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邱锴俊 王凌方
编辑 | 邱锴俊
宁德时代的换电,真的来了。
4 月 18 日,宁德时代宣布,EVOGO 换电服务在厦门正式启动,厦门成为首个小绿环城市。
首批启动服务的 4 座快换站分布于厦门思明区、湖里区和海沧区,预计到今年底,将在厦门完成 30 座快换站的投建。届时,厦门岛上每 3 公里的服务半径内将有 1 座快换站。

宁德时代的这次发布,和上次换电方案发布不同的是,首次公布了换电块月租价格,和快换站服务价格的描述 ——
- 巧克力换电块的月租金最低优惠价为 399 元 / 块,租金价格将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条件做动态调整。
- 快换站的服务价格与快充相当,并将根据站址、时段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8-12 万元区间车型终极解决方案是巧克力换电。」
2 月 15 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蒋理,以及财务总监郑舒一众高管接受投资机构调研。他们表达对换电的重大期望,理由是,「可使新能源车(不含电池)首购成本低于燃油车,换电速度等于燃油车加油,解决性价比的问题。」
目前,宁德时代的快换模式首先应用在运营车辆上。
在厦门首批采购宁德时代换电车型做运营的运营商坦言,宁德时代的定价策略对运营方和司机都非常划算。「目前已经在厦门上了 100 台车,今年计划达到 3000 台。」
经济性远高于燃油车
换电车型颠覆了电动汽车消费方式。
这次宁德时代在厦门的换电车辆的消费和使用,分成三步:
第一步,车辆购买方 —— 网约车运营公司 —— 采取车电分离方式购买车辆,即买的是不带电池的车辆;
第二步,运营公司再和时代电服签订电池租赁协议,获得电池的使用权。
第三步,运营公司招聘司机。司机到时代电服换电站换电,以度为单位按实际换电量缴费。
这种电动汽车的购买、使用方式,性价比和燃油车相比,有更高吗?要算算才知道。
根据公开信息可知,搭载宁德时代巧克力电池的首款车型是奔腾 NAT,一辆五座 MPV,市场价格在 14 万 - 15 万元。

《电动汽车观察家》筛选了一辆轴距类似的七座 MPV 燃油车 —— 宝骏 730 作为对标车型。
根据《汽车之家》的测评,该车型的平均油耗大约在 8.2L / 百公里。

首先看购车价格。
虽然奔腾 NAT 的厂商指导价超过 14 万,但这是包含电池的价格。如果采取车电分离模式,价格要低得多。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奔腾 NAT 宁德时代快换版价格可以减掉 7 万 - 8 万元,可以大约推测出售价在 6 万 - 7 万元左右。
再看能源消耗价格。
根据宁德时代给出的数据,奔腾 NAT 换电版本将搭载 2 块巧克力电池,单块电池电量为 26.5 度电,则该车整车带电量为 53 度电,续驶里程为 400 公里,百公里能耗大约在 13.25 度电。
根据宁德时代透露的 「快换站的服务价格与快充相当」 这一信息,结合现阶段充电价格,大约可以推断出换电服务费在 1 元 / 度。
再结合目前的汽油价格,以运营车辆单日续驶里程 300 公里为标准,测算两款车型购置和使用过程中的综合性价比。
两车的性价比情况如下表所列:

可以看出,在车辆成本相近的基础上,奔腾 NAT 宁德时代快换版本的单日能耗成本为 40 元左右,将电池租赁费用折合进去,单日使用费用为 66 元;宝骏 730 则需要 200 元以上,综合性价比优势非常明显。
此次奔腾 NAT 的运营方负责人告诉《电动汽车观察家》,他们认为这种模式还是很划算的。
首先,对司机划算。一是,他们按照 3900 元 / 月的价格租给司机运营,其中包含了 2 块电池的租赁费用,司机只需要支付换电的费用即可,大约每天 40 多元的换电费用。
以厦门为例,当地快充采用峰谷价,司机完全可以选择优惠时段去换电,可以大幅节省成本。
二是,相对充电车型,换电节省了司机的时间成本,毕竟不算排队时间,充电车辆每天需要额外多支出 1-2 小时的充电时间。换电体验完全对标加油,大幅减轻司机的负担。
其次,对车辆运营方划算。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车辆运营方购买的车辆没有电池,可以降低购车价格,还节省一大笔保险费用,投资成本显著降低;二是,由于换电,不用考虑 3 年后电池容量衰减问题,只有车辆的折旧成本,运营车辆有望用满 8 年,车辆出租金额不需要大幅下降。运营方长期收益得到保障。
该负责人对这种模式的前景非常乐观,「目前公司购买了 100 台奔腾 NAT,计划今年上车 3000 台。」
经济性背后:模式降本、技术降本、规模降本
电动汽车这几年飞速发展,涨势惊人。不过,也逐渐进入到啃硬骨头的阶段。
此前,电动乘用车市场,是两头挤:高端以智能、服务、电驱为卖点,吸引了尝鲜者;低端以 A00 特色代步为卖点,同样获得了很高的普及率。
但是,到了汽车消费的中段 —— 纺锤形消费结构中最大的一段,消费者特别看重性价比,也没有很强的购买力。因此,电动汽车还需要继续降本,才能继续普及。
不幸的是,动力电池的降本曲线,近期迎来一个拐点。
因为动力电池需求量大增,原材料的供给扩张有限,很多原材料价格都涨到两三年前的数倍甚至十几倍,导致动力电池价格也不得不随之上涨。2022 年动力电池价格,普遍比 2021 年上涨 10-30%。
但市场不能等待电池价格再度走低。怎么办?
作为市场份额已经接近三分之一的全球动力电池老大,对于这个问题更是关切。因为,存量市场它已经没有多大空间。只有做增量市场,它的空间才能有效扩张。

宁德时代的换电方案,本质就是要解决性价比问题,也就是降本问题。
如何降本?它的举措是,模式降本、技术降本和规模降本。
首先是模式降本。
采取换电模式,车辆采购绕过了最大的成本项 —— 动力电池,车价能比燃油车做到更低。在使用环节,油电差的优势仍然在,加上一定的电池租赁价格,如前面算的账,使用成本相对也更低。
这里的电池租赁价格,有金融成本在,为什么能做到比消费者买电池划算呢?
本质上,是宁德时代从动力电池里 「压榨」 出来了更多的价值。一方面,电池成本高,应当尽量让它用得久,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宁德时代因此研发、生产了长寿命电池,用在换电车型上。另一方面,宁德时代换电站内对电池充电,是在稳定可控的范围内充电,并且经常做电池均衡,比消费者自行快充,要更有利于电池寿命。
换电模式,是将动力电池做到更长寿命,并将这部分价值分享给消费者,才实现了规模降本。而不是车电分离,车电分离本身不创造价值。
其次,宁德时代可以采取技术创新来降本。
当前,动力电池的成本底线,就是原材料成本。「钴奶奶」「镍疯」「锂大爷」…… 几个核心材料价格都居高不下。但是,利用其他材料,同样也能做电池,只是能量密度略低。
不过,消费者所需要的是续航里程,也就是电量,采用什么材料,他们并不关心。
宁德时代可以对材料体系持续创新,来实现技术降本。
目前来看,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块采用的是镍钴锰三元锂电池。宁德时代在产品成熟后也可以推出磷酸铁锂的换电模块、新产品 M3P(宁德时代称之为磷酸盐体系的三元)换电模块,三元和磷酸铁锂混搭的换电模块,甚至钠离子和锂离子混搭的换电模块。
在材料体系切换之后,单体能量密度降低,但是,宁德时代采用 CTP 等技术,提升成组效率,电池包同样也能做到 160wh/kg 或者接近的系统能量密度。
保证电池包能量密度,就能保证电量,也就保证了续航。
这些不同的材料体系,可以帮助宁德时代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甚至通过降低租金的形式普惠到终端消费者。现阶段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也很难传导至终端消费者,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
第三,规模降本。
宁德时代与国内外的主流车企都有合作,其可以突破车企车型间的壁垒,用一块电池服务不同车企车型,通过规模化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
以合格证数据为例,2020 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一共生产了 94.2 万辆,其中搭载宁德时代的纯电动乘用车为 34.4 万辆,占比达到 36.6%。
以 2020 年 34 万辆为基准,一半的车型搭载宁德时代的换电模块,那么换电车型将达到 17 万辆。
不过,彼时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型仅 94 万辆,宁德时代在中国的市场占比还不足 50%。2021 年终端销售数据显示,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型达到 238 万辆,而宁德时代市占率已经过半。
仍然按宁德时代占比 40% 计算,搭载宁德时代的纯电乘用车型达到 95 万辆,1/3 改用换电模块,也将有 30 多万辆的规模。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增长,换电推动电池规格的统一,将带来巨大的降本效果。
这三重降本措施,还在持续推进,效果有望继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 8-12 万元区间燃油车的电动替换问题。
2C 换电的可能性
网约车运营商的经济账算得过来,宁德时代也能持续降本,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会接受吗?
从 2021 年的终端销售数据可以看出,私人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大幅提升,运营车辆占比已经非常小。尤其纯电动汽车在 A00 级和高端车型市场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不过,纯电动 A 级乘用车的渗透率仍然很低。今年 3 月份的终端销售数据显示,A 级车中,纯电动的渗透率仅为 18.7%。
之所以这部分需求难以替换,是因为这一阶段对应的是主流家庭的用车需求。换句话说,A 级车需要应对的是全场景的使用,长短途各方面都需要,但是一般家庭的居住条件也有一定限制,私人充电不具备条件,是电动化比较难替代的区间。
宁德时代接受投资者调研时提到的 8-12 万价位区间燃油车型,就是 A 级车的价格区间。
先来看这部分市场规模有多大?
根据终端销量数据,今年 3 月份 A 级车销量为 32.7 万辆,在总销量占比为 23%。全年来看,将近 1/4 的市场规模,是没理由被放弃的。
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对私人消费者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以燃油车的购车成本,比燃油车更低的使用成本,来享受纯电动汽车的驾乘体验。
购车成本方面,由于没有电池,完全可以打平燃油车的购车成本。
使用成本方面,燃油车是保养成本 + 燃油成本。
纯电动汽车的保养成本显著低于燃油车,用电价格也明显低于燃油价格,虽然加上一定的电池租用成本,仍然能保证远低于燃油车使用成本。
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另一优势在于灵活可选,一般家庭通勤,1 块 26.5 度的电池完全够用,只需支付一块电池的租金外加换电费用。

即使偶尔的长距离出行也不怕,消费者可以选择按天数租赁更多的电池使用,以最小的负担,达到最便利的使用效果。
后期只要换电站建设到位,宁德时代的换电模式,几乎消除主流家庭选购纯电动 A 级车的客观障碍。
可充可换的模式,对于有充电桩的家庭更为友好,只需支付电池的租用成本,享受家庭用电的价格,使用成本进一步拉低。
宁德时代的换电方案,达到了车企、电池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的共赢,既有利于宁德时代扩展业务,从电池生产制造,升级到电动汽车服务,客户从车企扩展到消费者,拥有了广阔的未来空间;也有利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帮助交通行业的双碳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