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双涡轮增压的小胖子
我上一次驾驶路特斯还是 2019 款 Evora GT410 Sport,它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是我驾驶过最「硬核」的跑车之一了。

「空气动力学」、「轻量化」、「硬核驾驶」是 Evora 在产品上所展现出来的路特斯的品牌基因。

随着路特斯的电气化转型,2021 年发布的 Emira 成为了如今路特斯的「燃油绝唱」,随后诞生的路特斯首款纯电超跑 Evija 在中国区也仅有 5 台配额。

如果说「高调出场」是在路特斯转型中树立形象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步就是这辆惊艳到我的路特斯首款纯电 SUV 车型:Eletre。

目前,路特斯官方给出的车型信息并不算具体,尤其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那我们看看从官图中能否挖掘出更多的信息。
关于路特斯 Eletre
在正式亮相的前两天,Type 132 才正式公布它的名字「Eletre」。Eletre 源自匈牙利语中的「新生」。Eletre 被路特斯称为「纯电 Hyper SUV」,从这里也能够看出,Eletre 车型依然会让我们充满驾驶欲望。

先来看一下路特斯 Eletre 的基本信息:
-
基于 Electric Premium Architecture (EPA) 架构开发,EPA 架构可以支持 C+ 至 E+ 级的车辆研发,包括不同尺寸的动力电池、不同功率的电机以及智能驾驶技术;
-
车身尺寸:长 5,103 mm、带电子后视镜宽度 2,135 mm / 标准后视镜宽度 2,231 mm、高 1,630 mm,轴距 3,019 mm;
-
动力系统:采用前后双电机布局,系统最大输出功率 600 hp(约 447 kW),零百加速能力为 2.95 s。搭载总容量为 100 kWh 的动力电池组,在 WLTP 工况下续航能力约 600 km;
-
底盘驾驶:配备 CDC 连续可变阻尼的空气悬架,配备后轮转向、电子防倾杆和扭矩控制,具备 Range、Tour、Sport、Off-Road 和 Individual 在内的 4 种驾驶模式;
-
补能效率:采用 800V 电动汽车架构,通过 350 kW 充电桩补能,20 分钟可补充 400 km;
-
智能驾驶:搭载 4 颗激光雷达,硬件满足 L4 自动驾驶能力。

路特斯 Eletre 的亮点真的很多,我们拆开来,一点点地解读。
「不止于」驾驭空气
先从外观聊起,首先刻在路特斯骨子里的 DNA 之一就是极致的空气动力学,在 Eletre 也是如此。

在路特斯 Eletre 身上我们能够见到最多的就是「孔隙设计」,这样的设计也出现在 Evija 和 Emira 身上,路特斯称它门为「Race-Aero 风道」。

气流通过前脸进气口后从上前机盖的两个排气口排出。同时,贯通的前轮拱和后轮拱也在彰显着 Eletre 对风阻系数的拿捏。

前杠下方六边形造型的主动进气格栅,可以在车辆静止或驾驶过程保持关闭以降低空气阻力。

在需要对电机、电池以及制动器进行散热的时候,主动进气格栅会打开将空气送入。

在车尾,路特斯 Eletre 还设计了分体式碳纤维车顶扰流板,将气流引导至车尾的主动式尾门扰流板。

根据不同的驾驶状态,主动式尾门扰流板提供了三种开合角度。

整体来看,路特斯 Eletre 的外观设计利用了大量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同时车身的所有黑色组件都采用了碳纤维材料,而车身覆盖件则是铝制材料。但除了「驾驭空气」以外,作为诞生于 LifeStyle 系列的首款车型,路特斯 Eletre 还加入了针对出行场景的细节设计。

在车尾,贯穿式尾灯可以显示四种颜色,除了作为示宽灯、转向灯以及提供了车辆解锁时的仪式感之外,贯穿式尾灯还可以显示动力电池的充电状态。

至于路特斯 Eletre 的颜值,我个人觉得还是很好看的,尤其是官图中的灰色车漆。




相比黄色车漆,灰色车漆显得更加「战斗」。





不过颜值这件事还是「见仁见智」,各位觉得呢?
「细抠」内饰材料
说完外观那些事,然后来到路特斯 Eletre 的座舱,先说一个结论:这可能是目前路特斯产品中最好看的内饰设计以及最新颖的交互设计了。

路特斯 Eletre 座舱的内饰部分除了极具设计感之外,内饰减重和可持续性材料也是其一大亮点。
路特斯与丹麦纺织品设计公司 Kvadrat 针对内饰材料进行合作。内饰中常与乘员接触的区域主要采用了柔软耐用的合成微纤维。

而座椅采用了羊毛混纺面料,相较于皮革材料而言重量减少 50%。

路特斯 Eletre 座舱的硬质材料选用了碳纤维,但路特斯并没有选用「编织碳布」,而是回收了在碳布制造过程中那些被剪裁掉的边角碎屑,与树脂混合并加压后成型,制作出「回收材料」饰件。

终于「学会了」交互设计
路特斯 Eletre 的座舱内搭载了 4 块屏幕 + 1 块 AR-HUD,其中屏幕包括:1 块高 30mm 的仪表屏、1 块高 30mm 的副驾娱乐屏、1 块 15.1 英寸的中控屏以及 1 块 9 英寸的后排车控屏。(采用电子后视镜的车型版本为 6 块屏幕,包括 2 块电子后视镜显示屏。)

除了屏幕之外,交互方式还包括了语音交互、方控按键交互、灯光交互等等。
仪表屏 & 副驾娱乐屏
这两块屏幕都为 12.6 英寸的细长屏幕,高度不到 30 mm。

我们能够看出来,路特斯 Eletre 弱化了仪表盘的存在,对显示信息进行了精简,更多的驾驶信息将通过 AR-HUD 来获取。
这也是同包括几何汽车几何 A、理想 L9 等诸多车型一样对驾驶场景交互方式进行的探索,同时预示着未来智能汽车的座舱交互趋势。

副驾娱乐屏与仪表盘尺寸相同,并在内饰设计中采用了对称设计。副驾娱乐屏除了可以显示驾驶信息外还可以进行音乐、电话、导航、设置等操作。
中控屏
路特斯 Eletre 所搭载的这块 15.1 英寸中控屏的屏幕材质为 OLED,并且在不需要观察中控屏时,它会自动收平。

通过这块中控屏的图片,我们能够看到路特斯 Eletre 所搭载的车机系统采用了较为简洁的 HMI 设计和 UI 设计。

在屏幕左侧有一条便于驾驶员触控交互的 Dock 栏,从上至下的功能分别为音乐、电话、导航、设置、(这个不知道是什么……)、更多应用。

右上角则显示了时间、蓝牙、WIFI、网络、(推测为空气质量)、(实在看不清)、通知、用户等信息。

底部两侧则为空调设置,点击后可进行空调的调节。
与此同时,在导航界面中我们能够看到路特斯 Eletre 提供了「Pure Drive」和「Full Auto」两种选项,推测一下:用户在选择好路线后可以选择「人工驾驶」或是「自动驾驶」。

P.S. 当然前提是在 L4 自动驾驶开放后……
后排车控屏
路特斯 Eletre 的后排车控屏布置于后排座椅中央扶手上,在使用时可以倾斜竖立,此时后排车控屏下方的托盘则可以提供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功能。


在官图中,后排车控屏目前显示的信息及功能与中控屏基本保持一致。
语音交互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路特斯 Eletre 搭载了语音交互,在方控上也设置了语音助手唤醒的按键。

通过官图,我们能够看到后排车顶应该也布置了麦克风,推测一下路特斯 Eletre 应该将会支持多音区识别。



以及在中控屏左上角有一个「镂空的路特斯 LOGO」,大胆推测一下有可能是语音交互时的智能助手可视化。

方控交互
在方向盘控制按键上,除了刚刚提到的语音助手唤醒按键之外,在左侧提供了 ADAS 调节按键,右侧提供了信息娱乐系统的控制以及仪表显示信息的设置。

仔细观察方控的设计,推测按键除了支持点击之外,还会支持上下拨动。同时,左侧的车距调节和右侧的语音助手 / 菜单键采用了圆环的设计,将只支持拇指拨动。


如果这样说还不太理解的话,可以参考一下梅赛德斯 - 奔驰 S 级以及理想 ONE 的方控按键。
灯光交互
在座舱中,我们可以看到中控台有一条贯穿式灯带,这条灯带除了可以当做氛围灯之外,还可以通过改变颜色和光效来提供灯光交互。
比如来电提醒、温度调节以及显示电池充电状态等等。

可能这些交互设计放在如今的智能汽车上,并不算新鲜了。比如:梅赛德斯 - 奔驰 S 级轿车、AITO 问界 M5 等车型就搭载了灯光交互,高合 HiPhi Z 就搭载了可以前后旋转的中控屏,多音区识别的语音交互、简洁的中控 UI 设计等等都已经是多数智能汽车的「标配」了。
但对于路特斯而言,这些交互设计确实开创性的「上车」。根据路特斯官方给到的信息,路特斯 Eletre 的座舱设计来自英国团队和中国团队的合作,这一点我们在海外官图上也得到了印证。
因为海外官图上显示着中文,同时官图中导航路线引导则是从上海科技馆到上海中心大厦……


那些「越来越卷」的配置
在这两年发布的智能汽车上,有不少配置引起了多数车企的「疯狂内卷」,比如高算力的座舱 SoC、高算力的智驾平台、分辨率越来越高的屏幕……
当然,还有音响系统和激光雷达。
音响系统
先说音响系统,目前我体验到给我印象最深的音响系统是来自梅赛德斯 - 奔驰 S 级上的「大柏林」,搭载 31 个扬声器、输出功率 1750W。
在前段时间理想 L9 公布的信息中,理想 L9 搭载了 21 个扬声器、输出功率 2160W。

那么,在路特斯 Eletre 上标配的是来自英国 KEF 品牌的 KEF Premium 音响系统,搭载 15 扬声器、输出功率 1380W,采用 Uni-Q 和环绕声技术,将传统布局的高音扬声器和中音扬声器组合成为一个声学单元,提供更连贯、更逼真的声学体验。
如果看到这里,似乎这套 KEF Premium 音响系统并不敌「S 级大柏林」和「理想 L9」,别着急……
刚刚说了,那是标配……

在路特斯 Eletre 上可以选装 KEF Reference 音响系统,搭载 23 个扬声器、输出功率与理想 L9 一样同为 2160W,并采用 Uni-Q 和环绕声技术。同时,KEF Reference 还采用了 Uni-Core 技术,将双驱动单元结合成单一磁性系统,并将两个音圈以同轴共点方式配置,令箱体尺寸得以缩小近三分之一,单元冲程大量增加。
P.S. 没错,音响系统「卷起来」了……
激光雷达
说完音响系统,我们来看一下激光雷达。
记得前段时间是谁说了一句「4 颗以下,请别说话」来着?
这不,路特斯 Eletre 就「说话了」:4 颗可隐藏式激光雷达已上车。

在路特斯 Eletre 上搭载的 4 颗激光雷达分别布置于车顶前端、车顶后端以及左右翼子板。为了在不使用自动驾驶功能时有够效降低风阻,四颗激光雷达都可以进行隐藏。
图片
除了激光雷达,在路特斯 Eletre 的左右后视镜上将各布置 2 个摄像头(电子后视镜为 3 个,包括一个电子后视镜摄像头),分别是 360 全景影像摄像头和 ADAS 侧前视摄像头。

根据信息,路特斯 Eletre 的智能驾驶硬件可以满足 L4 + 的自动驾驶功能,包括:
-
4 颗激光雷达;
-
6 颗毫米波雷达;
-
12 颗超声波雷达;
-
7 颗 800 万像素摄像头;
-
1 颗 DMS/OMS 摄像头;
-
2 颗环视摄像头。
最后
路特斯 Eletre 将在中国武汉的路特斯武汉智能工厂生产,并于 2023 年首批交付给中国市场、英国市场以及部分欧洲市场。

回归到路特斯 Eletre 这款产品上,我们看到了路特斯对于空气动力学和轻量化设计上的执著,也看到了路特斯在内饰设计、交互设计上的进步。

不过,在路特斯官网的注释中,我发现了一件事:
- Eletre is fitted with standard mirrors in markets where local regulations do not allow ERMD;
在法规不允许电子后视镜的市场中,路特斯 Eletre 将配备标准后视镜;
- 23-inch wheels and ceramic brakes are optional in all markets;
23 英寸轮毂和碳陶刹车在所有市场都可选装;
- Panoramic glass sunroof is optional in markets outside China.
全景玻璃天幕在中国以外的市场可选装。
也就是说,在 2023 年中国市场上的路特斯 Eletre 将配备标准后视镜、可选装 23 英寸轮毂和碳陶刹车,那么全景玻璃天幕在中国市场到底是标配还是不提供?

至少以目前的信息来看,路特斯 Eletre 在设计、驾驶、智能化以及电动化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最终还留有悬念的就是它在国内的售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