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电

探电

关注

小米的汽车心,从投资开始

小米汽车

2022-11-08

撰文 | 吴依涵

编辑 | 吴先之

小米近日独家投资了一家汽车芯片企业,或将走汽车芯片自研之路,这也再次以实际行动否认了外界所传造车项目被叫停的传言。现在,外界最关心的是小米汽车在 2024 年能否顺利实现量产交付。

对于小米汽车的未来,有人看好,也有人唱衰,但小米在汽车相关产业上的布局动作却从未停止。

造车未明,投资先行

2021 年 3 月,此后,小米汽车开启了投资路,第一步便投了多家汽车芯片公司。2021 年 9 月,小米投资了一家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这是小米对汽车上游核心芯片环节的第一笔投资。与此同时,小米还参与了云途半导体的融资,2022 年 7 月追加参与其数亿美元的 A + 轮融资。

据企查查显示,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 2022 年 10 月 20 日,在杭州傲芯科技有限公司的 Pre-A 轮融资中,独家投资了上千万元资金。消息称,此次投资目的是对车内网络(CAN/Ethernet PHY)系列芯片研发。

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小米智造)成立于 2021 年 9 月,是小米独资成立的企业,主要经营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从 2022 年 5 月开始,该企业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对外投资了九家与汽车相关的企业。在未计入傲芯科技投资情况下,小米智造的总投资金额已超 5600 万元。

小米的汽车梦,似要复制小米生态,打造一个小米汽车生态链。其实在成立小米智造之前,为搭建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技术与产业格局,小米就已经在向汽车上下游供应链企业进行投资。例如,小米集团旗下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自小米宣布造车以来对外投资情况(不完全统计):

另外,小米还通过全资子公司海南极目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了汽车相关企业。

作为一家以手机为主业的科技公司,为何选择入局造车,雷军曾表示,想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一定得跟着风走,此时此刻风口在智能电动汽车。这已成为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的融合,如果你不做,你就落伍了,而小米涉足造车领域是一个被逼出来的选择。

虽是 「被逼出来的选择」,但是雷军花在造车领域的心思可不少。无论是在是投资上,还是营销上面。

10 月 20 日,雷军在社交平台上发言表示,电动汽车是一种以智能化、软件化、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产品。汽车行业的本质将从机械发展到消费电子,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在顶级厂商之间。所以,他认为当电动汽车产业成熟时,世界五大品牌将占据 80% 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小米汽车要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要跻身行业前五,每年出货量要超过 1000 万辆。

行业竞争如此激烈,对于一个刚入局的企业而言,要成为行业前五,年出货量要超过千万辆这个目标,其难度可想而之,不知雷军是否过于乐观、自信了一些。

小米的造车事业要实现这么艰巨的任务,前期的成本投入也将是一笔巨额资金,烧钱是必然的,从上述投资列表便能看出。小米曾在宣布造车时就透露,首期投入 100 亿元,未来 10 年将投入 100 亿美元,而小米集团公布企业在 2020 年底的现金余额为 1080 亿元。小米的造车事业,如此这般投入,若说小米要叫停造车实有些说不过去。

今年 8 月 28 日,雷军还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关于小米自动驾驶测试车的消息,并配上了自己在现场照片。其实,雷军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对造车的想法以及小米造车的相关进度。据悉,小米汽车首台工程样车已于 9 月 28 日正式下线。

在营销这一块,雷军可谓是做到了亲历亲为。

仍缺造车资质

2021 年 11 月,小米汽车总部基地、研发总部、销售总部落户亦庄。按计划,小米汽车将分两期建设产量为 30 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工厂已于今年 4 月开工建设,预计将在 2023 年 6 月竣工;在研发费用上,小米首期投入了 33 亿元;预计目标将在 2024 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不过,对于小米汽车,除了汽车本身的配置、车型等问题,外界还是十分关心其定价。雷军也曾发起过一次小米汽车定价投票,在 1.7 万人参与的投票中,选择 10 万以内的投票最多,其次是 10-15 万,而 30 万以上的人投票最少。众所周知,小米手机是以性价比起家的,而小米汽车是否还会参考民意调查,考虑性价比这方面的问题?

但眼下,小米汽车还存在一个问题,造车布局至今,却还未拿到造车资质。下一步,小米或许应该解决一下这造车资质的问题。

可以看到,小米汽车的计划蓝图可谓宏图远大。理想如此丰满,不知现实中,能否得到市场及消费者的认可。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