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weekly

autocarweekly

关注

雷军的三个故事,你可能根本没听懂

小米汽车

2022-08-12

文 | Karakush

昨天,雷军发表年度演讲,顺带发布小米秋季新品。

两个半小时的仙桃普通话,铸就了考验汽车媒体职业伦理的膀胱局。

要憋过一个多小时牛逼,和一个多小时带货,直到最后十几分钟的彩蛋,才憋来一点点关于小米汽车的进展:

  • 小米官宣正式进军电动汽车行业 500 天;

  • 确立自动驾驶是第一个突破方向,并且下决心全栈自研;

  • 首期规划投入研发费用 33 亿元;

  • 已组建超过 500 人专属团队,实际上投入的资源远不止 500 人,小米集团各个研发单元都给到很大的支持,尤其是人工智能实验室,小爱同学团队,手机相机团队等等;

  • 正在全国各地路测,第一阶段投入 140 辆测试车;

  • 放送一个功能展示视频:测试车实现自动进入匝道,(高架上)自动变道超车,无保护自动掉头、自动右转,自动绕行临停车、事故车,自动环岛绕行,斑马线礼让行人,多车道路口自动左转,以及一体化智能泊车方案,包括预定车位、自动泊车入位、和机械臂自动充电。

豆腐干大的篇幅,还和小米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对开。可以看出,尽管雷老师一再重申小米汽车 「进度飞快、远超预期」,值得为外人道的进度尚且真的不多。

一些朋友或许不以为意:就这?猴王,不愧是你。

毕竟事前雷老师便在微博高能预警,同学们一定坚持到最后,才不会错过 one more thing;事后又在微信公号单出一条针对小米汽车的复盘 —— 是重磅产品小米 MIX Fold2 都没有的待遇。

一顿摁头围观,错过一如什么也没有错过。

然而这并不妨碍小米汽车的战略地位。雷老师宣布,小米造车是认真的,他们会用十年如一日的决心来把汽车做好。

眼下也许还配不上 C 位,但是未来一定是制胜关键 —— 并且未来没有十年那么遥远。小米计划继续扎扎实实干上两年,目标自动驾驶团队到 2024 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以终为始,如果你把小米汽车摆正到这个宇宙中心的位置,再回头看雷老师一席 「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其底层潜藏的深意就会浮现出来。

它不只是一锅中年回锅的老鸡汤,温热不乏油腻,企图通过个人挫折与迷茫,规劝正在焦虑的年轻人,还是要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就像一直发生在你的生命中的小米、红米和米家;

实际上它更是一锅不忘初心的小米粥,百分百高质量碳水,为备受瞩目、争议、乃至看衰的小米汽车,注入三十年办企创业的灵魂背书,为小米模式继绝学,为小米盛世开太平。

一锅敬过往,一锅敬明天。

三个故事

对照小米汽车的 500 天,雷老师其实是说了这么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站台中关村」,说的是 1995 年微软 Office 进入中国,对于金山 WPS 造成灭顶之灾。金山不是毫无准备,毕功三年研发出一款自认巨牛的竞品软件 「盘古」,结果被吊打得惨不忍睹,并且一损俱损,WPS 滑坡割断营收,最惨的时候公司帐上只有十几万人民币,工资也发不出。

当时的雷老师是一个小握权力的质朴码农。他胸里有志,眼里有活,主动到中关村站店卖货。七日之内,从啥也不懂卖成金牌销冠,从一线行情中深刻觉悟:一定要做用户需要的产品,而不是做那些只是看起来高大上的产品,只要能做出用户想要的产品,销售就不是问题。

有了这样的认知,金山陆续发布了词霸、毒霸、游戏等等用户想要、而微软耻于下干的软件。一边打游击战,一边打持久战,以战养战,到 1997 年把 WPS 养成首个运行于 Windows 的国产软件,赢得了和微软对决的资格。

这个故事其实是在说什么呢:

一是雷老师很早就认清中国市场的打法,不能脱离群众基础。所以后来小米的产品都是遵循同一个原则,以技术为本,而以性价比为纲,去做最酷的产品。

并且实际优先级,是群众基础高于审美追求。对于一个研发出身的创业者而言,没有经历过崩盘式的失败,很难服从这样的现实,常发于抱着民族技术理想的造车人。而雷老师在三十年前已经把心理洁癖整顿干净。

在他身上,老农民的务实和冒险家的探索精神并存。这体现在小米跌破各个行业体系的价格上,不只是手机,比如昨天发布的米家 「超高端」 智能净烟机 P1,雷老师凝重地铺垫道,「这个定价也不便宜」,还以为会是什么天神价格,结果仅需 ¥3699。

我们期待这样的觉悟延伸到汽车领域,带来新一轮的破坏式革命,这总是小米汽车最让人着迷的地方。据悉其第一款车型的价格确实不会太高。

二是,承受失败的韧性。「盘古」 的失败摧枯拉朽,因为投入越是认真输得越是惨痛,失败本身证明自身能力上限都赢不过对手。而经过降维打击的洗礼,还能重新崛起,说明不止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具备稳住一切的心理,往后的困难都将只是历史拙劣的模仿。

比如到 2015 年小米手机销量暴跌,小米在生死线上横跳。雷老师亲自接管手机部门,每天从早上九点开会开到凌晨一两点,最夸张一天开了 23 个会,到 2017 年把小米开出超过 60% 的增涨。手机行业从来没有一家公司在销量下滑后,还能成功逆转。

置诸小米汽车,再大的困难也不过如此。比如在市场端,业界普遍判断到 2024 年出车是一个略晚的时间节点,今年下半年竞争已经加剧,意味着小米首款汽车或将必须实现推出即爆款。

再比如制造端,小米汽车自建工厂生产,两期年产量 30 万辆,预计也是 2024 年实现量产。对于跨界造车的小米来说,有没有汽车制造的能力操盘能力存疑。目前唯一跨界成功的案例是华为,理论上还是采取合作代生产模式(尽管深度参与)。而抛开行不行,据彭博社消息,小米甚至正遭遇监管批准问题。

面对质疑,退一万步,雷老师是在对外界释放信号,小米或许并不畏惧翻车的风险。事实上今天的特斯拉或者比亚迪,并不比当时的微软更令人恐惧,整个系统都是人家的。滑铁卢之后,失败纵不可避免,并非不可逾越。

第二个故事 「发奋泡吧」,说的是在金山找到活路之后,雷老师终日赋闲在三里屯蹦迪。从酒吧一路蹦到贴吧,醉心于在 BBS 论坛当 「斑竹」,每天早上七点开始拨号上网向互联网世界分享知识。

朋友忧虑他浪费生命,他笑称朋友不懂生命的馈赠。2010 年他成立小米,第一步先做论坛,结果只用不到一年就把小米运营成为最火的手机发烧友论坛。无他,唯手熟尔,全靠当 「斑竹」 玩出来的套路。

雷老师总结,只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娱乐也是很好的学习。玩物不丧志,只要别瞎玩,要玩出名堂,玩出精华。

你以为他是在鼓舞年轻人燥起来;实际上还是在为造车铺垫。自官宣造车以来,雷老师就在游戏人间,批量观看文艺复兴的赛车电影,晒车模,晾超跑,写一些小作文激发网友群嘲。

而今一顿春秋骚话,仿佛指出不要被他肤浅的微博带跑。哥们儿的玩耍也是第一生产力。一如当年如果不是沉迷网络,今天的三里屯或许会多一家酒吧,即便在蹦迪的日子里,他也认真对蹦迪进行过行业调研。

今天无意义的放飞,都是在为未来小米汽车做准备 —— 只是你看不懂,他也说不透。

至于第三个故事 「悔创卓越」,说的是卓越网失败,雷老师将其归咎于 「运气差」—— 创办于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倒下于电商全面崛起之前,再聪明或勤奋,也是输在起跑线上。创业需要对大势精准把握,这也是后来为什么他特别强调 「风口」。

更重要的潜台词是,你看他踏错了节奏,尚且混成大佬;如果踏在风口上,得疯成什么样子。就好比说移动互联网,雷老师总结了两条切入赛道的方法:

一个是成为最早一批真正的用户。比如自从决定拥抱移动互联网,他就坚持只用手机上网不用电脑,最开始还是功能机 2G/2.5G,特别崩溃,但是他下了巨大的决心,直到前年才重回 PC。

放到汽车上,如法炮制。

雷老师是智能电动车的第一批用户。2013 年他就订购了两台特斯拉 Model S,一辆给自己,一辆给俞永福。当时特斯拉还没宣布在中国要卖什么价,业界有猜 200 万,有猜 300 万。

他不计成本,是因为很到硅谷见过马斯克之后就被酷到,认为特斯拉之于其他汽车的设计思维和功能水平,犹如移动互联网应用之于单机本地运算的代差。(当然也是 200 万、300 万的,他也不是特别在乎。)

另一个就是要成为这波浪潮最早的参与者,最快的办法,就是用天使投资的方式投资一批初创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出名的就是 UC;而到智能电动车时代,旗下顺为资本先是参投蔚来,后来又投向小鹏。

事实上小米的布局很广,前期标的主要集中在出行和后市场领域进行海投;在确定要入局造车之后向关键产业链集中。

比如 2021 年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2021 年投资了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以及 4D 毫米波成像雷达供应商几何伙伴;此外还通过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领投了自动驾驶公司纵目科技的 D3 轮融资。

通过收购和投资,小米在加速其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研发进度,缩短落地时间。

从以上两条来看,小米汽车已经完成了雷氏意义上的充分准备。

依然痛苦,依然热泪盈眶

包括这次,雷老师一共做过三次演讲。

从 2020 年 「相信自己,一往无前」,到 2021 年 「我的梦想,我的选择」,到今年的 「穿越人生低谷」,标题上全是正能量,实际上总是充满痛苦。

今年好像更痛苦一点。整段演讲他说了十次 「痛苦」,而往年大概也就三次。相比三年前,小米并没有完成自己高端化的突破,依然困在中端以下,造车的新故事也还没有明确的前途。雷老师说,要始终保持对这个世界的热爱,才能在变化中发现机会、在挑战中找到出口。

小米汽车真的有机会吗?小米能在汽车上找到出口吗?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冷淡。今天股价只上涨不足 1%,为 12.16 港元,和巅峰时期相比已经腰斩一半。

小米义无反顾,也只能义无反顾

接下去两年,小米将再次以战养战,用机养车。雷老师说希望外界能有更大的耐心和空间,他不准备辟谣任何小米汽车的谣言,也不准备介绍新的进展。到了合适的时间,会定期汇报。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