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浩楠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上汽飘了?还是时代变了?
旗下全新智能电动品牌智己汽车首秀 L7 Pro:
售价 40.88 万。
为啥说膨胀?因为上汽自主品牌车型大多售价还没突破 20 万元区间。
所以价格本身就有无数话题。
40 万,买的到底是豪华,还是电动,还是智能?

L7 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又从何来?
40 万一辆的上汽到底值不值,一文为你解答清楚。
40 万,智己 L7 何德何能?
卖车这块,上汽花活不少。
40.88 万售价的是智己 L7 Pro。
从配置上看,Pro 应该是高配版。
而订车的用户,还分为 「天使轮」 版、「A 轮版」。
买车买出了投资人的感觉,但其实这是首批车主的独享权益。

从这份清单中,能看出上汽力推的 「转型逃生」 第一作,最大的卖点都是什么。
除了真皮座椅、刹车卡钳、按摩、车漆等等这些豪华舒适性配置,智己销售力推的卖点还包括:
1、智能化
2、个性化
3、数字货币
除了豪华,智己 L7 最重要的就是 IM AD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官方对它的标定比较保守,L2 + 级。但是在功能描述上,已经能实现 「端到端」 的智能驾驶。
智己门店的销售人员,专门会把广州绕城高速全程无接管的视频给顾客展示。

智己 L7 的端到端,指的并不是包含城市复杂道路领航的高阶辅助驾驶。
从销售演示的视频来看,是在有高精地图覆盖的高速路的领航辅助。
不过,高速域和泊车域的辅助驾驶功能已经能无缝链接。
个性化方面,智己 L7 最大的卖点,是 Carlog:

车顶隆起一块,搁哪家车企都会是激光雷达。
可上汽偏偏不,在这个部位塞进 3 颗共 1 亿 5000 万像素摄像头。
干啥用?开车出去玩随手拍大片,现场剪辑现场上传,一辆车集合了手机 + 无人机功能。
个性化方面,还有 L7 的前后灯组,都能上演灯光秀:

前大灯内部有一块 260 万像素 DLP 显示屏,ISC 尾灯组内部共计 5000 颗 LED 光源,可以在不同场景下与前后车及行人进行交互,投射各种表情和符号,如 「礼让行人」、「点赞」、「节日祝福」 等等。
不过如果我是 L7 车主,我几乎可以肯定要在尾灯投射什么字….

权益表中,10000 颗水晶是智己 L7 和其他所有新势力最大的不同:数字货币。
水晶是智己车主社区的货币,可以拿来换各种服务或商品,这并不稀奇。
不同之处在于,获得水晶,除了社区活跃度,更主要的方式是开车。

官方形象地把这个过程称为 「挖矿」,通过驾驶里程积累 「原石」 数量,然后兑换水晶。
而原石本身更像比特币,由智己官方发行,总数有限,每一枚都有唯一编号,可以在社区里自由流通。
而且据说用户手中的原石还能兑换智己汽车的股份。
好吧,不会挖矿的车企不是好银行。
那么,仅仅这些东西就能值 40 万吗?上汽表示,还不够。
40 万的智己 L7,给你的还有百万豪车的配置,以及像蔚来那样贴身式保姆服务。
前面说过的真皮座椅,是奔驰 S 级的同款。另外,智己 L7 Pro 还有四轮转向系统,转弯半径更小,操控更灵活。

而四轮转向,在百万级豪车上一般也都是加价选装,智己 L7 Pro40 万就给你,香吗?
保姆式服务,智己向蔚来看齐。终身质保、免费道路救援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免费的上门服务,无论洗车、保养,不用自己动手。
对了,智己 L7 Pro 还支持 11 kW 无线充电。价格还不知道,不过如果你有自己的固定车位,官方提供免费安装服务。
总结一下为啥上汽认为智己 L7 Pro 可以卖 40 万:
智能化能力、豪华配置、贴心服务,甚至还有性价比,智己 L7 Pro 都给你了,没有多出来的加价选配。
你觉得值吗?
不过,各项豪华科技配置拉满,智己 L7 却有一项是选装:
激光雷达。
叫 「智」 己,到底够不够智?
前面说智己 L7 Pro 拿车顶的摄像头「假装」激光雷达,但人家其实也有激光雷达配置。
量产交付版本的智己 L7 Pro,在车顶 A 柱两侧预留了激光雷达的安装位置和接口。
有需要的用户,可以用里程积累的原石水晶来换激光雷达。
天使轮车主,则可以免费加装。
这种策略在商业上的考量,我们稍后再说。先看看智己 L7 上的智能驾驶方案本身。
智己 L7 智能驾驶方案来自哪里,已经不是秘密:Momenta。

这不奇怪。争分夺秒的智能化电动化转型,上汽的方式是核心合作 + 底层自研。通过投资、合资方式快速获取智能化技能包。
上汽成了 Momenta 股东,旗下高端车型的智能驾驶、Robotaxi 落地都是双方合作。
智己 L7 项目上,从预留激光雷达接口上看,Momenta 给的智能驾驶方案,一开始就是瞄准高阶能力去的。
硬件层面上,全车 11 个高清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11 个超声波雷达,以及 2 个定位单元。底层算力毫不吝啬,上了 4 个英伟达 Orin 芯片,算力高达 1024T。

配合后期激光雷达,这样的硬件配置所服务的智能驾驶能力,至少也应该做到 「三域融通」,也就是城市道路、高速道路和停车场。
智己品牌发布时承诺过 「端到端」 智能驾驶能力,看来不会简配。
当然,高阶智能驾驶能力既有技术上的难度,也有政策上的限制,用户最先到手的,大概率是高速域和泊车域的功能。

后期选装激光雷达,而且可以用积分换,表面上看是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高阶智能驾驶你可以用,用也不花钱。当然不用也行。
但从基本商业逻辑出发就能明白,白送激光雷达是不可能的,企业采购成本早就分摊在了售价中。
所以对于智己 L7 车主来说,不上激光雷达其实是吃亏,相当于给企业和其他车主分担成本。
这其实也是上汽主动引导用户使用智能驾驶的一个手段。
另一个手段,就是通过里程换积分的方式,激发大家开启辅助驾驶的积极性。
为什么要这么做?

很简单,决胜智能汽车未来的关键在自动驾驶,而自动驾驶能力飞跃的关键,在数据。
这一点,上汽、Momenta 与特斯拉或其他任何玩家没有不同。
只不过上汽的 「情商」,显得高多了。
除了智能驾驶,交互层面智己 L7 采用前排两块大联屏,可以分别控制升降。
语音交互能力和车载应用,目前还没有详细信息透露。
不过智能座舱的技术方案,来自斑马智行,这是上汽和阿里合资成立的公司,专攻智能座舱和车载 OS。

Momenta、斑马智行,分别是上汽通过投资、合资方式补齐的智能化能力,而底层架构完全是上汽自己的研究成果了。
零束,前身是上汽的软件研发中心,现在独立为一个子公司,其角色定位上汽自述为 「店小二」,研发软硬解耦、高度集成,同时保持开放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
目标是方便上汽所有合作伙伴、供应商在其上开发、定义智能汽车。
智己 L7,就是这个平台下的第一个物种。
智己 L7,上汽 「逃生」 的船票
整整一年,上汽给外界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 「灵魂说」。
当时上汽董事长陈虹明确表示拒绝华为自动驾驶方案,说怕丢了灵魂。
此话引起轩然大波,还因为上汽当时的处境。
陈虹董事长说这话,是在上汽的股东会。
当时有情绪激动的股东跳上台质问他股价为何如此低迷,新能源转型为何如此落后。

这是事实。上汽 2020 年后就从国产车企一哥位置跌落,市值一路下滑,甚至低于集团净资产…
这背后,是上汽在智能化、新能源转型的不顺利。
最早提出新四化,砸了 600 亿,上海市还大力扶持,结果最后卖得好的只有利润极低的五菱 MiniEv,自主品牌销量年年下滑,财务报表只能靠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支撑。
而比车联网更大的浪潮,特斯拉也好、国产造车新势力也好,都清晰无误地展现在眼前了。

如果再不能面向智能化转型,再老牌的车企、再庞大的体量,都会成为车企中的摩托罗拉和诺基亚。
没人愿意,更别说上汽。
所以智己品牌,对于上汽的意义无比重要。
首款车智己 L7,既是上汽如何认识智能化的答卷,也是冲击高端的敲门砖,还是思想上从国企铁饭碗向竞争、开放的彻底转变。
说白了,智己 L7 就是上汽逃生的船票。
而且这样的船票,只可能有这一张。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