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内卷的 「智能驾驶」行业正在迎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最新数据显示,今年 1—3 月,中国市场前装标配搭载辅助驾驶系统新车上险为 213.36 万辆,同比上年同期增长 18.66%。
我们发现辅助驾驶这个功能在 2022 年有两个很明显的趋势,一个是渗透率会持续增长,说白了就是会有越来越多的车都开始支持辅助驾驶;另一个是能力会持续提升,说白了就是辅助驾驶使用的场景会越来越广。
这两个趋势明确了之后,新的问题来了,谁来提供这些功能?
并非所有车企在当前都有资源、有能力进行自研。伴随数量需求的增加和能力需求提升的背后,是供应商市场的巨大机会。
机会来了
自动/辅助驾驶供应商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其中一类是传统 Tier-1,长处在于资源整合能力,以硬件为主要优势,例如博世、大陆、德赛西威等企业。
另一类是长期深耕于软件算法的公司,车企可以通过「反向外包」的方式寻求软件层面的合作。 例如禾多科技、Momenta 等等。
当然也有像华为 ADS、毫末智行这类的供应商,能够直接为车企输出整套辅助/自动驾驶系统。
而如今,这条赛道又涌入了一些新玩家,那就是此前扎根于 L4 级自动驾驶无人车领域的自动驾驶公司。
5 月 25 日,文远知行与博世达成合作,共同推动应用于乘用车的 L2—L3 级自动驾驶大规模前装量产及市场化应用。
文远知行是 L4 玩家,而博世是传统大牌 Tier-1,二者各有难处,前者空有数据闭环能力和高级别自动驾驶的研发能力,但是缺乏工程能力,在短时间内也无法落地。而后者在传感器、域控、集成等方面有着极强的优势。此次合作,博世也是希望依托于文远知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WeRide ONE,打造由数据驱动的智能驾驶软件。
5 月 18 日,无人驾驶小巴领域的公司轻舟智航也发布了车规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DBQ V4,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想上车,想要落地实现商业化。
再把时间往回倒,你会发现这条路上还有一位玩家,名叫 Momenta。并且从一开始,Momenta 就是坚持用「两条腿走路」的自动驾驶公司。从资本角度来看,Momenta 也成为了市面上最受欢迎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2021 年,Momenta 完成了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了 10 亿美元,投资阵容不乏上汽、通用、奔驰和丰田这些头部车企。
而国内最早入局 L4 级 Robotaxi 公司的百度,其实要先于 Momenta,「降维」进入 L2 辅助驾驶领域。早在 2016 年,百度就开展了高级别辅助驾驶功能的研发,2020 年,百度对外发布了 ANP。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 ANP 是什么,这套系统的原名为 Apollo Navigation Pilot。这是一套基于视觉的领航辅助驾驶系统,类似于特斯拉 NoA。百度 ANP 从 Robotaxi 上「降维」而来,无人车感知硬件非常丰富,但成本也高,难以复制到民用车上。于是百度对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算法做了调整,以一种相对成本较低的方式实现基础的辅助驾驶功能。
而第一个「吃螃蟹」的车型就是威马 W6。
翻看百度产品及交付时间表,我们发现百度已经向多家整车厂交付了泊车产品 AVP。2021 年,百度 Apollo AVP 先后在威马 W6、广汽埃安全系车型和长城哈弗神兽上实现量产。
而且能够看出来百度在泊车上花了很多心思,因为他们不仅交付了自动泊车辅助功能,还交付了遥控泊车、记忆泊车等功能。但是不管从使用场景、用户需求,甚至是「噱头」方面,高级别辅助驾驶的需求都更旺盛。
2021 三季度「易车研究院」数据更加佐证了用户对于辅助驾驶应用的期待:32% 中国用户明确表示愿意购买具备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52% 的用户还在观望,待技术与行业更加成熟,仅有 16% 的用户不愿购买。
而百度 ANP 在此时推出,时间点相对来说也很合适。
在用户需求持续扩大的背景下,百度迈出了第二步,那就是量产交付 ANP 。据了解,ANP 首将于今年在威马 W6 上首发,对于百度来说,今年也是辅助驾驶系统交付的元年。
所以,L4 公司削尖了头涌入乘用车 L2 领域,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能够落地产品。而相比其他入局的 L4 公司,百度落地了 AVP 产品,并且将 ANP 推向台前。也许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比亚迪和岚图也选择了百度。
拿下主机厂,靠什么?
当然如果你觉得百度在威马 W6 上落地 ANP 的合作案例还不够典型的话,那么百度还有以下两项已落成的合作。
根据百度 Q1 财报显示,百度正式与岚图汽车达成合作,百度将为其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驾仿真云、汽车安全、智能地图等业务,比亚迪的合作内容则主要围绕行泊一体的 ANP 智驾产品与人机共驾地图展开。
这两项合作都指向了一个板块业务——智能驾驶。
虽然百度在智能驾驶行业布局早,但在宣传层面一直以来都没什么动作。所以能够吸引到比亚迪、岚图进行合作,除了上文提到的具备量产产品以外,还有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要回归到车企的本质需求去探寻。
面对造车新势力带动的「智能化内卷」,传统车企急需有技术实力和量产经验的供应商助力,以此在智能化方面取得竞争优势。
而上述供应商中,毫末目前还未向长城以外的车企交付过量产产品,华为 ADS 系统虽然发布于去年,震惊行业,但是无法给用户明确交付时间。根据我们的了解,华为 ADS 最早将于今年 Q4 交付。而一众 L4 公司,即便像是 Momenta 这种早期就确定会打入 L2 场景的公司,也缺乏工程能力。至于 Mobileye,通过与极氪的合作,我们或多或少了解到,智能驾驶领域首发芯片难度大,EyeQ5 在国内的真实能力还未得到过验证。
所以,百度似乎就成了那个既能控制成本,又具备量产经验的公司。而这恰恰是比亚迪最在乎的,比亚迪车型众多,覆盖人群广,且急需快速提升车辆智能化能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交付层面。百度 ANP 目前还暂未落地,但是 AVP 交付节奏是有迹可循的,目前共有三家整车厂搭载了 AVP,百度在交付上还未出现过 delay 情况。
车企对于功能按时上线的需求非常高,眼前极氪正是最好的例子,极氪 ZAD 辅助驾驶功能无法如期上线,其中至少一半责任在于供应商,而用户的唯一触点是车企,所以供应商的交付能力能够直接影响车企在用户端的口碑。
而百度此前还未出现过延期问题的背后,有两点原因:一是百度能够给客户提供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软件与硬件并行研发,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压缩量产时间。第二点则是,百度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在供应链管理上具备经验,甚至能够跳过代工厂直接与原厂建立合作关系。另外百度为了更快速地应对 OEM 需求,还建立了「枣核型」库存结构,说白了就是囤了很多「半成品」。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则是百度高精度地图,目前高级别辅助驾驶都无法脱离高精度地图。在智能驾驶一众供应商中,仅百度、华为拥有高精度地图测绘资质,相比之下,百度高精度地图的覆盖城市数量和精度都较为领先且已经收获了客户。这或许也是比亚迪、岚图最终选择百度的原因之一。
写在最后
一直以来辅助驾驶系统都是凭落地表现说话。L4 公司能够给人一种研发能力强、技术领先的感觉,但是用户难以感知。相反面向 L2 级辅助驾驶的供应商会更「稳扎稳打」,在落地速度上,后者也会比前者来得更快。
而一众面向 L2 级辅助驾驶的供应商中,尤其是今年将要交付产品的供应商中,百度始终未对外展现过真实能力,这让我们和用户都对这家跨领域公司增添了一分期待。
一方面,众多 L4 公司在等着百度「打样」。另一方面,用户和车企也很期待百度多年苦心研发带来的成果。但同时,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如果 ANP 的产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外界的期待则会变成质疑。
所以,我们格外期待去检阅百度 Apollo 交上来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