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汽-大众ID.4 CROZZ的车主,你们可以叫我倪小疯。
今年7月中旬,我终于将被封印在4S店3个月之久的ID.4 CROZZ提了回来,而它作为一台纯电动汽车,也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

此前,我的座驾是一台2015年出厂的第九代雅阁,当时选择了2.4L豪华版。然而随着油价飙升,65升的油箱每次加油都要花掉我近500块钱,虽然高速巡航只有区区5.5L/百公里的油耗,但拥堵市区却常常飙升至12-14升/百公里,在上海市区,算上停车费,出行成本甚至比打车都贵,于是换车的想法涌上心头。
考虑到当前高油价的环境,以及每天都有几十公里的出行需求,成本更低且送新能源沪牌的纯电动车成为首选。
Part1:选车

一开始,对电动汽车并没有很高的信任度,总感觉这玩意和手机差不多,更新换代速度贼快,于是预算只有10万元。但看来看去,10万元这个价位的电动车,除了刚刚推出的比亚迪海豚,真的没什么选择。
就在纠结海豚没有优惠,提车还要3000元检测费和1000元出库费的时候,它居然涨价了,而且还是连着两次,对它的购买欲望瞬间降为冰点。

过完春节,我换了一种思维,认为电动汽车也是能开好多年的,所以干脆一步到位买一台稍微好一点的,于是预算升级到了20万。但这个价格也很尴尬,model 3肯定够不着,但不论是比亚迪还是小鹏,都在通过配置清单,疯狂诱惑你把预算提升至25万。就在感到绝望的时候,我走进了一汽-大众的4S店。
此前思维固化,一直把电动汽车和造车新势力绑在一起,但没想到还有大众ID.4这么一台高品质的纯电动车。重要的是,它能在20万左右的预算最大程度满足我的需求:
1、大众品牌加持;
2、NEDC工况550km续航;
3、宁德时代811三元锂84.5kWh电池组;
4、厚重的底盘调校;
5、宽敞的空间;
6、没有花里胡哨的屏幕和功能;
···
我选择的是2021款长续航PURE+两驱版,也就是搭载84.5kWh大电池的最低配,官方指导价21.99万元。当时和销售聊了一下,现金优惠2万元,并且赠送5000元的保险补贴,还有2600元和9000元两张电卡,算下来很便宜,再加上2022款即将涨价1万元,没想太多就直接就刷卡了。
Part2:用车

我试驾过特斯拉model 3和Y,也开过零跑C11和小鹏P7,总感觉现在的电动汽车像是一个玩具盒子,没有传统燃油车那种人与车在机械层面的互动交流,但ID.4 CROZZ做到了。
如果蒙上我的眼睛,让我第一次坐这台车,我会觉得它是来自大众MLB平台的产品。加速迅捷、底盘厚重,感觉这是一台价值不菲的“大佬座驾”。
而实际上,基于MEB平台打造的它,驾乘感受也是其他电动汽车所无法给予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的家人坐特斯拉和蔚来都会晕车,但坐ID.4 CROZZ却不会,你们觉得问题在哪里呢?

后轮驱动的ID.4 CROZZ电动机参数其实并不高,150kW和310N·m,甚至还不如很多2.0T的发动机。但实际上开起来,60km/h以内的初段加速非常迅猛,80-100km/h的中段加速也十分给力,当车速高于120km/h时,再加速能力就比较牵强了。但你平时,真的需要开那么快吗?

对于电动车,很多人关心这台车的电耗以及续航。从提车至今,我已经开了2890公里,这里跑了大约1200公里的高速,所以平均速度达到31km/h,而此时的电耗为17.1kWh/100km,要知道前阵子夏季高温,这小3000公里几乎全是开着冷空调的。所以如果不开空调,电耗还能降个2-3kWh/100km。
续航的话,虽然官方NEDC显示550公里,但显然在实际情况下达不到。我一般30%开始充电,充至80%停止,期间消耗50%的电能基本可以跑250公里,所以,如果从100%-0%,行驶500公里应该没问题,前提是在20摄氏度以上的天气,低温到底打几折,等我过完这个冬天再向大家报告。

这里还要向大家安利一下ID.4 CROZZ的原厂充电盒,虽然功率只有220V 7kW,但实际一个晚上也就充满了,非常方便。而且它的做工极好,非常厚实,看起来也很大气。目前我一直使用谷电时间进行充电,一度电0.379元,一个月的电费不到100元,和燃油车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Part3:聊聊缺点
每一台车都不可能完美,ID.4 CROZZ也一样,所以网上充值的内容大家只能看到美好的一面,作为车主,我也聊一聊这台车的一些缺点。

首先是轮胎,我的车标配19英寸固特异,我加了1500元升级了20英寸,但轮胎品牌变成了韩泰万途仕电动汽车专用胎。别看品牌不咋地,价格贵得离谱,一条轮胎大约要2500左右。
ID.4 CROZZ不配备胎,主要原因在于这套轮胎带有自修补功能,这也是它敢卖这个价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车机,正常使用没太多问题,UI逻辑类似此前的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由于我并未安装太多第三方软件,所以目前尚未出现系统死机的情况,只是车机自带的4G网络并不是特别稳定,经常从地库出来就没有信号,不过一般都是车辆重启或持续一段时间后就自动恢复了。

第三是这个前备箱,里面塞得满满当当,很多人以为我这是四驱车型,其实仅仅是一台后驱。东西多,只能说明它的集成化程度不高,占据了更多本该属于用户的空间。

至于大家一直吐槽的后轮鼓刹,我并不认为这是它的缺点。相比碟刹,鼓刹的制动力并不小,并且有着免维护的特点,而还有一点很多媒体都没解释,那就是它的Auto Hole是我用过最顺手、反应速度最快的一台车,几乎可以实现“人机合一”的最高境界。
总结
环顾如今的电动汽车品牌,都在狂推“高精尖”,四十多万的蔚来、理想,三十多万的小鹏、比亚迪···但是消费的核心依旧是像我这种拿不出太多预算的打工社畜。
落地20万出头,能买一台续航给力、驾控一流,并且拥有不错品牌和品质的纯电动车,我已经很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