路段的平均车速能更加贴合日常城市通勤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