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旌旗

Blood旌旗

关注
环形隧道

2023-03-21

为什么纯视觉是自动驾驶的最终路线? 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认为第一原因是:「便宜!」 摄像头这东西,有太多太多产业可以分担成本了——手机、电脑、监控......全人类几乎所有行业或多或少都会用到CMOS,这个成本分摊率是无敌的。 传音卖到非洲,让黑叔叔们露出大白牙自拍的山寨机,都在间接帮蔚来 ES8 的自动驾驶摊平成本。 规格再高的车用 CMOS 摄像头,都必然在巨量需求下短时间内大规模降本并普及,汽车上任何传感器都不具备这种绝对成本优势。 然后,才是大家说的:“因为人用眼睛,所以自动驾驶也应该是图像”。 这里的底层逻辑,就是单位时间的数据量。 目前最好的毫米波雷达,是 4D 成像的,这玩意扫描能力大幅提升,已经可以形成「点云」,就是跟云朵一样的探测点。 多少个呢?——几万个。 激光雷达为啥就是比毫米波「高档」?——因为它们天然就能形成点云,牛逼的型号可以到几十万。 但是 CMOS 呢? 是个人都知道看纸面参数,蔚来、理想的 ADAS 摄像头,是 800 万像素。 800 万! 而且再考虑到传感器的刷新率,CMOS 摄像头可以轻松做到 60Hz,每秒给到 60 张图;毫米波和激光雷达能到 25Hz 都不得了。 所以视觉的数据量是无敌的。 为什么大家用 Lidar 和毫米波?因为关键的前车距离等参数,还是得靠这些能直接拿到“深度信息”的传感器。 但是图像、视频就没有嘛?当然有啊,不然你开车的时候怎么判断前车距离的。 只不过,人类的 AI 算法还太弱,没法准确的从视频里面,“高效取出”深度信息等关键参数。 所以我们才需要大模型,暴力拉升处理能力。 一旦大模型能力突破瓶颈,配合像素等参数更高的 CMOS 摄像头,超高数据量+超高 AI 能力+超高硬件算力......才能达成自动驾驶这个伟大成就。 其他任何传感器都无法给到超高数据量。
环形隧道

2023-03-21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相关推荐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7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