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腚🍉

刘光腚🍉

关注

都想做爆款?这是 smart 的答卷

smart #1

2022-08-18

smart #1 的交付时间现在已经排到了明年,销量可以说是远超厂家预期,具有了爆款的潜质。如何保证品质并提升产能来缩短交付时间,这对于一个品牌全面焕新的车企来说是一件幸福而又难受的事情。

当然,我操心的是这款车开起来、用起来到底怎么样?因为我那个刁钻的同事莱因哈特,他在参加全球首试后便下了大定,现在考虑转成 BRABUS 版本。这让我很好奇这款车的魔力到底在哪里,8 月 16 日,我便飞去云南丽江参加了 smart #1 的道路试驾,和被誉为 smart #1 之父的男人——smart 技术研发副总裁羊军也进行了深入的意见交换.

这里还是前情提要一下:在 6 月 6 日正式上市的 smart #1 分为三个基础配置版本,分别是 Pro+、Pure+、Premium,售价区间为 19.42—23.92 万元(2023 年)。在 8 月 1 日 smart 官方宣布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上调 5,800 元 smart #1 顶配也就是 Premium 版本的售价至 24.5 万元。紧接着在 8 月 15 日 smart #1 的 BRABUS 版本内外饰也得到了正式亮相,实拍图和相关信息可以看这里:smart #1 BRABUS 版正式亮相!你猜会卖多少钱?(附内外饰实拍图)

形变但神似

初见 smart #1 实车,虽然外观已经重新设计、尺寸也超脱出原来 smart 燃油产品的范畴,但是挡住 smart 的车标,虽然「形已变」但 smart #1 依然保留了品牌的神韵

圆润的线条是整台车设计的基调,从正面看去很多人会率先注意到 Y 字型的贯穿式日行灯,还有下面的张嘴大笑的圆梯形内凹式进气格栅。

但其实前舱盖向下延伸营造动感的同时,对应大灯而延伸出的隆起筋线才是真正力量感的来源。

来到车身侧面,我给的关键词是「紧凑」和「简约」,这当然也是在圆润的基础之上拓展而来的。

从视觉效果上看,smart #1 这样一台 4,270 mm 长度的车型,搭配超短的前后悬,尤其是后轮眉几乎已经切入了尾部,这让人非常期待这台紧凑 SUV 的内部空间表现了。

smart #1 的前叶子板非常不典型,因为前舱盖为了完美地展示前脸凸起的线条面积必须进行拓展,然后直接吃掉了大部分叶子板的位置。再加上隐藏式门把手、无边框车门、还有黑色悬浮车顶的设计,侧面颜色搭配显得非常简约干净。

smart #1 的 C 柱被黑色车顶在尾部略微的下收包覆了大半,与平直的肩线一起减小了尾部的整个角度。顺手再点缀一个 smart 的 logo,侧面的视觉重心便随之来到了尾部。

当然,侧面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细节,那就是 B 柱上「Styled By」的徽标,而且里面还有特意加上了奔驰的 logo 而不是字母,要知道欧洲版本的 smart #1 是没有这个设计的,可以说 smart #1 把国人消费心理拿捏得很细致。

尾部的灯组设计呼应了车头 Y 字型日行灯,熏黑设计在不点亮的时候有种战斗的氛围渲染。而点亮后的效果也着实非常「璀璨」,奔驰味儿浓浓。

其实从侧面也能看出,这台车从 C 柱以后进行了猛烈的收缩,但是从正后去看尾灯下圆润的设计,让我感觉这台后驱车的后盘异常扎实。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角度颇大的收缩,会不会影响二排或是尾箱空间。而 smart #1 在这个问题上,选择了前者,也就是更注重二排的空间表现,实际体验下来,后排空间表现不错。

我 179 cm 的身高和 75 kg 的体重,在前排驾驶位按照我体型调整好后,后排腿部空间有一拳左右。而头部空间得益于比我还高的车高(1,822 mm),也有着一拳的表现。

打开后备箱后,整体大小符合预期,毕竟把空间留给了第二排。但「偷空间」和增强实用性的配置倒不少,比如左右的网兜、4/6 放倒的座椅、和后排贯穿的通道、盖板下深掏的储物空间。甚至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调节,都被设置成了舒适角度和「储物」角度链各个,可以最大化地提升尾箱空间的灵活性。

内饰轻奢?

smart #1 的产品定位整体还是偏向「小资」的,大家可以先看图感受,smart #1 内饰到底符不符合你对「轻奢」的见解。

外观传承 smart 的神韵,让 smart #1 不仅吸引了 smart 原有燃油车主期待换购的目光,还达到了破圈称赞的效果。但内外饰的审美是联通的,一台外饰被大家认可的车型,内饰的设计就变成了第二个审美大考的项目。

我的总体感觉是:氛围有格调,造型不浮夸,但还是保留了奔驰内饰设计的精华。

整个座舱没有一条平直的线条,全部都是曲线还有角度一致的圆角,比如出风口和整个中控台的线条就非常和谐。

除了设计之外,还有一些实用的细节,质感都颇为精致。比如出风口旋钮的阻尼、窗控金属按键的阻尼和触感、盖板阻尼,甚至是扶手箱开启按键的细小阻尼等等等等。

其实在最高功率有 15 W 的无线充电板右侧,有两个 USB Type—C 的接口,其中一个还承接了车机的隐藏彩蛋,就是连接 Switch 游戏机。这一点官方几乎没有宣传,当然,我觉得后面我会聊到的车机也有很多亮点。

smart #1 对材料的应用既节省又实在。首先在我们身体部位可以接触、视线很近的地方,都是软性搪塑材料,抑或是特殊工艺的材料,反正不是硬塑料。

实际上这些硬塑料的应用存在感非常低,比如门板的下部、扶手箱的两侧。甚至在扶手箱位置,也就是我们膝盖会顶到的地方,smart #1 还贴心地增加了软性材料包覆,而且还是左右同步增加的。

内饰配置中顶配 Premium 车型的内饰专属颜色「触感金」一度深受用户们质疑这玩意儿是不是塑料。但其实这个材料确实是金属,甚至工艺比拉丝都要贵不少。我在见到实车前,曾怀疑这个颜色实际上会不会显得有点土,但是实际看到后质感还是很出色的,唯一的小问题就是得勤擦,不然容易沾染各种油渍。

比较有趣的是,smart #1 的中央扶手箱是带有空调孔位的,我们甚至还可以调节风道来实现温度控制,里头扔几瓶饮料吹凉或者吹热,还是有实用价值的。

很多人不太清楚,扶手箱前壁里还有一个专门给充电卡进行充电的槽位。因为充电问题上,国人用手机会比较多,所以这是 smart #1 考虑到了欧洲用户的使用场景,他们需要刷电卡。

男生开了都说好

smart #1 的操控表现确实不错,和这个「蠢萌」的外观形成了非常有趣的差异,这是正经的金玉其外和其内的后驱车。

我把车子开起来的第一感觉是:通透

这个词指的是视觉的感受,因为我可以一览无余的看到前方所有信息,这一方面和 SUV 坐姿高有关,另一方面和一马平川的中控台也有关系,这主要归功于这块 9.2 英寸的「带鱼」状仪表。

你会发现这个带状的仪表似乎和极氪 001、路特斯 Eletre 都非常相似。但千万不要臆想,这纯粹是 smart 为了「通透」的视野特意定制的。

smart #1 的后驱单电机可以达到 200 kW 的最高功率输出、峰值扭矩 343 N·m,加速最快可达到 6.7 s。这个数字在我试过的电动车中并不算快,但已经完全满足日常需求了。

smart #1 的驾驶模式分为 Eco、标准和 Sport 模式。不管哪种模式下,油门踏板响应非常线性。具体到 Eco 模式下会在踏板初端有一些延迟,而 Sport 模式下的响应会快很多。

刹车脚感整体也很不错,本着吹毛求疵的心态,我发现在跟车时,反复轻点油门后刹车刹住时,最后进入静止状态的这一下有点突兀。这个问题是采用了 CRBS 动能回收系统,电机制动和机械液压制动力在衔接上还是有感知的。

方向盘的握感不错,三九点设置了小凸起,可以让大拇指舒服的卡在这里。转向有三种模式,分别是舒适、标准、运动。在舒适模式下,转向的手感最轻,女生也能轻松原地打轮那种,适合不想发力的同学。

而标准和运动的阻尼相比与舒适模式会依次重一些,我在大部分的时间内都喜欢用运动模式。当然,这三个手感还可以和刚才的三种驾驶模式进行关联,也可以自行设定。

前麦弗逊 + 后五连杆的结构+ 235/45 R19 的轮胎规格,在丽江的山路的弯道中,表现出非常好的支撑性。有那么一瞬间,我怀疑自己开的是一台轿车。

悬挂可以过滤掉细碎路面的震动,不像 Model 3 这样生硬地传递所有信息,smart #1 还保留了一定路感进来。

在面对大的减速带,或者是单一的坑洼时,车辆的浮动也很小,明显感觉车过去之后,震动会在两三个起伏里化解掉。

过弯有支撑、细碎「筛选性」过滤、减速带弹跳化解快,这就是 smart #1 打造出来的「德味儿」。

总体而言,smart #1 在日常道路上的驾驶感受非常出众,电门、刹车、转向、底盘的配合几乎没有什么瑕疵。所以我觉得这台车不仅仅适合女生开,男生开了也非常喜欢,比如我。

被埋没的车机?

是的,正如我这个小标题,我觉得 smart #1 的车机做的极富创意。这是指和我平常开的小鹏、理想、蔚来这些新势力比起来,smart #1 的这套名「灵感星球」smart OS 车机系统给我带来了全然不同的新感受!

smart #1 的车机尺寸为 12.8 英寸的横置布局,采用了 LCD 材质,屏幕分辨率为 1,920×1,080,达到了 172 ppi。

第一个惊喜,是屏幕中央位置的「地球」。

在我初次上手时,反复确认了这是主界面后,开始觉得这个车机的与众不同之处了。因为大部分单屏中控的车机主界面是以地图为主的,这似乎已经成为车机的一个「传统」。

然后我跟随箭头的指引,将地球旋转到了背后,背景也跟着变化了,重点是旋转的动画细节非常细腻,其实这一点在整个车机上都有体现,比如菜单栏 App 打开和归位时会对齐原来的位置,不是我大惊小怪,实在是之前理工气质的车机看得太多。所以当我看到这种细腻的动效时,竟然会有些激动。

在地球背面预埋了很多功能,比如游戏、语音、互联等功能,这就需要后期软件团队的长期耕耘了。而这个地球带来的创意和想法非常有趣,我能想到的就有生日提醒、节气提醒、季节变换等等等等。

第二个惊喜是「卡片」,或者你可以理解为手机的桌面小组件。

从内容上看,smart #1 的卡片组件,目前是地球的左右两侧显示。

左侧更丰富一些,有多媒体、电话、车辆胎压+续航信息的显示,这里我建议 smart 加入实时功率显示会丰富一些。因为很多人会实时查看动能回收、或输出的功率大小。

而右侧是天气显示,内容相对单一。

从呈现形式上看,左侧的小卡片,可以通过单击实现大小缩放,二次点击便可展开相关 App 界面。甚至在多媒体卡片上,可以直接滑动切换歌曲,更近一步还可以在不展开 App 的时候,切换音源。

在导航开始以后,回到主界面,那么地球下方还会显示导航的小卡片。

而右侧的天气小卡片,看起来内容单一。但细腻程度堪称一绝,我研究车机时丽江的天气阴晴不定,而车机天气小卡片也在随着天气进行了动态变化。当你需要进入 App 时,可以再次点击便可以像左侧的应用一样完全展开。

第三个惊喜是,所有的入口都可以点击,且全部有交互动画。

这一点其实在「卡片」可以展开和进入对应 App 这个功能,也能看得出来。但这种程度,远不至于让我称其为惊喜。

smart #1 车机最上面的状态栏,比如 USB、蓝牙、账号等等,都可以快捷呼出一些操作。而比如时间这种显示,没有呼出快捷功能的需求,他们还做了一个放大显示、增加信息量的呼出操作,为的就是统一整个状态栏的交互体验。

这套车机的完成度、创意性、功能性都已经完全满足正式的 1.0 版本需求,甚至我觉得 smart 很多官方宣传中,都没有尽数展示这套车机的亮点以及细腻之处,不过对于关注这款车的人来说,这个车机绝对是一个隐藏彩蛋了。

第四个惊喜是分屏。

是的,你没有听错,smart #1 的车机是支持分屏的。

目前的状态还仅仅是在导航界面可以通过双指从左边框呼出分屏内容,向右双指滑动可以推出分屏模式。

分屏模式的内容显示,目前也固定于多媒体和电话栏目。

也就是说这套车机可以在主界面挂一个导航小卡片进行导航,也可以在导航界面进行分屏显示,这种自由度在车机上的体现,让我感受到了极大的乐趣,虽然这要付出团队很大的努力。

第五个惊喜是语音。

目前的试驾车,已经可以实现连续语音、可见即可说、免唤醒等等功能,像刚才的小卡片切歌、且音源,还有导航,甚至是分屏都已经可以快速响应。

我惊讶的点倒不是它可以实现的这些功能,主要是在这个阶段,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了,它已经不是可用,而是好用的范畴了。

当然了,我们的态度是吹毛求疵,所以我也向官方提出了一些肉眼可见的迭代建议:

  • App 菜单界面显示比较稀疏,可以做大 App 图标尺寸;
  • 车机启动时间稍长,需要优化;

  • 主界面的地球,建议搞成无级旋转的样式。

在我 15 号落地丽江后,和 smart 的车机团队就着展车的车机聊了得有个把钟头,我能感觉到他们对这个车机的用心程度,几个做车机的小伙伴都在非常仔细地输出和倾听。

到这里我真的有些忍不住,同样都是用的亿咖通,为什么 smart #1 的车机在未交付的状态,就如此细腻丝滑、功能完整?重点是我试的展车从没有发生卡死、变慢这种 BUG。

社群用户关心问题

针对社群用户 smart #1 的一些疑问,我在这个部分集中回答一下:

动能回收

目前 smart #1 的动能回收分为三个档位,弱、标准、强三种力度,虽然没有关闭选项,但是动能回收在弱的力度下几乎没有拖拽的体感。

而目前的 E—Pedal 模式,制动的力度和响应的时间我觉得不够极致。因为这个模式下,就是企图通过单踏板控制车辆的纵向移动,所以力度和响应时间不够的时候,会感觉这个模式就像是加了自动驻车的动能回收强力档位。

这个问题,我已经反馈给 smart 了,他们也在认真考虑,应该还需要参考交付后的用户意见,综合判断。

续航表现

我试的是搭载 Sic 功率的 Premium 版本车型,CLTC 续航在 560 km,相较未搭载 SiC 的 Pro + 版,在 CLTC 工况下要多出 25 km 的续航里程。

在一趟 95 km 左右的行程中,能耗表现为 13.9 kWh/100 km,我个人觉得表现很不错,因为我的工况比较复杂:

  • 3 个成年人+一些行李;

  • 其中有 70 km 高速,还有不少爬坡路段;

  • 也有拥堵路况(进出服务区);

  • 室外温度在 25 度左右,车内空调开 22 度,同时音乐也是正常开的;

  • 驾驶模式我一直在切,运动模式使用的多一些。

辅助驾驶

很多人都在问 smart #1 的辅助驾驶能力有多强,我这次也在高速上着重试了一下,总体而言,基础功能表现稳定。但我试驾时的路况和场景覆盖不完整,仅供大家参考。

smart #1 辅助驾驶的感知硬件是 1V5R(1 颗摄像头+5 颗毫米波),是来自维宁尔的方案。

功能上可以实现,车道保持 + ACC、自动泊车、自动辅助变道(打灯变道)等功能。

首先辅助驾驶的开启方式,是通过单机方向盘左侧的按键可以激活全套(当然设置里得先设置好)。

实际体验下来,车道保持的横向控制能力比较强,直白说就是居得很中。

ACC 跟车的能力也比较稳定,我在双车道开启后,短暂打灯夺走车辆的横向控制权,ACC 的工作依然正常,制动力度甚至比我本人驾驶还要和缓。这个 ACC 跟停后的重新启动时间为 10 s,后续需要通过电门重新激活。

smart #1 打灯变道的功能非常有趣。首先是这个功能接入了一些高精地图的数据,所以会在信号比较好的高速路段,通过仪表显示车道为绿色,来提醒你可以进行大灯变道了。

实际感受下来,smart #1 的打灯变道的反应会严谨一些,目视粗估高速 100 km/h 左右时得有 100 m 目标车道净空才会进行变线。转向的幅度也比较小,过程相对和缓。

还有一个小点是 smart #1 的盲区监测,它会在 HUD 上通过橙色的点来提醒,这个还是蛮有新意的。

在辅助驾驶开启时,我也发现几个没有覆盖的场景:

  • smart #1 对于静止的侵入车道的大巴,反应相对迟钝,需要人工接入;
  • 车辆无法识别锥桶。

写在最后

怎么做爆款车型?我想这是所有车企的一个终极命题。

在我试驾完 smart #1 后,我看到 smart 对这个问题的答卷才刚刚展开:

一个没有横向竞品的车型,一个具有性价比的售价,一个实际感受非常统一的体验,还有团队对产品的全情投入,尤其是全程陪同试驾的羊军在我的提问下,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个车从研发到现在 3 年半的时间,全部是我们来搞的,没有任何余地可以推脱逃避。

我想接上张明霞在晚宴上的这句话:

我们营销是从羊军手里接过了这个产品,我们是一个团队,要把它继续做下去。

我想爆款的核心指标是「性价比」和定位,这一点在这篇文章中应该有了一个较为详尽的呈现。但团队的人,才是促成这个结果的底层原因。怎么做好一个爆款,这个问题在 smart 这里才答了一小半,交付和更长线的为用户服务,才是这个答案的另一半,我们拭目以待吧。

相关阅读

smart #1 BRABUS 版正式亮相!你猜会卖多少钱?(附内外饰实拍图)

为什么我认为男性也会喜欢 smart #1?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