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理想 L9 的后排屏幕车库群里讨论挺多的,我这里发表一点个人看法。
如今天文章里所说,我推测这块屏幕在 L9 上是给第二、三排一起使用的。因为 L9 第二排是独立座椅,第三排可以通过第二排座椅的中间区域看到这块屏幕。所以,为了让后座雨露均沾,这块屏的放置位置、尺寸应该都是经过体系化考量定下来的。
至于 L9 第二排 C 口的双 VR 输出,3D ToF 传感器在聊屏幕这一块的时候我就先不展开了,而我在这里还想补充的一个案例是今年宝马新一代 7 系的后排屏幕。如果单说参数,它才是今年后排屏幕的大哥大。
新 7 系后排的屏幕,是一块 31 英寸 32:9,分辨率高达 7,680 × 2,160 的屏幕,它相当于两块完整的 4K 分辨率 16:9 屏幕无缝拼接而成。
这样比例的带鱼屏在播放电影的时候有先天优势,因为现在的电影视频比例多数为 2.39:1 或者 2.35:1,也就是比较接近 21:9 的比例。
用16:9 或者 16:10 的屏幕播放,黑边都在上下两侧,实际显示面积小,但用 32:9 的屏幕,显示的黑边会出现在屏幕左右两侧,实际视频的显示面积会更大。
而宝马之所以在 7 系上设定这个比例,原因之一就是不需要考虑第三排的事情,屏幕完全服务第二排,不需要考虑座椅遮挡,并且 32:9 可以分屏成两个 16:9,后排两位乘客各分一半各干各的似乎也有可能。
而且宝马官方表示这块屏幕支持触控,所以7 系的折叠机构会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屏幕能否前后调节,触控交互怎么做相应优化是我目前比较好奇的地方。
理想 L9 的屏幕服务于全车二、三排的家庭成员,宝马新 7 系的屏幕服务行政级轿车的核心后排,虽然都是屏幕,但出现在不同类别的车型上(一个全尺寸 SUV,一个全尺寸轿车),用了不同的屏幕比例,不同的交互方式,但我觉得差异的源头还是两者不同的场景定义。
从这两台车的座舱形态也可以预测一个趋势:后排折叠大屏幕会是接下来高端车型里即将流行起来的新配置。