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Roomy
编辑|周长贤
谁在主导下一个时代?
这是一个被问了千百遍的问题,讨论的频次,远超过去。但是,至今没有答案。
最开始的豪言,是由德国汽车巨头们发出的。
「没有任何一家传统汽车像我们一样,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目标。」 大众的每一个细胞,都在传递着引领的野心。
「当行业规则发生改变的时候,宝马要做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在燃油车时代做惯了的事情,宝马希望顺延到电动化时代。

与此同时,奔驰用一场新老舵手的交替,希望能够 「从一个成功带领到另一个成功」;奥迪用 「突破科技,启迪未来」 的口号,继续说着 「未来」 的模样。而来自美国的马斯克,对着上海超级工厂的进展速度,喜笑颜开。
快速的切换中,总有势力期待着重写新的游戏规则。蔚小理从缺钱的困顿中厮杀出来,特斯拉成为电动化路上的先行者,来自德国的百年巨头们,不得不面对同一个问题。
「如何应对未来」?
新势力先声夺人,电动化也打破了技术壁垒,似乎让宝马奔驰有了一些 「无所适从」。起初,我也是这样想的,那是在 2019 年的法兰克福车展。
当 「我们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汽车生产国」,和 「德国没有人真正了解电池,缺少价值链」,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大众、宝马、奔驰成了靶心,新对手们集中精力寻找可能出现的漏洞。
有人期待德国汽车能够漂亮地调转船头,有人则等待着取而代之。

然而,当宝马全新 BMW i7 出现的时候,后来者才发现,取而代之并不容易。事实上,当一切准备就绪时,电动化时代的宝马,仍旧能够当好 「规则制定者」。
不要低估任何一家 「有野心」 的公司,这是真理。
做 「豪华车」 的概念,并不成熟
当比亚迪秦 plus,以新能源身份,登顶 A 级车销量冠军时,呼声开始放大。有人说,「电动车的主流市场,是庞大的 A 级车」。不管对错,至少释放出一个信号,中低端市场大有可为。
另一边,以高端车型起步,平均售价在 40 万元以上的蔚来,想用 「销量规模」 分摊成本,不得不筹备新的品牌,来承载中低端市场。
从很大程度而言,如今的电动车格局,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并不友好。在 10-30 万元的价格区间,已经有新旧势力多款车型,凭借 「智能化电动化」,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变得突出。高端豪华车市场新能源车型的表现,比以往热闹了很多。无论是蔚来三十万辆的高端车下线,还是阿维塔、智己等新品牌第一款产品,定下接近 50 万元的售价,都在说明一件事 ——「高端豪华电动车迎来机遇」。
毋庸讳言,高端豪华市场,这个奔驰宝马的优势领域,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我认为,冲击不算强势。一是销量上,体量还不足够;二是新品牌做豪华汽车的概念,还 「不成熟」。
这是因为,国产纯电车型在消费体验和产品力上,还受到品牌溢价的限制,从长期竞争来看,不足以驱动市场形成竞争。

奔驰和宝马一百多年的竞争,也能说明,「豪华」,做起来很难。
不过,市场上对传统豪华品牌向电动智能化转型的质疑声,不在少数。
是不是慢了?
但是,在层出不穷的质疑声中,似乎都忘记了一件事。豪华壁垒的打破,不是简单的价格冲击。一旦,巨头们技术加载完成,豪华市场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比起新品牌,宝马奔驰更懂 「豪华」。
还有一个新的现象,需要明确。随着电池技术的成熟,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在长时间内并不能完成 L4 的落地突破,消费者在选择豪华电动车的时候,除了对智能科技的要求,在豪华体验上,开始回归。
调查显示,尝鲜电动化之后,消费者仍旧希望能有一款宝马奔驰。事实上,目前四十万元以上细分市场,纯电动的渗透率很低。
这是宝马奔驰的机会。

而且,豪华电动车市场,是一场全体系性的竞争,要从产品、服务、营销、技术等方面来提升品牌价值。这是宝马奔驰擅长的领域,也是新品牌所缺乏的。
需要考验的是,在豪华市场长袖善舞的品牌,有没有做好转型的技术储备。显然,宝马并不是一个 「后知后觉」 者。
关于电动化,宝马已经搞了 50 年。
1972 年,为了不让运动员吸入尾气排放,宝马造了一辆 「长跑比赛的引导车」,BMW 1602 Elektro-Antrieb,亮相慕尼黑奥运会。作为第一次试水,只造了一辆,但是宝马对于环保汽车的努力,是从未停止的。
循着 1602E 的步伐,宝马开始了新能源车的研发轨迹。至今,50 年过去了,无论是电动化,还是智能数字化,宝马的技术储备丰富。
举个业界人所共知的例子,宁德时代的第一桶金和技术标准,就来自宝马。正是得益于宝马对核心供应商的高标准严要求,宁德时代才成长为目前行业最顶尖的电池供应商。

在不断尝试和创新之下,宝马具备了完整的生态和丰厚的技术。最为重要的是,在尝试的过程中,宝马确立了 「NEW CLASS」 的战略构思,被视为重新思考汽车的核心。
从 2011 年发布全新子品牌 BMW 「i」,到 2013 年推出 i3,再到 2021 年 i-NEXT 战略,提出 「NEW CLASS」 车型战略,宝马一直保持前瞻性,不断从原有架构中解放出来,全面革新产品逻辑。
全新 BMW i7,就是最好的革新承载者。
谁来定义豪华电动车的标准?
电动车时代,什么才是豪华?
目前在售的高端电动车,能回答的,不多。原因很简单,没有做过豪华品牌,没有运营过豪华生态,怎么去理解这个 「豪华感」 呢?其实很难的。
多数车型局限在 「科技豪华」,除了相似的价格和智能化电动化,找不到更明确的品牌标签。当竞争进入深水区,消费者的要求会变高。不仅需要科技的豪华,还需要体验的豪华。
科技的豪华,好定义,体验的豪华呢?这就涉及到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被说了很多遍的问题,品牌溢价。这并不是用科技堆积就能形成的,需要日积月累。
去年,凭借在中国市场 84.6 万辆的新车销量,在隐忍了 5 年之后,宝马重新站上全球豪华品牌销量第一的宝座。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消费者对豪华需求的回归。

在如今产品竞争标准被改写的时代,传统豪华品牌需要克服的是,工程体系向电动化体系转换的困难,而且,这个转换必须要彻底。
在经历了 「油改电」 的摇摆之后,「不留念昨日的成功」 的宝马,开始找回规则制定者的角色。2016 年,负责探索的 Project i 被解散,全新的部门 iPerformancei 的出现,表明宝马的回归。
如果形容宝马的转型步伐,那就是 「扎实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对,是扎实。
在电池技术上,宝马一直在努力。比如,在 3 系的纯电车型上,尝试使用快速充电以实现 40 分钟电池容量充至 75%,以及尝试使用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如今,40 分钟高效充电 80%,已经成为电动车补能的重要指标。
在产品上,从 iX 和 iX3 开始,到 i3、i4,再到电动旗舰全新 BMW i7,宝马把在内燃机时代能带动销量的产品,都已经平移到了电动平台之上。

试驾完全新 BMW i7 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说,「宝马是电动化时代的豪华制定者」。而且,作为 「电动时代的旗舰」,创新积淀的大成之作,全新 BMW i7 可以很好地回答,「宝马做豪华电动车的特色在哪」 这个问题。
毋庸置疑,这是一款最能体现宝马新时代思考的旗舰车型,集合了数字化科技、电力驱动技术和循环经济理念。对于 「豪华」 二字的感知,宝马给出了全新的理解。
「我们相信,今日中国之动向,将引领世界明天的方向。」 在全新 BMW i7 首发亮相时,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如是说。
在电池技术上,宝马有着毋庸置疑的领先实力。目前,宝马打算投产 GEN6 圆柱电池,与特斯拉的 4680 电池相比,拥有更大的容量。

除了电池技术之外,全新 BMW i7 的电驱系统,采用的是无稀土设计;将电机、逆变器及变速器一体化整合的高性能励磁同步电机系统,采用的是绿电生产。如此一来,碳排放减少 20%,进一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全新 BMW i7 将宝马 「循环经济」 的理念,传承得很彻底。比如,高标准再生铝材的使用比例高达 50%,汽车电子线束由 60%-100% 再生塑料制造而成,生产制造环节中采用循环工艺,铝材和塑料加工碳排放减少 80%,等等……
对于宝马来说,电动化,并不是生产一辆电动车,而是要考虑整个环节的经济循环。这也是为什么有着 50 年技术积累的宝马,并没有一上来就扑向电动车的重要原因。

当然,宝马并不会因为做一辆环保的电动车,丢失百余年的 「驾控」 DNA。全新 BMW i7 的电驱系统在支持环保的情况下,也能够体现出更优越的驾控性能。在驾驶过程中,操控的精准、底盘质感和动力的汹涌,都有直接体现。
智能化上,宝马也保持了性格。不是一味的技术堆砌,而是将百年来对豪华和人性化的理解,融入其中。全新 BMW i7 的数字化体验,可达到更精准、高效、可靠的智能驾驶体验。
硬件上,超过 30 个传感器,包含 Mobileye 800 万像素车载摄像头,感知硬件的配置拉满。软件上,搭载自研 BMW iDrive 以及 BMW 操作系统 8.0,能够为用户提供独特的数字化体验。

宝马希望,无论时代怎么变,都能一如既往保持产品强大的性能。
「如果只能留一个最核心的价值,那必是‘操控’,我们希望,成为‘电动车中的宝马」,智己汽车 CEO 刘涛的这句话,也在侧面展示出宝马品牌的 DNA,是非常强烈的。
全新 BMW i7 的出现,则是充分展现了资深的豪华品牌是如何将技术标准和品牌融合,形成产品优势的。至于,如何打造一款纯电豪华车?
在 BMW i7 问世之前,并没有一个普遍标准。
决定胜负,不是现在
豪华品牌迈入电动化,宝马能够为业界带来一个体系化的标准吗?这取决于,全新 BMW i7 能否在市场竖杆立旗。
答案,是可以的。
全新 BMW i7 的起点,很高。高起点的背后,是宝马在电动化和数字化领域体系化的深耕。
除了宝马 DNA 的外观和内饰设计,独树一帜的电池和电驱系统技术,全新 BMW i7 能够建立豪华电动车的标准,还在于在数字化上的层层推进。

数字化,是真正从用户出发的重要指标。全面的电动化和数字化,将会对包括架构、电池、芯片、制造等在内的产业链,有新的要求,和巨额投资。
宝马是舍得为用户,为循环经济花钱的。宝马做电动豪华车,并不是为了科技而科技,为了豪华而豪华,而是将绿色底蕴贯穿于全价值链。
目前,在研发、投资参股固态电池方面,宝马动作积极。作为纵横产业百余年的企业,思考视野是更长远的,宝马希望,新时代之下深度介入到供应链的研发当中,在集成能力上形成优势。

而且,电动化之下,模块化的思路更加明确,也更加符合零件少、集成的优势。
不久前,宝马宣布,下一代纯电动产品将使用 Neue Klasse 纯电平台,采用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在提升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另外,宝马还要求电池制造商使用一定的回收材料来重复利用资源,让电动车的整个生命周期更加环保。
除了技术布局之外,在 「在中国,为中国,为世界」 的战略指导下,宝马还加快本土化,在生产基地、经销商网络等领域的布局也在同步升级。

电动化时代,生产网络的转型同样重要。今年 6 月,总投资达 150 亿元的沈阳里达工厂开业,这是宝马 iFACTORY 生产战略的范例,具备生产灵活性和电动化的生产体系,最高实现 100% 的电动车生产能力。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宝马一直在定义汽车生产。
脱胎于 「平台化战略」,宝马在里达工厂部署了 AI 平台 「灯塔」,可提供 AI 应用创新相关的开发、部署、集成与运行服务的平台化环境,从厂区规划、建筑设计、生产线布局到设备调试,里达工厂全部在数字场景下进行。
「当下,宝马在中国正在数字化的道路上快步迈进。」 高乐希望,在研发、制造、车机端数字化体验方面,宝马能用数字化技术和创新成果为客户创造价值。

从全新 BMW i7 身上,也能够看出来,宝马的数字化转型是坚定、彻底的,是完全围绕客户的需求、体验展开的。
今年 10 月 1 日,宝马成立了 「数字化汽车」 部门,将自动驾驶及驾驶辅助、智能互联及数字化服务等所有数字化相关研发业务集合为一个部门,促进数字化研发力量的内部整合。
宝马在全球对配备 BMW iDrive 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的车型,进行远程软件升级,其中在中国市场涉及 20 多万辆,包括多个车型系列。
远程软件升级,是整车升级 OTA,涉及数字化服务、驾驶辅助、电气、底盘和动力系统等模块,更具技术先进性。通过全方位的远程软件升级,让宝马的智能化技术时刻保持领先性。
在提升客户体验方面,宝马成立了专门从事数字化服务的机构,致力于从客户视角审视业务流程,搭建线上线下无缝顺畅的客户体验。
在赋能经销商层面,宝马全新经销商运营平台 SPARK,正在启动落地试点。集成客户在各个业务端产生的信息,产生可视化业务报告,帮助经销商根据数据优化运营。

从车内到车外,从线上到线下,构建起端对端的高档品牌体验,这是宝马数字化进程的终极目标。
「数字化不仅是技术的变革,是整个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的改变。这个旅程任重道远,而我们正在这一征程中全力以赴。」 高乐说。
强大的数字整合能力,源于前瞻的顶层设计,持续的积累。目前,宝马的数字化优势已经在产品策略中体现出来。随着纯电动 BMW i7 的推出,宝马在中国共有五款纯电车型,包括 BMW iX、BMW i4,以及国产 BMW iX3 和 BMW i3。

车型矩阵的扩充,体现出宝马坚定地创新和真切地关注客户需求,映射出宝马纯电动车型正在获得市场的积极反馈。
可以说,宝马正在和市场进行一场 「双向奔赴」。「我们一直在等待,电动汽车真正进入大批量生产的那一刻。」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定下了一个目标。
决定胜负,在三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